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1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一、选择题1.(2008年江门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1.C唐朝的三省有明确的分工,其中门下省属于审核机构,材料中的事例反映的正是这一点。2.(2008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试)《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A.行政管理B.访贫问苦C.监察官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2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缉捕侦查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园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雄飞的观点,要达到“纪纲举、天下治”的关键在于天子要对下面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官吏加强监察。3.(2008广州二模)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分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察C.发挥文官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3.B汉武帝设立刺史,派驻全国各地,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唐太宗和宋太祖的做法也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故选B。4.(2008广州二模)“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外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4.B由材料中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批,尚书省负责执行,三部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园地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3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00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5.C御史大夫是秦朝中央监察官员;刺史最早是西汉地方监察官员;太尉是秦朝中央机构中管理军事的官员;军机大臣是清朝雍正时开始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6.(2008深圳第二次调研)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6.D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材料信息表明,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园地.(2008深圳第二次调研)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7.B唐朝实现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又互相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8.(2008江南十校文综模拟)隋朝六部制中“民部”在唐朝时改名为“户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改名称是在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8.B唐太宗把”民部”改为”户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4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008绵阳第三次诊断)“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西汉的刺史B.北宋的通判C.明朝的锦衣卫D.清朝的军机大臣9.B从材料可知此官员负责监督知州,根据所学我们知道知州是北宋时期地方州一级的长官。10.(2008汕头模拟)史载“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与此相符的措施是:A.建立中朝B.设三省六部C.设三司使D.设立军机处10.B关键词“百司商量,宰相筹划”集中体现了处理全国政事时的分工合作,符合材料意思的只有B。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园地.(2008徐州二模)“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11.A仔细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秀才”“孝廉”。所以这段话反映的是.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5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008淄博二模)唐初,突厥贵族对内地不断侵扰。假如你是那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接下来你会()A.交皇帝裁定B.交门下省审议C.交兵部出兵D.交内阁处理12.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根据这个运作程序,可以很自然的得出答案。13.(青岛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C.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13.B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唐朝三省之间的互相牵制和监督。14.(江苏省百所高中样本分析考试历史试卷)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4.B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职能。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辖六部,其中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15.(2008年连云港市高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右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6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史界朋友精神家园版权所有翻录必究机构分别出现于()A.秦朝和西汉B.西汉和东汉C.秦朝和唐朝D.唐朝和宋朝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园地左图反映的三公九卿制,右图反映的三省六部制16.(2007广东名校联考)“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16.C由材料中的“宰相”可以判断出是与中央集权制有关的,唐代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主要就表现为三省六部制。17.(2007广东名校联考)《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经常巡游天下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17.D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知道的,故他主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18.(2007山东滕州11月)汉武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的共同目的在于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剥夺诸侯王国封地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避免相权威胁皇权18.A设置刺史是为了监察地方高官和诸侯王,实行推恩令是削弱地方实力以减少对中央的威胁。选A。19.(山东枣庄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按职能分组不同的一组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7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御史大夫、刺史B.丞相、参知政事C.太尉、通判D.郡守、巡抚19.C太尉是主管军事的官员,通判是宋代设立的地方官员,其职责是负责监督知州,属于监察官员。两者职能是不同的。20.(山东枣庄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其()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了专制皇权C.通过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20.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二、非选择题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园地.(08年广州执信三校联考)(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8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史界朋友精神家园版权所有翻录必究——《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尚书省填写“奉行”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4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分)(3)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这些特点对国家的政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园地解析:(1)“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门下缴驳”所以这其中包含了中书省、皇帝、门下的意见。尚书奉行后,要交给尚书下辖的六部去执行。这里主要考察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它们各自的职能。(2)从材料三中戴胄用“法”来规劝唐太宗,可知唐初君主受到至少受到当时大臣和法律的制约。唐朝中央政治制度主要就是三省六部制,所以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实际上就是指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从三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最新改版必修一第9页共9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史界朋友精神家园版权所有翻录必究方面是三省长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三省长官和君主之间的关系。(3)结合特点从三省的分工与牵制两个
本文标题: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