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科学划界问题。虽然人们认为这个问题不可能有完美的形而上学解答,但是瑞典科学哲学家图奥梅拉在其代表作《科学、行动和实在》的第十章中,还是力图尝试找到一些标准,来刻画科学的本性或科学研究活动及科学方法的特征,把科学与伪科学加以区分。首先,科学的客观性标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领域的客观性:科学审查实在的事物,它们是石头、动物、电子和历史文献。其二在于科学至少在主体间性方面是客观的,科学探索的行为者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探索的促动背景是由它们的共同态度(或共同意向、共同需要和共同信念)形成的,而不是由个人的特异希望和想法形成的;科学研究的过程至少必须原则上是彻底开放的,这个特征也包括(至少在原则上)可重复性的要求,例如科学实验的结果必须是可重复的,尽管可重复性的严格内容是有争议的,但是一些有关的可重复性依然应该加以坚持。科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批判性。科学的批判本性并没有对所有的预设放任不管,而是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怀疑的态度。在科学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逃脱批判的武器,预设、概念、理论和假设、理论推导、实验装置和实验设施、从数据引出的结论等等都要受到无情的批判和严格的审查。不用说,一切批判和怀疑也以它自己的背景假定为基础,但是这些假定能够修改和变更。与科学的批判本性相关,科学也具有可检验性。所谓可检验性,特别指的是经验可检验性(该性质依赖于探索领域)。科学方法相对于进入理论形成的思想而言是极其宽松的,容许大胆的、可能靠不住的思想存在是合理的。重要的是不要压制科学的创造性,容许所有的花都开放,但是,必须把理论和假设是可以检验的(和可以证伪的)要求加于其上。可检验性仅仅是间接的,它建立在大量辅助假设的基础上。但是理论容许的检验越严格,则理论越好。如果科学不满足可检验性的要求,它就不会再生产和发展,就会变得僵化,乃至转化为伪科学。批判性和可检验性与自我矫正性密切相关。自我矫正性是科学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这是任何其他获取世界知识的方法所不具有的。批判性的科学讨论和争论,依据观察和实验材料对科学理论和假设进行检验,都有助于排除错误,在不可靠的数据、虚假的理论甚或科学方法本身中都有这些错误。假如科学不能矫正它自己的结果和方法,它则会一事无成。科学之所以是自我矫正的,部分是因为它是自主的。自主性也是科学的一大特征。在这方面,科学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建制,是一个在可靠性上不容许外界检查的体制;没有科学之外的矫正标准(这一事实并非排除在建制化的科学和社会的其余部分之间存在其他种类的关联)。因此,在科学选择真理和矫正标准以及把这些标准应用于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时,科学是自主的,或者应该是自主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接受科学自主性原则。另一方面,正如从科学史中所看到的,科学能够从对它的自主性的小违背中恢复过来。例如在李森科事件中就是这样。进步性也是科学的一个特征。如果科学方法被合理地加以应用,进步的科学变化是可能的。如果科学家在某些专门方面是理性的(例如用新的、最佳说明的理论代替旧理论),那么科学将不断向最佳说明的、更似真的世界理论方向成长。与科学不同,伪科学则是另外一种样子。伪科学名目繁多,例如占星术、虹膜术(研究眼睛虹膜以指示身体健康或疾病)、李森科生物学、创世说、灾变论的某些经验应用、顺势疗法(一种医学实践体系,它尤其是通过服用小剂量的药品来治疗疾病的征兆)、信仰疗法、伏都教(一种巫术信仰系统,流行于印度群岛和美南部黑人中)以及在中国一度盛行的鸡血疗法、饮水疗法、发功疗法等等。图奥梅拉通过对以上有关伪科学例证的考察,梳理出伪科学的九大特征。它们是:(1)伪科学典型地或常常依赖于①十分模糊的和错误定义的本体论(例如由非实体化的精神构成,参见魔法、灵学);②在权威的基础上接受认识辩护的认识论,或者这种认识以像教士这样的精英人物的超常认识能力为基础;③教条的态度和精神气质,与科学对真理的探求相比,用非科学的手段捍卫该学说(例如创世说、李森科生物学),伪科学不欢迎批评。(2)伪科学的思维往往在概念上和逻辑数学上脱离严格的思维(参见创世说、魔法、精神疗法)。(3)伪科学的假设和理论一般地在经验上和理论上或者不能检验,或者受到拙劣的支持。这个特征事实上是一切伪科学的特点。