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对这一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此外,党的基本路线也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而全国各族人民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主体;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明确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基本路线的展开。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杜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百年也不动摇,这是我们几十年来的一条根本的历史经验。我们要牢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使人民富裕幸福,使国家繁荣富强,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和政革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不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甚至坚持不住。只有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才能使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和经济上的繁荣活跃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总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立足于中国实际,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好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讲节约、比贡献的精神少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观念淡薄了。在一些地方和一部分人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滋长蔓延;在一部分干部中,挥霍浪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在发展。如果这些丑恶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社会风气败坏,那不仅经济建设搞不上去,我们民族也不可能兴旺发达。我国目前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创业阶段,需要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因此,一定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业精神。坚持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我们引进国外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建设本领和能力,决不是依赖外国,更不是花钱买一个现代化。即使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尽快加以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否则,我们将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以自力更生为前提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既不能用自力更生来排斥对外开放,也不能因为实行对外开放就放弃自力更生。正确的态度就是用自力更生的精神来搞好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全局和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制定其他一切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十四大把党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十五大重申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统一思想行动提供了最重要的准则。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用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每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多党合作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和行动准则,反映了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利益和根本愿望。《意见》把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认真坚持的一条重要准则,对于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共同的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而奋斗,是多党合作事业长期以来蓬勃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只有紧紧围绕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多党合作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造福于人民和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为推翻三座大山而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以《共同纲领》为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正确政治路线。中共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是一个继往开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纲领。中共十六大总结的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集中概括了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重大认识和重大方针,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充分反映各民族、各党派、各界人士共同意愿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论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的重要政治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坚持为共同的目标和事业而奋斗,就必须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要把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自觉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全过程,紧紧团结所联系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引自中央统战部组织编写的《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一书十二五规划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通过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3.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进入新世纪,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全局出发做出的总
本文标题: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0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