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全管理工作从表面上看来很简单好象谁都能做,但要做出成效却非常不容易,它是一项既复杂又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各类企业的类型和经营的性质不一样,管理的重心和特点必然有所不同,能在差异中找出共性,在实践中摸索出方法,总结出经验,也是很有意义的。1、制定三个方针,一个原则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防安全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2、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指标“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只说明风险受控了,而不是没有风险了。减少和降低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要投入人、财、物,需要企业付出成本。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接的受水平,不要试着去消除所有危险。要知道,没有危险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对风险可接受程度的把握,安全与效益矛盾的平衡,往往就成了检验安全管理人员经验和能力的“试金石”。可接受风险程度的确定是项严肃而有严谨的工作,制定时要以企业的综合水平,员工素质,法规要求,风险的容许度来确定。另外,风险可接受并不意味着永远放弃监管。要知道安全管理和风险都是动态的,从量变到质变,质变中又有量变,是在不断变化的,风险始终是要受监控的,一旦超出可接受程度,就要采取措施处理,绝对不能养虎成患。如;制定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合理可行,就很容易得到企业各阶层的认同,才能正确争取到资源,总之制定合理可行的风险管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3、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组织和人员保障设置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组织保障有助于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划分各职能部门及责任人分管范围的界限,促进安全管理能够顺畅的执行,规范严密的安全管理组织是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基本要求。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完善,是企业安全管理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在安全管理方面,组织体系就是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科室或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各生产单元(车间、班组)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各岗位职工有具体安全责任,形成群管成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一岗双责”就是把岗位责任与安全管理责任并列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确定工作岗位责任的同时确定安全管理责任,形成从企业法定代表人到一线职工,覆盖整个企业的安全责任制,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企业的一切工作必须通过人去完成,要想实现安全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一支头脑清醒与企业规模、行业种类相适应的安全管理队伍,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目前,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都存在不足,也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若干的问题和影响,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决定企业的安全管理层次和水平,只有在此理念指导下,企业才能制定符合安全发展的战略思想与任务,推动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地,促进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信任和承诺能否获得高层主管的支持,是安全管理成功的关键,当然不能期望主管时时以安全为中心,天天发文件去强调。但至少,在政策导向上要明确安全管理的地位,要让其签署制度性的宣言,定好安全第一的大政方针和为实现安全管理所作出的承诺,具体的冲突出现时就要靠安全管理人员的智慧去化解了。5、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安全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会经历从“管理”到“自律”的转变过程。一般来说,在安全管理的初期阶段,都属于“管理”阶段,人对安全的要求是被动的,这时除了建立严格的制度外,还要对执行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安全做得好不好,是要有所体现的,否则大家都没有积极性。考核的指标要可量化,事故发生率固然是考核要素,但不能是唯一要素,一些事故预防的基础工作,都可以量化成考核指标。如;安全培训的时数,安全宣传的次数,组织、参加安全活动的次数、人数,存在隐患的大小、个数,不安全行为发生次数,设备的危险程度等等都可列入考核指标。考核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视工作需要或难易程度灵活掌握。系统复杂的只考核到部门级即可,简洁的可以考核到班组,也可以考核到个人,考核周期可以是周、月的,也可以是季、年的,但考核结果必须张榜公布,要广为宣传,形成鲜明对比,考核结果要有奖有罚,形成激励机制。6、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重点解析、和先进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对中、高层管理干部进行基础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培训,让其对安全管理工作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关注安全工作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展现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准与职业操守,促使其对专业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员工的文化与安全素质和日常安全检查、行为观察了解到员工需要什么,进行综合分析,列出培训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结合实际工作和案例编制相关培训课件进行培训。制作的教材要简便,通俗易懂,有针对性,实用性要强,否则员工无法接受,培训就会流于形式。培训的重点要侧重于员工安全意识的养成,要让员工明白危险无处不在,防患意识不可无的道理。以制造业为例,它的特点是大量的外来民工,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工业化从业经验,对设备、环境除了感到新奇外,还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除了从业经验匮乏外,自我约束能力也比较低,安全意识、安全行为都极为欠缺。作为企业,就自然而然地承担了教育义务,从基本的生活,工作程序开始,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来提升安全意识。制造业作业简单,直观,危险源点显而易见,大部分危险源都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只要有了安全的观念,在行动前预先做简单的识别和判断,再工作,基本上,大部分的事故都可以避免。7、建立、推行安全文化,变制度管人为文化管人建章立制,强制性的规范,是在安全管理的初期阶段,是在个人的安全意识,整体的安全水平不高的状况下,而采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工具。这时应该依靠强制性的制度,去要求和约束人的行为。制度,规章健全且烦琐,是这时的特点,在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较浓厚,对安全的诉求较高时,这时就可淡化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以文化意识去激发人的安全行为。安全文化是硬件和软件构建成的实体,我们要强调安全文化的前提,除前面所提以外,还要求企业的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程度要达到要求,工艺、物料本身的安全程度,自动化,人机工程化程度都要比较高才行。这样就可以构建和谐的安全文化,将原来繁琐的制度管人,上升为以安全文化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
本文标题:安全管理的7个经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6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