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课堂)
1、理清全文思路,理解虚实的关系和作用。2、通过扩展,培养知识迁移能力。1、本文主要阐述什么问题?阅读思考3、“虚”和“实”的关系可以怎么概括?2、本文分几层进行论述?作者简介•宗白华,中国现代新道家代表人物、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语言科,1920到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回国后,自30年代起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49到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哲学系合并到北大,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中国艺术包括哪些方面?论述重点在哪里?主要观点中国的艺术表现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2、理清思路,本文分几层论述?•一(1-7)提出文章观点,即全、粹统一,虚实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二(8-12)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里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三(13-15)主要说明中国书法、建筑等多种艺术里的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出来,展示虚灵的空间的.(1)艺术要表现美,文章开头哪句话点明?如何理解?•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意思是,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找出课文中的引文部分,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意思是: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读第5段引文,领会大意意思是,浙江杭州人洪昉思很久以来就在山东桓台人王渔洋门下,同我是朋友。有一天,洪昉思与刑部尚书王渔洋一起议论诗,他痛恨当时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诗好像龙,头、尾,身上的鳞片,颈上的长毛,一个不具备,就不是龙。”刑部尚书笑他说:“诗好像神龙,见头不见尾,或者在云雾中露一个爪子一个鳞片而已,怎么会露出全体?那是雕塑绘画!”我说:“神龙屈伸变化,固然没有固定的身体,恍惚望见它的只是它的一鳞一爪,而龙的头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为龙的全体都在这里,那么雕塑绘画者反而有话说了!”讨论:洪昇、王渔洋、赵执信讨论诗歌的艺术性以画龙为例分别提出了怎样的看法?洪昇认为做诗如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一鳞一爪都不能忽略。王渔洋,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要把最精髓的部分写出来就行了,不必求完整。赵执信主张,认为完整和精髓两者是不可分的,我们从一鳞一爪中看到完整的龙。心中有完整的龙才能以一鳞一爪反映龙的全体。求全不求粹,求粹不求全既粹又全,以粹概全•本文作者通过对洪、王、赵三人观点的评述提出了怎样的看法?•洪升重全面、忽略粹:自然主义;•王士稹重一鳞半爪(粹)、忽视全体:形式主义;•赵执信指出一鳞半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现实主义。•作者赞成赵执信的观点,提出全和粹要辩证的结合、统一,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典型——普遍所阐释的观点就诗歌说,写出来的精粹的诗是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精粹从全体中来。但就诗的本身说,又要求完整。要写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且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意思是: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戾:lì,违背,违反;赘疣:zhuìyóu,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阅读课文7——12段,回答问题:•中国绘画中如何处理空间表现?•中国戏曲中如何表现空间处理?国画欣赏--除了虾,你还看见了什么?活泼的小虾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戏乐。画面灵空,气韵生动,背景虽不着一笔一墨,却使人产生虾儿将跃出画面,潜游别处的感觉。舞台上既没有水,也没有船,凭借船翁手中那只划船的木桨和陈妙常摇曳的舞姿,以形传神,让观众感到人在船上,船在江中,白发红颜,青山绿水,有诗的美、画的美。一叶扁舟,一个孤独的钓鱼翁,这是“实”,那空白处我们可以想象为烟波浩淼的江水和广阔的空间,这是“虚”,正是空白才衬托出了环境的萧瑟和钓鱼人的孤独!“虚”已不再是“虚无”,而升华成了艺术境界,成为艺术的精品。寒江独钓图画图“深山藏古寺”题材是中国画表现主题“含而不露”的经典命题,古已有众多人去尝试,但能达到此意境者甚少!创作时既要表达“深山之深幽”;又要巧妙点“山隐古寺”之题,能达此意境者,乃算佳作矣!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和尚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和尚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画一座山,画一眼泉,画一个挑水的和尚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画,这才能体现“藏”字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表现人物的行动姿态中国绘画之虚实相生中国绘画、戏剧、书法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舞中境、舞中情、舞中意)。3、第十二段说:“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中国戏曲的舞蹈动作具有虚拟的特点,是典型以虚写实、虚实相生。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的虚灵空间,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虚与实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有的笔画似流星划过苍穹,有的如快艇急驰水面,有的如悬崖瀑布飞纵,有的像织布细线伸展,有的若女子秀发随风飘动……单字中的飞白和其他笔画虚实相生,具有图画美,间或具有装饰美。“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4.中国的书法贯穿舞蹈精神,怎么理解?提示:注意揣摩其笔锋、笔势与剑法的关系。⑿诗歌中的虚实实虚写景抒情虚象和空灵的境界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诗歌中的“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杜甫的这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虚实相生没有?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情绪,形象而又深刻,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这是“化虚为实”。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移情于物,虚实相生,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简析李煜《虞美人》中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而引发的多而不绝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是“化虚为实”。虚和实是相对的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虚”与“实”的关系(1)虚景和实景相反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中心的。(2)虚景和实景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突出的中心。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某种的感慨。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泻染出一种浓浓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我们的鉴赏能力更上一个台阶。下面让我们再鉴赏几首古诗吧。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四句都是“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虽然没有写隐者的行踪,但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山中缥缈的云雾、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还可以引申出人生的哲理:人在追求理想和真理时,明明近在眼前,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发现或得到。这由实见虚,虚实结合。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作者通过眼前实“月”而写想象之虚景,写出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写出天下乱离的悲哀,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虚和实是相对的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本文论述的重点是什么?思考虚实中国艺术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绘画戏曲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和“实”的关系怎么概括?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虚实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的美丰富全面——全自然主义洪昉思辨证统一典型的美赵执信去粗取精——粹形式主义王渔洋绘画为例戏剧为例共同特征:贯穿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空间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诗“白日”两句境如在眼前,“欲穷”两句由实见虚,景物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见抱负和气魄的远大,人们还可悟到高才远的哲理。作业:陇西行四首(其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分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从虚实分析)。“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五、课后练习1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意思是,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2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意思是,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意思是,浙江杭州人洪升很久以来就在山东桓台人王渔洋门下,同我是朋友。有一天,洪与刑部尚书王渔洋一起议论诗,他痛恨当时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诗好像龙,头、尾,身上的鳞片,颈上的长毛,一个不具备,就不是龙。”刑部尚书笑他说:“诗好像神龙,见头不见尾,或者在云雾中露一个爪子一个鳞片而已,怎么会露出全体?那是雕塑绘画!”我说:“神龙屈伸变化,固然没有固定的身体,恍惚望见它的只是它的一鳞一爪,而龙的头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为龙的全体都在这里,那么雕塑绘画者反而有话说了!”4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意思是,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
本文标题: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课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4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