伪科学往往堆积数量庞大的这种数据,以弥补质上贫乏的证据。灵学提供了这方面的典型例子。(4)伪科学的假设和理论不因遇到经验证据或其他证据而变化。它们往往与充分证实的科学假设截然矛盾,但这一事实通常对“很明白”的伪科学者没有大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在伪科学中只发生很小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典型地是由与研究无关的因素引起的(请回忆灵学、李森科学说、扁平地球说)。(5)伪科学包含着时代错误的思维,这种思维返回到古老的、混乱的理论和假设(参见创世说、地球扁平说)。例如,创世说者反对进化论,他们争辩说,突变总是包含着有害于有机体的东西――但这是错误的、混乱的主张。(6)伪科学常常诉诸神话和毫无根据的神秘事物。(7)伪科学的问题往往在于实际问题,而不在于认识问题。因此,伪科学往往包含着伪技术的方面。(8)伪科学的方法在下述意义上尤其是非科学的,它不能用可供选择的(尤其是科学的)方法矫正和检验,它也不以充分证实的普遍理论为基础。这对于典型的伪科学都适用。(9)伪科学一般来说是与它的时代的科学隔绝的、截然不同的学说或学说的本体(参见创世说、李森科生物学、扁平地球说)。为了使科学与伪科学的界线更为明确,图奥梅拉引入了认知场、研究场、信念场或信仰场等概念,并运用形式化的方法来处理。在这里,所谓认知场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其目的在于获得特定领域的信息,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所谓研究场,能够看作是以研究为基础、在研究的基础上变化的认知场。所谓信念场――你乐意的话也可称为信仰场――是一个或者根本不变化、或者由于研究之外的因素(例如经济利益、政治的或宗教的压力、暴力等)而改变的认知场。信念场依赖于独断的认识论和可疑的先验超验原理,推导依赖成问题的先验原则。于是,在典型的意义上,信念系统与研究毫无关系,因而它否认科学和研究场所定义的一切特征。在信念场中,尤其包括宗教、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各种伪学说。有了认知场、研究场和信念场的概念后,科学和伪科学的定义也就水到渠成了。科学是具有十元结构的研究场。伪科学是这样一种认知场(常常是信念场,但并非总是信念场):该场是非科学的认知场(而且典型地永远如此),但它的支持者还把它作为科学来提倡。(也有一些伪学说显然是信念系统,它们的支持者不认为它们是科学,而宁可宣传它们是非科学。)支持伪科学的社团主要是宽容它而这样做的,而不是积极为其提供资源,除非花大钱作赌注,或者这样一个社会的政治建制或宗教建制需要它。伪科学由于比科学更为大众化和有利可图,因而能够得以广泛传播,并征服数量庞大的公众乃至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尤其是当伪科学受到不负责任的领导或权威、害怕各种灾变的人及上当受骗者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时。据盖洛普民意测验1978年在美国调查,57%的人相信UFO,54%的人相信天使,51%的人相信超感官知觉,39%的人相信魔鬼,37%的相信预知,29%的人相信占星术,24%的人相信超人的视力,11%的人相信鬼。在科技和文化发达的美国尚且如此,在科技和文化落后的国家就可想而知了。由此不难看出,伪科学以及非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多么深广了。伪科学耗用社会的资财,浪费了信仰者的时间和精力,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和注意力,它也给科学政策的制定者带来麻烦,尤其是当他们没有足够的科学背景时。对于科学共同体来说,要把初露头角的、有前途的、异端的前科学和诱人的、非正统的、最终原来是毫无效果的混合物或可能是伪科学的东西区别开来,确实是相当困难的,但科学自身的固有特征和机制毕竟能够或迟或早地做到这一点。在一般情况下,根据伪科学不应用科学方法这一点,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伪科学与科学区别开来。对于外行人而言,划界问题的困难被夸大了,在许多情况下,外行人应该能够区分伪科学探索与科学探索。比如在灵学实验中就有许多骗局,经常用所谓的“绵羊山羊”效应、衰退效应、“羞怯”效应、超心理学消失效应来搪塞,这就不符合科学的有关特征和科学实验的规范。可以相信,随着大众文化素养、科学素质和识别能力的提高,伪科学的市场将会不断缩小。
本文标题: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7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