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化学总复习创新教程第四章第12讲课时训练营高中化学练习试题
1.(多选)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答案:CD2.(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A.SO2、H2O、N2、NH3B.N2、SO2、H2O、NH3C.N2、SO2、NH3、H2OD.H2O、NH3、SO2、N2解析:(NH4)2SO4―→NH3+N2+SO2+H2O,反应中:N:-3→0,化合价变化总数为6,S:+6→+4,化合价变化数为2,根据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所以应在SO2前配化学计量数3,(NH4)2SO4前面配化学计量数3,NH3前面配化学计量数4,H2O前面配化学计量数6,最后计算反应前后的O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3(NH4)2SO4=====高温4NH3↑+N2↑+3SO2↑+6H2O。答案:C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在pH=1的溶液中:Na+、Fe2+、Cl-、NO-3B.在pH=7的溶液中:Fe3+、Mg2+、Cl-、NO-3C.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溶液中:Na+、K+、SO2-4、NO-3[来源:学,科,网Z,X,X,K]D.在无色透明溶液中:Al3+、Na+、Cl-、S2-解析:A项中H+、Fe2+、NO-3不共存,A项错。pH=7时,Fe3+已沉淀完全,故B项错。D项中2Al3++3S2-+6H2O===2Al(OH)3↓+3H2S↑,故D项错。答案:C4.在2mol·L-1的硫酸和2mol·L-1的硝酸混合溶液10mL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A.89.6mLB.112mLC.168mLD.224mL解析:n(Cu)=0.96g64g/mol=0.015moln(NO-3)=0.01L×2mol/L=0.02moln(H+)=0.01L×2mol/L+0.01L×2mol/L×2=0.06mol由3Cu+8H++2NO-3===2Cu2++2NO↑+4H2O3822可知H+、NO-3都过量,则n(NO)=23n(Cu)=23×0.015mol=0.01molV(NO)=0.01mol×22.4L/mol=0.224L=224mL。答案:D5.(2010年蚌埠质检)某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若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是()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金属硝酸盐中的氮为+5价,二氧化氮中氮为+4价,假设有1mol氧气生成,需要2mol氧由-2价被氧化到0价,也就是失去4mol电子,对应题中有8mol二氧化氮生成,即8mol氮被还原,得到8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金属元素需失去4mol电子,化合价必定升高。答案:A6.一定量的Zn和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Zn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其还原产物为()[来源:Zxxk.Com]A.NOB.NO2C.NO和NO2D.N2O或NH4NO3解析:该反应得到的产物为Zn(NO3)2、水和某种还原产物,假设4molZn与10molHNO3反应,则若被还原的HNO3为2mol时,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判断,还原产物为N2O;若被还原的HNO3为1mol时,则还原产物为NH3,进一步与硝酸反应得到NH4NO3,同样符合题意,答案选D。答案:D7.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2-4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1)为()A.b-2c2aB.2b-caC.2b-c3aD.c-2b6a解析:n(SO2-4)=bmol,n(NH+4)=cmol,根据电荷守恒,2n(SO2-4)=n(NH+4)+3n(Al3+),则n(Al3+)=2b-c3mol,故c(Al3+)=2b-c3amol/L。答案:C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B.铜片与浓HNO3:Cu+NO-3+4H+===Cu2++NO↑+2H2OC.碳酸氨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D.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解析:A项,向Fe(NO3)2稀溶液中滴加盐酸后,Fe2+被氧化为Fe3+,正确;B项,铜片与浓硝酸反应时应该生成N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NO-3+4H+===Cu2++2NO2↑+2H2O;C项,HCO-3也能与OH-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CO2-3+2H2O;D项,Al(OH)3不能溶于过量的氨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答案:A9.将amol纯铁粉投入含HNO3bmol的稀溶液里,恰好完全反应并放出NO气体,则a和b的关系是()A.a/b=1/4B.a/b=3/8C.1/4≤a/b≤3/8D.a/b的值无法确定解析:Fe与稀HNO3反应有两种情况:3Fe+8HNO3===3Fe(NO3)2+2NO↑+4H2O(生成Fe2+)Fe+4HNO3===Fe(NO3)3+NO↑+2H2O(生成Fe3+)如nFenHNO3=38,则都得Fe2+;如nFenHNO3=14,则都得Fe3+;如14≤nFenHNO3≤38,则得Fe2+,Fe3+。答案:C10.(2010年福州期考)如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________,B的电子式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J―→B+C+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A+NaOH―→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又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则C为H2O,G为O2;B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又能与镁反应,则B为CO2;A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NaOH反应生成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说明A为铵盐,D为NH3,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则A为NH4HCO3,可根据上述推导进行推断解答。[来源:学科网]答案:(1)NH4HCO3O∶∶C∶∶O(2)4NH3+5O2=====催化剂△4NO+6H2OC+4HNO3(浓)===CO2↑+4NO2↑+2H2O(3)NH+4+HCO-3+2OH-===NH3+CO2-3+2H2O11.如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问答有关问题。(1)选用方案Ⅰ时,X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2)选用方案Ⅱ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Ag和Cu)中分离Au,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提纯某Fe2O2样品(主要杂质有SiO2、Al2O3),参照方案Ⅰ和Ⅱ,请设计一种以框图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解析:(1)从题中给的信息可理解为升华或蒸馏,因此X的性质为加热时可升华或易挥发。残留物必须热稳定性好,且没有挥发性。[来源:学科网ZXXK](2)金、银、铜三种金属中,金的活泼性最差,不能与浓硝酸反应,选用浓硝酸作为试剂,过滤即可。(3)三种氧化物中SiO2、Al2O3都能与强碱发生反应,但Fe2O3不会反应,可以选NaOH溶液,反应后过滤。但如果SiO2的含量大,则不宜用前面所述方法,可选用盐酸溶解,过滤后除去SiO2,然后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Fe(OH)3沉淀,洗涤后加热分解的方法。答案:(1)加热时可升华或易挥发热稳定性好,且没有挥发性[来源:学科网ZXXK](2)浓硝酸Ag+2HNO3(浓)===AgNO3+NO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12.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命体中会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Ⅰ所示。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A.铁B.铝C.银D.玻璃E.聚丙烯塑料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同学另设计了一套如图Ⅱ所示制取NO的装置。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见图Ⅲ),合理的是________(填选项代号)。图Ⅲ解析:(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电荷的守恒;(2)①能够代替的物质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所以A、B、C选项不行;②红棕色的气体是NO2,原因是生成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3)该实验装置是防止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接触,长玻璃管的作用是接收稀硝酸,防止稀硝酸溢出;关闭活塞,使稀硝酸向下压,从而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4)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因为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只能用排水法,C和D符合题意,E装置是洗气装置。[来源:学科网]答案:(1)3Cu+8H++2NO-3===3Cu2++4H2O+2NO↑(2)①D、E②2NO+O2===2NO2(3)①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②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管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4)CD13.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合金溶于80mL12.5mol·L-1的浓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中的c(H+)=1mol·L-1。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试计算:(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解析:(
本文标题:高考化学总复习创新教程第四章第12讲课时训练营高中化学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6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