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
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一、学校情况概述二、学校长期规划及项目执行期1999-2004年学校发展规划三、学校项目方案综述四、项目执行期间学校改革活动规划五、实验教学改革计划六、图书资料购置方案及加强图书馆管理的措施七、人员培训规划八、协作学校活动计划九、项目预期效益法十、承担外汇风险及偿还贷款办法十一、项目执行与管理一、学校情况概述**大学创建于1909年,位于甘肃省省会**市,1953年起被列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大学迄今为止,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的部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聚居着19个民族的西北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机构、院系及专业设置**大学是文、理、工、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全国首批取得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理科和文科国家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能够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的高校之一。学校现设成人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有22个系、5个直属教学部、35个研究所(室、中心)、74个实验室;设有图书馆、出版社、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和通信中心;建有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应用磁学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大学现有本科专业51个。按照教育部1998年新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本科专业将调整为48个,覆盖了理、工、文、史、哲、法、经、管理八大门类。2.学生基本情况学校有各类学生12,761名(按1997年底统计)。其中,全日制本科学生6,569人,文科学生占40.6%,理工科学生占59.4%。在全日制本科学生中,一、二年级学生3,637人,其中理、工科学生2,068人。他们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来自西北五省区的学生占总数的31.7%,来自甘肃省的学生占总数的18.1%。本科学生中女生1,941人,占总数的29.5%;少数民族学生382人,占总数的5.8%;来自农村的学生(农村户籍)2,925人,占本科学生总数的44.5%。我校本科毕业生中,每年约有20%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他学生按国家政策就业。1997年,我校本科毕业生中在甘肃省内就业的占全校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7.4%,在西北五省区就业的占24.4%。我校自1990年起,每两年从**维吾尔自治区招收一个20人规模的计划内本科民族班。这些学生毕业时,除考取研究生的外,全部回**参加地方经济建设。3.学校总体改革自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大学走上了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的发展道路。十多年来,学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办学效益大为提高。为了优化办学结构,学校提出并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专科和成人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近几年来,本科年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由八十年代初年招生不到1,000人,发展到2,000人;在校研究生由过去的二、三百人到1997年已达到1,200人;成人教育的规模由过去在校生不足1,000人,已发展到4,000余人。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控制办学规模,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校确立了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基础,以科研促教学,加紧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明确了“学、研、产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为了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学校设立了产业处和科技开发总公司,创收逐年增长。为了响应中央关于高等学校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号召,学校提出了“扎根甘肃,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口号,并形成了“做西部文章,创国内一流”的办学思路。为此,学校加大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先后多次由校领导带队,组织专家到全省各地考察,进行技术服务,寻找科技攻关项目。1995年,**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分院联合成立了“中国西部资源环境学院”。我校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大了对西部干旱农业的研究,提出了“集水农业”的新思路,该项科研成果受到当时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高度评价并亲临试验地视察,现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大力推广。同时,学校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对西北地区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培训,各种硕士课程进修班急剧增加,成人教育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提前达到并超过了2010年远景规划中3,000人的规模。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厂矿企业的科技攻关,规定了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实习直接参与当地生产与科研活动。为了克服学校自身办学困难,学校加强了与当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合作。1997年3月,**大学与**铁道学院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997年底,又与**化学工业公司、甘肃化工研究院动议合作办学。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满足社会、特别是西北地区对人才的要求,**大学利用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契机,大力进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校内管理改革,进行定编定岗,实行劳动考核制度,实施流动编制,推行研究生兼做“三助”,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加强校园网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紧推行学院制,等。在各项改革中,学校始终把教学改革置于核心地位。早在八十年代末,学校就提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加强大学本科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并提出,实施基础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分流培养,以基础性人才培养为龙头,促进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几年来,**大学形成了“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开发智能”的基础性人才培养模式和“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注重技能,按需分流”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家在**大学设立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五个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实力,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自1990年以来,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进行了三次教学计划的全面修订工作。