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遗传的分子学基础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第1页共6页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一、选择题1.用32P标记一个T2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它侵染一个含31P的细菌后释放出了200个后代,则后代中含32P的噬菌体最多占总数的()A.2%B.1%C.0.5%D.50%2.(2011年温州联考)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3.如下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素,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浸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4.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数之比为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数之比为()A.5∶4B.4∶3C.3∶2D.3∶45.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图中表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6.在果蝇DNA的碱基组成中,如果腺嘌呤占29.30%,那么鸟嘌呤的百分比是()A.29.3%B.20.7%C.58.6%D.41.4%7.在信使RNA分子结构中,相邻的碱基G与C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而成()A.3个氢键第2页共6页B.—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C.—核糖—磷酸基团—核糖—D.—磷酸基团—核糖—磷酸基团—8.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22mn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④G的数量为m-n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9.DNA复制和转录的共同点是()A.需要多种酶参与B.在细胞核内进行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不需要ATP提供能量10.(2011年聊城模拟)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11.现有两组数据:豌豆中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中,2%在线粒体中。豌豆的染色体组成:DNA占36.5%,RNA占9.6%,蛋白质占48.9%。以上数据表明()A.染色体是DNA的惟一载体B.染色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C.RNA能传递遗传信息D.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第3页共6页12.目前,DNA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若用DNA分子存储信息,理论上一个含有100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片段最多可存储多少个不同的数据()A.50B.100C.450D.4100二、填空题13.R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无糖类荚膜,是无毒性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是有毒性细菌,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实验材料、用具:S型细菌、R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3组实验:(1)艾弗里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4组实验,请按照①②③的表达式写出第4组实验方法和结果: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3)从③组实验可知,S型细菌的DNA或基因能否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认为,上述4个实验并不能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理由是______________。(5)实验中涉及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来区分,区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14.有人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用15N标记,并使该菌被噬菌体侵染,然后把该大肠杆菌移入含有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1)由实验得知,一旦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体内迅速合成一种RNA。这种RNA含32P而且其碱基能反映出噬菌体DNA的碱基比,而不是大肠杆菌DNA的碱基比,这个实验表明32P标记的RNA来自________。(2)一部分32P标记的RNA和稍后合成的带35S标记的蛋白质,均与15N标记的核糖体连在一第4页共6页起,这种连接关系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5S标记的蛋白质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整个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页共6页0.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遗传的分子学基础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一个噬菌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当它侵染含31P的细菌后就以被32P标记的DNA为模板进行复制,不过利用的酶、原料、ATP等均是由细菌提供的。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在最终形成的200个噬菌体的DNA中,最多只有2个DNA分子含32P,即在200个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最多占1%。2.解析:本实验设置了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DNA。无DNA采取的措施是用DNA酶水解DNA。答案:D3.D4.B5.解析:只含15N的DNA分子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其中只含15N的是0个,同时含14N和15N的有2个,只含14N的有14个。答案:D6.C7.C8.D9.AC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转录过程,其中①链为模板链,②链为RNA,①链中A与②链中U互补配对,③表示RNA聚合酶,转录完成后,②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穿过0层膜。答案:B11.B解析:从题中所列数据可知,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都是DNA的载体,染色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12.C解析:考查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以及DNA分子碱基序列的遗传意义。100个碱基的DNA分子片段即为50个碱基对,由此形成的不同DNA分子碱基序列有450种,所以,理论上一个含有100个碱基的DNA分子片段最多可存储450个不同的数据。第6页共6页二、填空题13.(1)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R型菌落(2)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3)能(4)本实验未能证实蛋白质和荚膜多糖通过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5)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解析】(1)本题直接考查教材内容,第4组实验方法是用DNA水解酶处理S型细菌的DNA后再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观察结果,应该只有R型菌落,因为S型细菌的DNA水解后其生理功能丧失。(2)比较上述4组实验可以得出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3)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并与它的DNA实现重组,即能说明S型细菌的DNA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4)由于该实验没有证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通过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所以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5)S型细菌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14.解析:解题时首先应注意审题,弄清被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是什么,题中的15N标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32P标记大肠杆菌内含P元素的各种游离核苷酸,35S主要标记大肠杆菌内含S元素的各种游离氨基酸。其次是清楚噬菌体外壳蛋白质的合成同样包括转录、翻译两个过程,其转录的模板是噬菌体DNA,因而其mRNA的碱基比与噬菌体DNA的碱基比有关,而与大肠杆菌DNA的碱基比无关;所需的核糖核苷酸则来自于大肠杆菌(含32P标记),故mRNA含32P标记;其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含15N标记),因而含32P的噬菌体mRNA与其连接在一起,翻译所需的氨基酸也来自大肠杆菌(含35S标记),所以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应含35S标记,掌握了以上解题关键,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1)以噬菌体DNA为模板的转录过程(2)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噬菌体蛋白质(3)以32P标记的RNA为模板的翻译过程组装噬菌体蛋白质外壳(4)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0遗传的分子学基础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3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