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九章一、选择题1、动物细胞内引起储存Ca2+释放的第二信使分子是(A)。A.IP3B.DAGC.cAMPD.cGMP2、一氧化氮的受体是(B)。A.G蛋白偶联受体B.鸟苷酸环化酶C.腺苷酸环化酶D.受体酪氨酸激酶3、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穿膜信号转导是通过(A)实现的。A.活化酪氨酸激酶B.活化酪氨酸磷酸酶C.cAMP调节途径D.cGMP途径4、有关cAMP信号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被激活的蛋白激酶A的催化亚基转为进入细胞核,使基因调控蛋白磷酸化B.结合GTP的α亚基具有活性,而βγ亚基复合物没有活性C.βγ亚基复合物与游离的Gs的α亚基结合,可使Gs的α亚基失活D.这一通路的首要效应酶是腺苷酸环化酶,cAMP被环腺苷磷酸二酯酶消除5、霍乱弧素引起急性腹泻是由于(A)。A.G蛋白持续激活B.G蛋白不能被激活C.受体封闭D.蛋白激酶PKC功能异常E.蛋白激酶PKA功能异常6、G蛋白具有自我调节活性的功能,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解释G蛋白活性丧失的原因(A)。A.α亚基的GTPase活性B.效应物的激活C.与受体结合D.亚基解离7、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对代谢调控的主要方式是下列哪种(A)?A.特异基因的表达调节B.核糖体翻译速度的调节C.蛋白降解的调节D.共价修饰调节8、制备人类肝细胞匀浆液,然后通过离心技术分离细胞膜性成分和可溶性胞质。如在可溶胞质组分中加入肾上腺素,会发生下何种情况(D)A.cAMP增加B.肾上腺素与其胞内受体结合C.腺苷环化酶的激活D.cAMP浓度不变9、1,4,5-三磷酸肌醇促进Ca2+从细胞那个部位释放进入细胞质(B)A.线粒体B.内质网C.质膜(从胞外到胞内)D.Ca2+-CaM复合体细胞10、与视觉信号转导有关的第二信使分子是下列哪种成分(D)。A.花生四烯酸B.cAMPC.Ca2+D.cGMP二、填空题1、Ras蛋白在RTKs介导的信号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具有GTPase活性,当结合GTP时为活化状态,当结合GDP时为失活状态。GAP增强Ras的失活。2、介导细胞信号传递的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离子通道偶联受体、酶连接的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3、细胞分泌信号的作用方式分为:自分泌、内分泌、旁分泌;通过化学突出传递申请信号。4、细胞表面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次跨膜蛋白受体,受体胞内区具有活性,它的主要配体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成员三、判断题1、NO作为信号分子,它能使细胞内的cAMP水平升高。(x)2、Ca2+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信使,细胞质中游离的Ca2+浓度比胞外高。(x)3、细胞外信号都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来进行跨膜信号传递的。(x)4、Ras蛋白被SOS激活后,可激活其下游的MEK激酶,再通过激活MEK激酶将Raf激酶激活,引起级联反应。(x)5、细胞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同在质膜上,是相互分类里的在功能上相关的两种蛋白。()6、酶联受体是细胞表面受体中最大的多样性家族。(x)7、心肌细胞上M乙酰胆碱受体激活G蛋白印发Gα亚基活化并与Gβγ解离,释放的Gβγ亚基结合并打开钾离子通道。()8、所有RTK的N端位于细胞外,具有配体结合域,C端位于胞内,具有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并具有磷酸化位点。()9、RTK的主要功能是调控细胞中间代谢而不是控制细胞生长、分化。(x)10、人类眼睛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光感应受体被称为光敏色素。(x)四、名词解释1、signaltransduction1、signaltransduction的中文名称是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一个细胞发出信息,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系统通讯活动及协助细胞的活动。信号转导可以实现细胞通讯,并协调多细胞生物细胞间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组织发生与形态建成所必须的关键过程。2、第二信使2、第二信使是指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内形成或想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胞内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内部,如cAMP、IP3、Ca2+等。第二信使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五、综合题1、举例说明G蛋白偶联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信号跨膜转导的通路及其作用机制。1、G蛋白偶联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信号跨膜转导的通路主要有两条: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同时,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存在一个“双信使系统”,因而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1)cAMP信号通路①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激素,第一信使)与相应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cAMP(第二信使)的水平发生变化而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腺苷酸环化酶(效应酶)调节胞内cAMP的水平,cAMP被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降解清除。②其反应链为: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③作用机制:cAMP活化PKA,PKA催化亚基转位进入细胞核,使其基因调控蛋白(cAMP应答元件CREB)磷酸化,磷酸化的基因调控蛋白CREB与核内CREB结合蛋白(CBP)特异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靶基因调控序列结合,激活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肝细胞和肌细胞的糖原代谢或调控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通过磷酸酯酶C(效应酶)完成,是双信使系统反应链。此通路的特点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第二信使:IP3和DAG,分别激活IP3-Ca2+和DAG-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①IP3-Ca2+信号通路: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磷脂酶C(PLC)——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激酶——基因调控蛋白作用机制:IP3结合并开启内质网膜上IP3敏感的Ca2+通道,引起Ca2+释放并进入细胞质基质,通过结合钙调蛋白引起细胞反应,如引起肌细胞的收缩。②DAG-PKC信号通路: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磷脂酶C(PLC)-DA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或者粗Na+/H+交换使胞内pH变化等。作用机制:DAG-PKC信号通路中DAG活化并激活与质膜结合的PKC,PKC作用于下游底物,参与众多生理过程,例如细胞分泌、肌肉收缩、细胞增殖、分化等。2、试述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细胞膜受体的种类与特点。(1)酶联受体受体结构域具有潜在酶活性或者受体本身不具有酶活性但其胞内段与酶联系,在收到刺激时能激活下游靶酶。如生长因子类受体,这类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受体本身具有酪氨酸酶激酶的活性,能直接催化底物的磷酸化。(2)离子通道受体某些神经递质的受体,它们也存在于细胞膜上,其本身是一种或几种离子通道,配体与这类受体结合后,改变了受体的空间构象,使离子通道开放或关闭,控制着离子进出细胞。(3)G蛋白偶联受体普遍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表面,通过与细胞内G蛋白偶联,收到刺激时改变G蛋白的构象,从而激活下游靶蛋白活性,引起应答。如神经递质、激素、肽类和胺类配体等受体。
本文标题: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习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5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