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预防医学第一节环境卫生概述一、环境与环境污染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三、环境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第二节常见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碘缺乏病二、地方性氟中毒第三节饮用水卫生一、饮用水与健康二、水质不良的危害三、饮用水的卫生学评价四、饮用水安全的卫生学措施第四节土壤污染一、土壤污染的来源二、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三、粪便和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第五节住宅卫生与室内空气污染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二、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三、室内空气污染的防制措施学习目标1.掌握:环境、环境污染的概念、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生物地球化学系疾病的流行特征、碘缺乏症和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和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2.熟悉:水源选择及防护;影响氯化消毒效果因素;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对健康的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学习目标3.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评价、净化与消毒;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4.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开展环境卫生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5.树立保护环境,促进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重点:1.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2.碘缺乏症和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原则。3.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4.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和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难点:1.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2.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第四章第一节严璟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环境的概念环境(environment):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体。环境卫生(environmentalhealth):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对象,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识别、评价、利用或控制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环境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第四章第一节1.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原生环境◦次生环境2.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第四章第一节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第四章第一节1.环境污染物及其分类环境污染物(pollutant)是指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物质。(1)按属性分类,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2)按形成过程分类,可分为: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第四章第一节2.环境污染的来源(1)空气污染来源:生活炉灶、吸烟、冶炼、汽车废气、花粉、绒毛、意外事故如工厂爆炸、火灾等;工业生产中燃料的燃烧已成为最重要的空气污染来源(2)水污染来源: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是造成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3)土壤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如废水、废渣等;生活污染如垃圾、粪便等;农业污染如农药、化肥等第四章第一节3.环境污染物的转归(1)分布或迁移(2)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指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其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3)生物富集(biologicalconcentration):指某些生物从环境中不断摄取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相当高。(4)自净作用(selfpurification):指少量污染物一时性地进入环境中,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物逐渐减少或污染危害消失的过程第四章第一节(一)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复杂性3.多样性4.长期性第四章第一节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二)生物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感染与与传染病2.致癌危害3.致畸危害4.变态反应第四章第一节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三)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急性危害2.慢性危害3.致癌危害4.致畸危害5.致突变危害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统称为“三致”效应。6.其他危害第四章第一节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四)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1.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marker)是存在于机体的生物材料(血液、尿液、头发等)中,能特定地显示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暴露或早期损害情况的指示物。2.影响污染物健康效应的因素(1)污染物因素(2)机体因素第四章第一节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一)减少工业“三废”的污染(二)控制生活性污染(三)预防农业污染(四)加强环境立法,强化环境管理和监督(五)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第四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二节严璟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又称为化学元素性地方病,是指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衡,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使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特点:1.有明显的地区性;2.与地质环境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3.与人群对某种化学元素的总摄入量之间存在摄入量-反应关系。第四章第二节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IDD):指机体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goiter):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摄入低于生理需要量或过量的碘,引起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体征的地方性疾病。