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桥梁墩柱施工外观缺陷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前桥梁正在进行立柱施工,现场检查发现立柱施工存在主要缺陷如下:⑴柱身气泡偏多,形成局部麻面;⑵柱身有翻砂现象,形成泪痕;⑶轻微烂根。对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认为形成原因如下:1.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重进度、轻质量:前期为完成业主下达的施工任务,重进度、轻质量。对质量或多或少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进场工人缺少必要的岗前培训和思想教育,以经验指导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没有发挥自身的专业所长,没有或很少做到事事亲为,在混凝土振捣时没能下到立柱钢模里面去现场实际查看振捣情况,只是让工人做,自己却很少看工人如何操作。2.技术分析:(1)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mm。[原因分析]①钢筋密集,受抽拔管位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②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③浇注前没有在模板上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④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2)蜂窝:蜂窝是指砼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原因分析]①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跑浆严重。②砼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③砼浇注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④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3)烂根[原因分析]“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桩基边结合不紧密,振捣时砼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出现砼蜂窝麻面。3.今后质量控制措施:(1)混凝土质量控制①提高工人素质,加强混凝土的施工管理:由于工地现场一般由普通民工搅拌混凝土,大多数对混凝土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且质量责任意识不强,因此要进行岗前培训,至于培训形式可根实际情况来定,一方面必须明确施工现场应注意那些影响因素以及要抓住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降低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及责任并与工资、奖罚挂钩,以达到提高工人的技术素质和增强质量意识,这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的前提。②严格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的质量及其质量的相对稳定性: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材料混合加水拌和后凝固硬化的非均质材料,因此所用原材的质量及其质量的相对稳定性对混凝土本身的质量(比如其抗压强度)有影响,且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程度不同,故对原材料的控制也要抓住主次因素,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及相对稳定,即在保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使混凝土的质量变动范围较小,其标准差就较小。⑶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设计配合比施工,首必须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计量要准确,其误差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保证计量准确,采用重量比,不用体积比,再次留意新拌混的和易性,经常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因为坍落度既反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也反映所拌混凝土的加水量是否正确,总之称量时要特别注意水泥及水称量的准确性,因为混凝土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水泥及水的用量。按设计配合比施工也是保证混凝土质及其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变动范围较小,其标准差就较小,当检查现场使用原材料与试配用原材料明显不相符时,应及时送料重新设计混凝土配合比。(2)外观质量控制措施:a、采用定型大钢模板施工,同时应注意模板搭接处理;特别是模板搭接水平逢、竖逢的处理。保证拆模后板缝印迹线几乎看不到。b、模板安装时应逐层校准,严格控制光洁度、平整度和垂直度。平整度控制在2m范围内,误差3mm,垂直度<H/1000,整体误差<20mm;c、浇筑的水泥品种应采用同一个水泥厂生产的同一个品种。d、拆模后,混凝土表面须清理平整,错台要磨平,少量的蜂窝麻面用水泥腻子抹平。表面粗糙度,特别是模板接缝处,先用粗砂纸磨平,后用细砂纸磨光e、如有裂缝,其宽度不大于设计规范要求f、采取合理的入仓方式,混凝土入仓后要求立即振捣,不允许出现仓面混凝土堆积。g、采用高频振捣器辅以软轴振捣器振捣。振捣时,以混凝土泛出浮浆、无明显气泡冒出且不显著下沉为准,不允许过振或漏振,确保混凝土拆模后内实外光。在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器直接冲击模板和预埋件,以免造成模板损坏和埋件移位.4、补救措施补救措施是指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错台、挂帘、蜂窝、麻面、等缺陷的修补,以满足外观质量及使用要求。(1)错台修补对错台大于2cm的部分,用扁平凿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向错台)坡度凿除,并预留0.5~1.0cm的保护层,再用电动砂轮打磨平整,使其与周边混凝土保持平顺连接;对错台小于2cm的部位,直接用电动砂轮按1∶30(垂直水流向错台)和1∶20(顺水流向错台)坡度打磨平整。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对错台的处理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修补效果最佳。(2)蜂窝、麻面、挂帘的修补对超过规定的蜂窝麻面先进行凿除,然后将填补面冲洗干净,涂刷一道水灰比为0.4~0.45的浓水泥浆,然后回填微膨胀砂浆,最后压实填平。对超标的气泡,先凿成深度不小于2cm、边长不小于4cm的小坑,再用微膨胀砂浆填补。挂帘用扁平凿和砂轮凿除、磨光,先用粗砂纸磨平,再用细砂纸磨光。(3)修补注意事项修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修补厚度小于2cm时选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树脂砂浆;厚度2~5cm时选用水泥基砂浆;厚度为5~15cm时选用一级配混凝土;厚度大于15cm时选用二级配混凝土。要求选用的修补材料与基底材料的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相近。为保证修补面颜色与混凝土颜色一致,应选用与混凝土材料相同的产品,修补砂浆的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不能大于被修补混凝土的相应值,以保证修补材料的强度等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对修补好的面应覆盖,保证修补面的温润养护,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水分过快蒸发而影响修补质量。5.对左线3-2立柱的补救措施:(1)补救必要:经过我标认真检查,对照《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章节,我部认为该立柱基本合格。(附对照数据)检查项目规范要求实际检查结论垂直度2.7cm(0.3%H)1.2cm合格平整度3mm2mm合格蜂窝、麻面≤0.5%×(9×3.14×0.75)=0.098910.0902合格裂缝不大于设计规范无合格(2)补救工艺:采用我单位以往工程中所试用的“喷涂法”修饰工艺。①喷涂整饰工艺准备工作依据拆模后混凝土的不同缺损情况,如跑模、局部离析、麻面、棱角破缺、露筋等进行相应处理,凿除不合格混凝土,用混凝土或砂浆人工补齐,满足强度质量标准,并保持湿润养护状态。②整饰原理及主要器材在做好以上基础工作后,即可着手进行表面整饰。其原理类似于居家装璜中的墙面喷塑工艺,只是将水泥及胶水混合物替代喷塑材料。1.材料:425#普硅水泥、白水泥,107胶水、水等。b、机具设备:POQ—1型多彩喷涂枪、口径2.5mm,空压机、PQ—40清洗机、25kg磅秤、80目、120目孔筛、小型发电机。③操作工艺及程序a、确定喷涂部位,搭设操作支架;b、对需喷涂部位表面混凝土进行清洗,掌握水压,防止冲落人工修补的砂浆;c、按比例将水和胶搅拌均匀待用;d、将喷涂液加入喷枪内,接通空压机,在湿润的混凝土表面按自上而下顺序进行均匀喷涂;e、待喷涂液初凝后进行养护,最好选用喷雾器使水雾均匀飘洒在喷涂面上,常温下养护7d;f、28d后,进行表面最终处理,即先用细砂皮适度轻磨,再用麻布均匀细擦,经养护3d后即成。④操作中的注意点a、喷涂液应随用随调,少量多拌,防止凝固报废;b、为防止未初凝的喷涂液被冲刷,雨天不宜施工;c、28d后的打磨工艺极为重要,打磨过轻除不掉表面浮浆,过重则可能磨穿喷涂层,操作人员须随时注意观察。⑤工艺特点:喷涂液与原混凝土表面结合牢固,颗粒致密不易脱落且耐磨性好。经打磨及养护后的喷涂面颜色较接近混凝土本色,且时间越长,色差越小。缺点是经整饰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泽亮度不够,较适合大面积的外观处理。
本文标题:桥梁墩柱施工外观缺陷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8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