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低收入家庭原因及对策
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内容社会调查基本情况调查目的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调查对象民和县低收入农户家庭调查地点民和县……镇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采访调查、实景拍摄调查等调查时间2011暑期社会实践——民和县……镇农村低收入家庭调查总报告第一部分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据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有关规定,我小组按照院方有关要求,积极配合与组织了暑期的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城乡差距,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村,明确大学生更的使命和肩上的责任。也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农村低收入人群,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帮扶与资助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活动中,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多的帮助,做出大学生应有的努力!我们特组织了此次调查。本次活动,流程基本分为准备期、实施期、总结期、汇报期四个阶段。从团队的组织、项目的申报,到材料的准备,收集;从后期的实地考察、采访,再到前往有关部门反映调查情况等等。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基本上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大量与农民生活情况有关的资料,而且也发现和记录了不少在当今农村低收入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切都不仅使我们掌握了十堰市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更使我们发现了在农村问题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本文根据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民和县农村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反映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呼声,希望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保护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提供参考。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0年的5919元。但在体制不断转换的过程中,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高平均收入条件下的低收入群体则不容忽视。特别是农村一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由于地区的差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三农问题”受众人瞩目,低收入群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地扶助低收入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与政府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焦点问题。我们以一百户农户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找准敌手农户贫困的根源,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活动前期,我小组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认真制作好了《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问卷调查报告》和《2010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反馈书》,作为调查资料,并且事先向有过社会实践经验的学长和老师们咨询有关的事项,准备好了学校开除的证明和介绍信,为前往目的地的调查做好铺垫。第三部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陲,素有“青海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223米,最低海拔1650米,相对高差2570米。县境南北长约69公里,东西宽32公里,地形呈东西窄、南北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十分显著,光热资源比较充足,黄河、湟水河经南、北流经县域,形成了著名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除盛产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瓜果蔬菜,在全省享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县府所在地川口镇是古丝绸之路(辅道)和唐蕃古道(南道)的必经之地,是东下兰州、西上西宁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屯兵镇守的战略要地。今109国道、兰青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县辖22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全县人口39.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8%。民和是农业大县。近年来,民和县以特色农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业主导地位已经形成。冬小麦、优质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制种、全膜双垄集雨栽培等优势作物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全县特色农作物占到总播种面积的76%以上。畜牧业、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民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令人瞩目。民和建设农业示范园区,是以省委打造“河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和地委“建设全省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和集散中心”为契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按照“园区引领、产业带动、基地推进、项目支撑、服务保障”的总体思路,全面启动高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计划按照“一区多园,点状分布”的建设模式,投资35381万元,利用三年时间,努力建设包括一个综合功能区、七大核心示范园和十二个十大辐射基地。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菜、花卉苗木繁育、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特色养殖业,努力将园区建成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基地,现代科技的辐射源,成为全县乃至全区、全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样板,积极引领全县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在对当地的了解之后,我们得知,在农村已经存在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局面。还有其他的问题,例如低收入家庭面临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求学难、保障难等“五难”困境,这些都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后,我们向村民发放了《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调查问卷》,请村民协助我们完成调查。考虑到当地人口众多,于是我们便采用抽样调查法,一家一家的前往调查,这样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却是我们获得了最真实可靠的资料。在我们的调查走访工作中,除了村民给我们提过的问题之外,我们自己也在留心农民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先将有关情况做以归纳:一、农村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从被调查情况看,低收入家庭由于老弱病残者多,或者是家庭劳动力人数少,导致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一般以务农和打工为主要,少数家庭以小本生意增加收入。