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章未复习高一历史课件
本单元主要包括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基本史实。阶段特征:这个阶段的2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的阶段,社会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分割世界展开激烈的争夺,它们瓜分中国的迷梦虽暂破灭,但侵略行为有增无减,呈现了一种新势,采取了“以华治华”的手段达到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改良运动的失败,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推动了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坚持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并最终获胜,但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上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终未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表明旧民主革命走到了尽头,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以及“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两大社会思潮驱使,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为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第三四章测试答案一、选择题1——5CDDDD6——10CCCCA11——15CCBCC16——20ACADD二、1、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2、利用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体现了民意,是立国的基础;袁世凯则把它视作束缚4、袁世凯独裁复辟5、废除约法,扩大总统职权,为独裁复辟铺平道路三、22、孙中山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但未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所以中国的“民族主义”并未彻底实现(3分)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权利,但并非意味着“民权主义”的任务已完成,因为中国社会性质未改变,革命果实亦被袁世凯窃取。(3分)因此辛亥革命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仍是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分)23、(1)农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2分)(2)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组织变法团体,依靠光绪皇帝,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戊戌变法运动。(2分)(3)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卖国求荣,镇压义和团运动,阻挠戊戌变法,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2分)(4)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维护民主共和又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2分)(5)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搜刮掠夺,不断混战对外投靠帝国主义。(2分)(6)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实业团体,投资近代工业,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分)(7)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民主科学为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分)(8)无产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取得一初步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革命的开端(2分)材料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引自《南京条约》材料二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海路通商章程,将所带货物,呈单备查,抛锚寄碇,一律给价,照定例上纳税课等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引自中俄《天津条约》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引自《马关条约》(1)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2分)(2)材料二中,沙俄的侵略要求与英国相比有何发展?(2分)(3)材料三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与前两者相比,它更具危害性,为什么?(4分)(4)综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①取消政府严格控制的行商制度,自由贸易。②由沿海通商口岸通商自由到陆路通商自由。③开设工厂。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销售,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方便。④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前),中国人民进行的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有哪些?与以前的斗争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特点?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活动:①戊戌变法运动;②义和团运动;③辛亥革命。特点:①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②斗争目标或指导思想明确,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③斗争手段或方式多样化,有改革、起义、革命等形式;④斗争的结果局部成功,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③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1.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相同点是()A.都反对封建土地制度B.都要实行土地国有C.都要把土地无偿分给农民D.都要平均分配土地A2.中国同盟会具备了下列各项中的哪些内容,说明它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组织()①制订章程②选出总理③有政治纲领④有武装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3.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反清起义主要方式是()A.联络会党进行暴动B.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C.依靠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D.依靠新军发动武装斗争A4.下列关于1911年武昌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由同盟会直接领导的B.原来的计划被偶然因素打乱C.其成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D.胜利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A5.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不彻底,主要表现为()A.只强调推翻清政府,没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B.只发动武装起义,没有阻止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C.只提出平均地权,没有真正实施D.只建立临时政府,没有警惕帝国主义的侵略6.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主要是因为()A.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南京临时政府提出部分废除不平等条约C.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趋于合流D.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CC7.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华民国元年的有()①武昌起义爆发②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④“二次革命”爆发⑤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C8.1911年11月,袁世凯就任清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这件事不能说明下列哪一问题()A.袁世凯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B.北洋军阀集团取代了满洲贵族的统治地位C.清政府实际上徒具虚名D.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的工作宣告完成9.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的说法,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B.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共同的工具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到北京,标志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D.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终结10.下列内容不属于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的是()A.要求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B.要求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C.要求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D.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DBC11.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斗争中,一些地方的革命党人都曾宣布“独立”。其“独立”的含义是()A.建立民主共和的独立国家B.坚持革命党人的武装割据C.强调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利D.反对专制黑暗的中央政府12.下列各项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无关的是()A.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B.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C.蔡锷等人在云南起义D.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DA13.20世纪初,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根本因素是()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21.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在上海设立铁路公司,兼任铁路协会名誉会长、中华银行的总董事长、永年保险公司董事长等职,这一现象反映了孙中山()A.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热切希望B.放弃了对民主事业的追求C.由工业资本家演变成金融资本家D.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2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不包括()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的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AC23.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它()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2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要在中国()A.以俄为师B.走美法之路C.走英日之路D.走自己的路CB25.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充分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B.反对民族压迫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D.限制小私有者C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坦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材料三:我国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即富人虽富,不使以其富害人。我国资本家尚无,想不可不予为富人劝告,予为贫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孙中心在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①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1分)②据材料一、二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3分)③材料三的论述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4分)④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4分)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②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洲贵族的君主专制,缺少明确的反帝内容:民生主义只提出“不要少数富人专制”,缺少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3分)③孙中山的论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民族民权已达到”,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我国资本家尚无”,实际上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4分)④不能。因为当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要维护其统治,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本身又软弱、妥协,不敢彻底地反帝反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二:不包括现代矿业但包括兵工厂和公用事业的两张相似的表,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时期华资现代工业的可以看出的增长。第一张指出在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第二张表则指出在1920年有1759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元,工人557622名。材料三:袁世凯接掌政权并不是简单的旧政权的复辟。他在担任总统时期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的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鼓励私有企业。——均摘自(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①综合三段材料,分析材料一中“资产阶级黄金时代”指哪一时期?(1分)如何理解“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4分)②材料二中的具体数字表明了什么历史事实?(1分)这种史实的发生又有何影响?(4分)③)材料三说明了袁世凯政权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特点?(2分)①指民国初年和“一战”期间。(1分)“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辛亥革命后,在“实业救国
本文标题:章未复习高一历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9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