通过精选公共基础课、主干课,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知识的相互渗透、融合,加强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等一系列措施,使教学计划实现了“公共基础课宽,基础课厚,专业课精,选修课新”的整体优化要求,完成了教学计划由刚性到弹性的转变。另外,学校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投入,积极组织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大力开发新教材,加强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基础课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改革,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然而,在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的改革过程中,办学经费不足一直困扰着我们,制约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二、学校长期规划及项目执行期(1999-2004年)学校发展规划**大学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及规划按照“做西部文章,创国内一流”的办学思路,完成对学科的重大调整,除少数以基础研究见长的学科继续保持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大部分学科将围绕国家特别是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充实与改造,使之成为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基地和咨询服务基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21世纪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校内管理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综合实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把学校建成规模适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的综合大学。在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执行期间,学校的发展规划主要有:1.人才培养到2004年,实现全日制在校学生11,800人规模。其中,本科生9,000人,研究生2,800人。通过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上新台阶。2.学科建设保持理科优势,加强人文、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建设,注重发展与西部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组建10个学科群,提高学科的综合发展能力。3.科学研究发挥基础研究优势,争取在有机化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材料科学等优势领域有所突破,取得一批优秀成果。认真组织力量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结合自身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生物制品、矿产资源、化学化工、有色金属与合金、新型功能与结构材料、资源环境、干旱农业等领域花大力气争取有所突破。发挥地处西北的地域优势,在西北民族、敦煌学、区域经济等领域加强研究,使我校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更具特色,为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4.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遏止因条件艰苦、待遇偏低而造成的人才流失。稳定教师队伍,并在2004年使专任教师达到1,240人。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符合国内一流大学水平的师资队伍。5.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规划到2010年,建成7个大学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和一批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项目执行期间,利用世行贷款建成起物理和化学两个理科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并初步建成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语言语音教学中心;建成校园网、综合信息网和现代化的地区图书情报服务中心;建成若干个多功能教室;完成图书馆扩建工程。6.校办产业在学校科技产业刚刚起步的基础上,争取到2004年,开发并形成2-3个高新技术产品,使校办产业的年产值力争达到8,000万元以上,上缴学校基金800万元以上。三、学校项目方案综述1.项目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较大地改善我校本科特别是大学一、二年级基础课的实验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师资水平和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管理先进的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示范并推动全校实验室管理的改革,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2.项目建设内容利用本项目贷款,建设以下四个方面:①建设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大学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不仅对理科学生打好知识基础产生影响,而且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原有的公共基础课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多而杂,不但内容陈旧、设备老化,而且管理上存在诸多弊病,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深化。通过构建实验中心,打破原来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相互分割的局面,实行人员和仪器设备的优化组合,加强规范化管理,充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更新、充实仪器设备,淘汰内容陈旧的实验,增添新的实验内容,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组织一支教学水平高的基础课实验师资队伍;带动全校实验管理的改革。听说能力差,急需得到听力、会话方面的强化训练。但由于目前全校只有4个语音教室,168个座位,且有些设备还处于不能正常使用状态,远远不能满足万名学生教学活动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外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尽快改变我校外语教学条件落后的现状。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三支队伍的建设主要通过培训活动来实现。在师资培训方面,一要通过学历教育、业务进修,使一批专任教师能接收新知识、新技能,了解学科前沿,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二要通过培训,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增强教学改革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开发新教材的活动。在管理干部培训方面,重点加强现代化管理业务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培训,提高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形成一支具有现代化管理基本素质的层次较高的管理队伍。在实验技术队伍培训方面,通过培训,形成一支业务精、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实验技术队伍。3.总成本概算我校项目贷款金额为235万美元,学校将按1:0.5经费配套,拟配套资金117.5万美元,合计用于项目建设的总成本为35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25.75万元。拟对世行贷款资金的使用作如下安排:185万美元用于购置仪器设备,分别装备物理、化学、生物基础课实验中心和建设语言语音教学中心;7万美元用于购置图书资料;4.5万美元用于教育部统一组的培训活动;7.72万美元用于校内各类人员培训;30.78万美元留作不可预见费。按照贷款优先用于装备受益面大、改革力度强的实验室的原则,185万美元中,72万美元用于建设物理实验教学中心,63万美元用于建设化学实验教学中心,30万美元用于生物基础课教学实验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5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