导致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令人担忧。1家庭基本收入低,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通过我们的调查,大多数低收入户只能在当地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家庭人均年收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500元左右),约占调查总数的56%,每个家庭的劳动力人数大多数在1个的占86%,而家庭人均年支出在3000元以上的却约占47%,这其中,收入与支出呈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除此之外,农村人口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年长的主要从事务农及小本生意。青年人则多半选择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很少有人能够从事稳定的职业。2、消费层次较低,看病就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维持生活,低收入家庭省吃俭用,将衣食住行的支出压到了最低的水平,其中,医疗费用支出是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中日常开支外的另一项支出大项,致使多数低收入家庭陷入目前生活困境。有的特殊家庭几乎将全部的生活开支都投入在医疗上。据不完全统计,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农村依然大量的存在。虽然现在的农村医疗合作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地方机构的部分负责人办事效率不够高等等原因,导致很多地方的医保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农民看病就医难的情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这还不足以满足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就此次调查情况反映,身体状况较好的居民只占总数中的一小部分,农民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3、文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子女受教育情况良好。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大多数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小学以内学历(包括没读过书的)的约占53%,而初中学历的约占42%,很少有高中程度。这也是我国目前农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但当咨询到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时,很多家长都表示要积极支持子女读书,就已调查数据显示,正在接受高中以下教育的占约70%,上大学的约占7%,而少数由于特殊情况而没有读书、外出打工的只占23%,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家境不殷实的低收入家庭,越来越高昂的教育支出将使家庭长期背负重担,生活条件也长期无法得到改善,对改善低收入家庭增加收入是个不小的障碍。4、抗险能力不够高,自救自保意识低。家庭财产是否殷实,反映了一个家庭抗风险能力的高低。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农村低收入家庭缺乏购买保险的意识,在他们的生活只能维持在解决温饱这一程度的情况下,保险对他们是个遥远的东西,还有大部分人依旧缺乏自保自救的意识。目前,由于农村养老保障政策不全、资金筹措困难等多方面原因,保险政策在农村的覆盖率一直不是很高,而低收入家庭的覆盖率更低。这无疑给政府出了一个较大的难题:如何解决农民的财产和自身保险风险问题?如何使农民主动、愿意去购买保险?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致贫原因一显形问题(一)自然性结构1、人口结构与贫困分析(1)人口规模与贫困。低收入家庭的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较为明显。独居,寡居家庭较多。由于农村低收入家庭规模较小,日常刚性支出较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的贫困。[2](2)家庭类型与贫困。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家庭类型来看,14.0%的家庭是单身与子女家庭,17.2%的家庭是无子女家庭,与一般农村住户家庭相比,1代人、1人户、2人户家庭在低收入家庭中增长很快,除核心家庭占多数以外,单亲家庭和单身家庭正构成低收入家庭人口结构的重要内容。(3)代际结构与贫困。从代际结构来看,隔代共居(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与老老共居(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些家庭中缺少经济支撑的中年人,直接导致了低收入家庭的贫困。2、年龄结构与贫困分析(1)户主年龄结构与贫困。在一个家庭中,户主担负着家庭事务管理和家庭经济保障的双重任务,是家庭成员中的核心角色,户主的年龄结构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经济状况。从调查结果来看,户主平均年龄为老人的占44.7%,农村低收入家庭中户主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与户主年龄结构相对应,这些家庭大部分处于空巢期、鳏寡期。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在不同生命周期面临不同的任务和困难,同时,前一阶段的经历会对其后面阶段的经历产生影响,一些特定阶段的问题会在后一阶段重新出现。处于空巢期、鳏寡期的低收入家庭,户主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养老功能。但由于户主在就业困难、失业、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使其在养家糊口的过程中经常处于贫困和低收入状态,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及早安排自己养老事宜,从而导致老年期基本生活水平逐年下滑。(2)家庭年龄结构与贫困。家庭年龄结构是指家庭所有成员的年龄在家庭整体上的构成特征,主要可以从“家庭老人数量”和“家庭学生数量”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同一般农村家庭相比,农村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数量较多,有1/3的家庭有1个老人,1/4的家庭有1个以上老人。在家庭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家庭成员赡养老人的负担较重。另一方面,低收入家庭有学生数量多,也是导致低收入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每4户低收入家庭中就有1户家庭有在校学生。其中,,初中及高中、中专、中技学生占50%。这些家庭一年用于教育的开支达到了4000元左右,占全年总收入比重相当高,小学学生占35%。可见,经济尚不宽裕的中低收入家庭,只要有1个学生上学,高昂的教育资本投入,便会立即让这些家庭入不敷出,成为贫困家庭。3、住房结构与贫困分析(1)基本住房条件与贫困。我县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均拥有住房面积比例偏少,从房屋结构上看,土木结构住房的比重为51%,其中九十年代及以前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旧房和危房占到了33%。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改善,但与一般农村家庭相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2)房屋造价与建房资金来源。近年来,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特别是建筑建材价格一路攀升,使得低收入家庭平均房屋造价达水涨船高之势。房屋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个人少量储蓄、亲朋好友借款和赊账(用工、用料)三个方面,而政府“安居工程”建房补贴只用在无房、倒房户上。“银行贷款”在低收入家庭建房资金来源排序中,只排到最后一位,农村金融部门对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支持非常有限。有五分之一的家庭表示“盖房”是导致家庭负债的主要原因。(3)低收入家庭拥有家用电器和家庭运输工具等耐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比重较低。的低收入家庭家用电器拥有量底,67%的低收入家庭没有任何交通运输工具,拥有农用三轮车和农用中型车等生产资料的家庭的比例仅为11%。4、地域结构与贫困分析(1)地域农业产业结构与贫
本文标题:低收入家庭原因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0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