第四章第二节流行规律: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内陆高于沿海,农村高于城市。在儿童时期开始发生,青春发育期发病率急剧升高,40岁以后逐渐下降。女性患病率一般高于男性。第四章第二节1.发病原因:(1)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2)促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杏仁、芥菜中含有的硫氰酸盐、硫葡萄糖苷等。(3)碘过多(4)膳食原因:蛋白质、能量、维生素不足时,加重碘缺乏的健康危害(5)其他原因:环境中其他化学元素不平衡第四章第二节2.临床表现起病缓慢,早期仅见甲状腺轻度肿大,多为弥漫性,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者由于肿大的甲状腺压迫气管和食管可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但有的患者由于甲状腺代偿功能不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症状。第四章第二节3.诊断和分度(1)诊断标准:可用触诊法与B超法进行诊断,当两者诊断结果不一致时,以B超法的诊断结果为准。触诊法诊断地甲肿的标准为:生活于缺碘地区(GB16005)或高碘病区(GB/T19380)的居民,甲状腺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且可以观察到,并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疾病后,即诊断为地甲肿病例。B超法诊断地甲肿的标准为:在上述地区内,若居民的甲状腺容积超过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值,即诊断为地甲肿病例。第四章第二节3.诊断和分度(2)甲状腺肿的分度标准:甲状腺肿分为3度,当甲状腺大小介于两度之间难以判断时,可列入较低的一度内。0度:特点是:“甲状腺看不见、不易摸得着”。1度:特点是:“甲状腺看不见,容易摸得着”。甲状腺不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但发现结节者也定为1度。2度:特点是:“甲状腺看得见,摸得着”。第四章第二节3.诊断和分度(3)甲状腺肿的分型标准: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B超检查不出结节)、结节型(在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几个结节)、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几个结节)。第四章第二节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cretinism)是由于胚胎发育期和出生后早期严重缺碘造成的,以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综合征,又称之为地方性呆小病。症状可概括为呆、小、聋、哑、瘫。第四章第二节临床上分为3型:1.神经型,以明显的智力低下、聋哑和下肢痉挛性瘫痪为特点,大部分患者属此型;2.黏肿型,以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主,表现为黏液性水肿,皮肤干、粗糙、弹性差,毛发稀少、干脆,克汀病外貌(如傻笑、眼距宽、鼻梁塌等),体格矮小或侏儒、性发育障碍;3.混合型,上述两型特征兼有。第四章第二节长期坚持补碘措施是持续改善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唯一有效途径,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1.补碘措施(1)碘盐法:食盐加碘经济、简便、易行,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首选方法。(2)碘油法:主要用于暂时还不能供应碘盐或碘盐尚不合格的中、重度病区。2.碘缺乏病监测3.其他措施第四章第二节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fluorosis)是由于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高,生活在该地区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亦称地方性氟病。第四章第二节(一)发病原因长期摄入过量氟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可分为以下类型。1.饮水型:此型最常见、分布最广,我国北方以饮水型为主2.燃煤污染型: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病区类型,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份的边远山区3.饮茶型: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第四章第二节(二)流行因素1.氟摄入量2.营养状况3.饮水的化学成分4.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第四章第二节(三)发病机制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有不同认识,尚未完全阐明。1.影响钙、磷代谢2.对牙齿的损害3.抑制多种酶的活性第四章第二节(四)临床表现1.氟斑牙(dentalfluorosis)是最早出现的体征(1)白垩型:釉质失去光泽,透明度减弱或不透明,可见白色线条、斑点、斑块、牙尖部雪帽,甚至白垩样变布满整个牙齿。(2)着色型:釉面出现浅黄、黄色、黄褐色、褐色或黑色等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3)缺损型:表现为釉面细小的凹痕,较大凹窝,乃至浅层釉质较大面积的剥脱。咬合面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第四章第二节(四)临床表现2.氟骨症(skeletalfluorosis)以颈、腰、四肢大关节疼痛以及肢体变形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临床分为三度:Ⅰ度:只有临床症状而无明显体征。Ⅱ度:有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能参加一些劳动。Ⅲ度:丧失劳动能力。第四章第二节(五)防治措施1.治疗原则地方性氟中毒尚无特殊治疗方法。2.降氟措施控制氟的来源和减少摄氟量是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根本措施。(1)改水降氟(2)改灶降氟(3)饮茶型病区降氟3.综合措施第四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三节严璟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充足的水量和良好的水质对于促进居民健康和提高居民生活卫生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第三节1.介水传染病2.化学性中毒3.其他危害第四章第三节(一)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1.流行病学安全2.化学组成无毒无害3.感官性状良好4.水量充足,取用方便第四章第三节(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常规指标包括4组,即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非常规指标有64项(见附录6)。第四章第三节(一)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1.选择水源时,应在兼顾技术经济合理和方便居民取用的前提下,遵循下列3项基本原则:①水量充足②水质良好③便于卫生防护第四章第三节2.水源卫生防护(1)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要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必须充分无害化处理,按国家标准和规定排放。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不得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范围为集中式给水卫生防护地带,不得排入废水与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亦不得有污染源。集中式取水的进水口应设在水面以下1.5m和河床以上1m之间,避免进水浑浊。第四章第三节(2)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要求合理选择井址,确定防护范围,取水点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废渣或垃圾,不得使用污水灌溉或施用难降解或剧毒的农药。分散式供水的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排水沟,井壁上部密封不透水,井底用砂石铺装;应推广密封水井,用抽
本文标题:05环境卫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1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