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NBT47013.1通用要求解析
NB/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前言•标准NB/T47013(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13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2012-01-04发布,2012-03-01实施)•——第8部分:泄漏检测;(2012-01-04发布,2012-03-01实施)•——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2012-01-04发布,2012-03-01实施)•——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2010-08-27发布,2010-12-15实施)•——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NB/T47013(JB/T4730)由国家能源局发布。注:NB/T47013的编制历程:2012年1月锅容标委组建标准工作组开始标准修订工作;2013年5月征求意见稿;2013年7月送审稿;2013年11月报批稿;2013年12月提交国家能源局。2015年4月2日发布,2015年9月1日实施。•本部分为NB/T47013(JB/T4730)的第1部分:通用要求。本部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总体结构如下:•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体要求•5各无损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6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7无损检测资料和档案•附录A(规范性附录)各无损检测方法通常能检测的一般缺陷•本部分代替JB/T4730.1—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的内容,与JB/T4730.1—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改了范围;•b)修改了术语和定义;•c)增加了对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的要求;•d)增加了对无损检测方法和工艺的技术要求;•e)修改了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f)增加了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的要求;•g)增加了无损检测资料和档案的要求;•h)增加了无损检测检测场所和环境的要求;•i)取消了对无损检测机构的要求;•j)取消了原附录,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各无损检测方法通常能检测的一般缺陷”。1范围•1.1NB/T47013(JB/T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泄漏检测、目视检测、声发射检测、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漏磁检测和脉冲涡流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和使用原则。•1.2本部分适用于在制和在用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新旧标准对照:JB/T4730.1-2005只规定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等五种无损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和使用原则,NB/T47013将无损检测方法扩充到了十二种,应用范围扩大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604(所有部分)无损检测术语•GB/T20737无损检测通用术语和定义•NB/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NB/T47013.6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NB/T47013.7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7部分:泄漏检测•NB/T47013.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目视检测•NB/T47013.9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NB/T47013.1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NB/T47013.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NB/T47013.1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NB/T47013.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3术语和定义•GB/T12604(所有部分)和GB/T207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Testing•在不损坏检测对象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相应的设备器材,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检测对象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或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3.2未焊透IncompletePenetration•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对于对接焊缝,也指熔敷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现象。•3.3未熔合LackofFusion•焊缝金属和母材或焊接金属各焊层之间未结合的部分,可能是如下某种形式:侧壁未熔合;焊道间未熔合;根部未熔合。•3.4夹渣Slag•残留在焊缝金属中的熔渣。根据其形成的情况,这些夹渣可能是:•——线状的;•——孤立的;•——成簇的。•3.5烧穿Burn-through•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的穿孔。•3.6焊瘤Overlap•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3.7咬边Undercut•母材(或前一道熔敷金属)在焊趾处因焊接而产生的不规则缺口。•3.8气孔Porosity•熔化的金属在凝固时,其中的气体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3.9裂纹Crack•金属原子的结合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3.10腐蚀Corrosion•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通常为电化学性质),其结果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并常可导致金属、环境或由它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的功能受到损伤。•3.11缩孔Shrinkage•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补缩不良而产生的孔洞。形状极不规则、孔壁粗糙并带有枝状晶,常出现在铸件昀后凝固的部位。•3.12疏松Loosen•铸件或锻件内部呈细密微孔分布的缺陷。•3.13夹杂Inclusion•铸件或锻件中混进非金属夹渣或耐火材料所形成的缺陷。•3.14公称厚度NominalThickness•检测对象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制造偏差或加工减薄。