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准备起飞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1、发射点火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这是杨利伟拍摄的作品,他说这是他看到的地球最美的画面。2003年,他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2003年,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他就是杨利伟。1.读准字音运载(zài)橘(jú)红角(jiǎo)落翌(yì)年开辟(pì)乐曲(qǔ)酝酿(niànɡ)横亘(ɡèn)着(zhuó)陆2.解释词语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劲头的时候一口气干完。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苛刻:(条件、要求等)过于严厉,刻薄。尘封:放置已久,覆满灰尘。辉映:照耀;映射。翌年:明年。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凡响,平凡的音乐。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从地面上陡然耸起。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巨大;也形容声势浩大或影响巨大。3.走近作者几位作者均为新华社记者。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时间顺序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飞向太空的航程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第1~3段第4~26段第5~26段第27~30段课文结构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点明时间、地点、带读者进入激动人心的场面与氛围中。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根据结语部分,回答:时间:人物:事件:评论:金色的秋日,9时10分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理清结构一、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二、主体(4—26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三、结语(27—30段)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研究探讨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但引入一些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背景材料对于相关新闻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航天员……付出了他们毕生的智慧、心血和精神,将几千年来民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用自己的努力和心血为我们创造了奇迹,谱写了一曲飞天壮歌。所以,我们要为他们鼓掌,要感谢他们的付出。这倒是让我们想起了魏巍作品中的一句话:“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在我们看来,他们不仅是最可爱的人,还是最敬业、最伟大、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小结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三者都强调真实性。三者都具有时效性,消息最强、通讯较强、报告文学较弱。消息篇幅最短,通讯较长,报告文学最长。通讯与报告文学都具有文学性,后者比前者的文学色彩更浓。报告文学具有政论性,即它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是一种特殊宣传工具。通讯具有评论性,即它必须对人或事作出评论。
本文标题:12《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1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