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武则天的行政思想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後,政无大小皆预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陈开湟戊戌年十一月二十日曌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参与并执掌了唐朝的最高统治权。分析了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包括农业方面编纂指导农业的书籍、建设农田水利、鼓励屯田和移民垦荒;人才方面求访贤良、量才录用、选用人才不避仇、爱护尊重人才;法律方面收揽民心、排挤政敌、推崇个人崇拜;军事方面安慰与讨伐并用、稳定边疆等。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在今天的管理中仍大有用武之地。武则天简介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亦利用皇后的身份及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公元690年,武则天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说武皇后是弥勒佛转生,应当成为天子。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是年67岁高龄。法律制度人才招纳农业改革军事管理武则天领导能力的体现劝课农桑“劝农桑,薄赋徭。”“地用丰润,民食乃甘”“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是以古之禁末作用,所在利农事也。”“故好农功者,虽利迟而后富,好末作者,虽利速而后贫。”编纂农书重视水利在今之郎州武陵县北(今湖南常德),开通了永泰渠;崔嗣业奉令在武陵北开发津石破,后经扩充,能够“溉田九百顷”起初自兴平(陕西)南的升源渠引水溉田七十余顷,后来又引岐陇水入长安。武则天称帝后,大刀阔斧地解决了关中粮食不足的困难。她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迁徙的目的是缓和“土狭人稠”和“营种辛苦”,免三年徭役的优待条件,而且迁徒时政府安置后,还要向武则天申报一番。农业改革极力求访量才录用不计资历不避仇怨多次下达求贤诏书,如《求贤制》《搜访贤良诏》《求访贤良诏》等。大臣均以荐贤为己任,时时留意,处处留心,发现人才及时举荐。尤其是曾被娄师德荐举、并得到武则天重用的狄仁杰,更是常常以“举贤为意”,经他引荐而被提拔的各类人才.通过修订《姓氏录》,打破士庶界限,以能授官,依功行赏“,量才授职”,不计出身、资历。她在《求贤制》中指出:“其有文可以经邦国,武可以定边疆,蕴梁栋之宏才,堪将相之重任,无隔士庶,具以名闻!”在制举中还开创农夫、樵人、工商杂类等自荐和引荐之路光宅元年八月,徐敬业行兵谋反,著名诗人骆宾王为徐起草《讨武曌檄》。该檄文词犀利,气势磅礴,对武则天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数其罪行,揭其隐私,可谓淋漓尽致,极为恶毒。但武则天看了这篇讥骂她的檄文后,不但没有发火,反而赞不绝口。认为骆宾王才华出众。人才招纳收揽民心排挤、消灭政敌个人崇拜武则天深知民心向背是政治安定的根本保障。如愿进位“天后”的当月,武则天即向高宗“建言十二事”。建言中的第六条“广言路”,武则天终身实行不渝,垂拱二年“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永昌元年“六月,令文武官五品已上各举所知”。武则天重用周兴、来俊臣等一干酷吏并非是识人不另一方面,武则天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从正常的升迁制度之外,常常破格提拔人才。一方面,任用了大批有才之士以善治民生;另一方面,用源源不断的新生政治力量来替换政敌和对自己有威胁的大臣,从而较好地保持了政治控制力。以律法作为个人崇拜和意识灌输的工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源远流长的传统做法了。嗣圣元年“九月,改旗帜为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以作意识准备;垂拱四年以“秋七月,为由大赦,后又以改唐为周故大赦,再屡次“加尊号,大赦”“登封于崇岳”大赦,等等。法律思想突厥是隋唐时期北方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隋初分裂为东、西突厥。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平定东突厥,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击败西突厥。武则天独掌政权后,继续对东突厥采取安抚政策,并未挑起战争。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正月,东突厥可汗骨笃禄病亡,其子年幼,弟默吸“自立为可汗”,不久即侵扰灵州,挑起了战争。默吸反复无常,时降时叛,凶悍异常,是颉利以来最难制服的东突厥可汗“,自恃兵威,虐用其众”降则抚之,叛则讨之武则天在收复安西四镇以后,还有一壮举,那就是长安二年十二月,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掌管天山北路西至楚河流域的特伽、鸡洛二州,蒙池、昆陵二都护府和二十三个都督府,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而武则天复置于龟兹(今新疆库车)的安西大都护府,则掌管安西四镇及天山南路西至波斯的二十个都督府(葱岭以东四个、葱岭以西十六个),包括帕米尔以南、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土地。眼光长远唐军同吐蕃的战争,亦不是武则天挑起的。早在贞观末年,唐便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侵陷安西四镇。高宗两次派大军欲收复四镇,皆兵败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长寿元年(公元692年)九月,西州都督唐休王景上疏给武则天,请求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阂、疏勒、碎叶),武则天立即批准,派王孝杰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军击吐蕃。十月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善于抓住战机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无字丰碑七圣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总评谢谢大家!《武则天行政管理思想析论》苏洁《武则天皇权及其合法性兼论女性公共行政的魅力》钟哲辉
本文标题:武则天的领导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0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