•一般由设计图纸提供的厚度,不考虑焊缝余高和垫板厚度。•3.15检测灵敏度DetectionSensitivity•检测最小缺陷的能力,一般以有效检出工件中某一规定尺寸大小的缺陷作为度量。•3.16缺陷检出率ProbabilityOfDetection•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由熟练的无损检测人员按给定的设备器材和工艺规程对工件进行检测,所能检测出的缺陷占缺陷总数的比例。•新旧标准对照:•NB/T47013.1修改了名词术语,GB/T12604(所有部分)和GB/T20737界定的以及NB/T47013.1列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NB/T47013.1只规定各种检测方法标准共同的、基础的术语和定义。将具体某种无损检测方法涉及到的名词术语划分到相应的检测方法对应的部分里,如透照厚度、工件至胶片距离、射线源至工件距离f、焦距、射线源尺寸等射线检测中涉及到的名词术语划分到NB/T47013.2里,其它无损检测方法涉及到的名词术语也是按照此原则进行规类划分的。•与JB/T4730.1-2005相比,增加了GB/T2073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JB/T4730-2005中只在通用部分中列出名词术语,在JB/T4730.2-2005~JB/T4730.5-2005中未再列出名词术语。4总体要求•4.1无损检测人员(人)•4.1.1从事承压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并由其聘用单位办理执业注册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无损检测工作。•4.1.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Ⅲ(高)级、Ⅱ(中)级和Ⅰ(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中不同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新旧标准对照:现行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为TSGZ8001-2013,已于2013年6月1日开始实施。NB/T47013.1增加了无损检测人员取证后需由其聘用单位办理执业注册后方能从事许可范围内的无损检测工作的要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是根据行业特点,参照国际同行做法,经业内各检验检测机构共同协商约定形成的行业内部管理规则,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的执业行为,明确、保障、维护、协调执业单位与执业者之间、执业单位之间的权益和责任。执业注册时要遵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业注册应由用人单位负责。TSGZ8001-2013中规定中断执业大于等于6个月者应当参加同级别与项目的取证考试。•4.2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机、料)•4.2.1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4.2.2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其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且其性能应满足本标准NB/T47013.2~NB/T47013.13中规定的有关要求。•4.2.3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为确保其工作性能持续符合本标准各部分的有关要求,承担无损检测的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或企业的检测部门,以下简称检测单位)应分别采取检定、校准或核查方式,并在检测单位的通用工艺规程中予以规定:•a)检定:凡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定期送有资格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授权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检定属于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具有法定性,检定的目的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征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价,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原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后国家质检总局先后三次颁布国家强制检定目录[1991]374号、[1999]15号、[2001]162号共计相数61相、种数118种)的,并直接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严格依法定点、定期送有资格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授权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检定合格的发“检定合格证书”。•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中需要检定的有:35.场强计;37.照射量计、医用辐射源;38.射线监测仪、照射量率仪、放射性表面污染仪、个人剂量计;41.超声功率计、医用超声源;•b)校准:对于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可进行量值溯源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可选择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校准机构进行,也可由检测单位自行开展。•不具有法定性,是检验机构自愿溯源行为,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校准的结论不具备法律效力,给出的“校准证书”只是标明量值误差。为了确保检测准确可靠,为了使测量结果满足溯源性,对于非强制检定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采取校准方式。校准溯源方式,一般选择送CNAS认可的校准机构进行,也可由检测单位自行开展内部校准。•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中需要校准(或内部校准)的有:标准密度片、观片灯的亮度和均匀度、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标准试块与对比试块半径及其他尺寸;磁粉检测设备的电流表;黑光辐照计;白光照度计;超声波测厚仪等。•c)核查:对于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且无法进行了量值溯源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定期进行核查,以验证设备和器材性能是否满足本标准各部分的相关要求,核查一般由检测单位自行开展。•对一些非强制检定的、无法进行量值溯源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为了证明设备和器材的状态是良好的、验证设备和器材是满足检测标准要求的,需要定期对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进行核查,以证实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能够满足检测标准的要求。•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中应该核查的有:射线底片的灰雾度;X射线设备的实际焦点尺寸;X射线设备的曝光曲线;超声标准试块与对比试块的表面腐蚀与机械损伤;磁悬液中固体物含
本文标题:NBT47013.1通用要求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4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