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XX灾备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XXX灾备中心方案建议书1 XXX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 XXX灾备中心方案建议书2目录 第1章 灾备中心建设意义..........................................................................................................................3 1.1概述.....................................................................................................................................................3 1.2容灾建设的相关标准.........................................................................................................................3 1.2.1国标家备级别规范表..................................................................................................................4 1.2.2容灾恢复能力指标......................................................................................................................4 1.2.3不同级别的容灾能力要求..........................................................................................................5 第2章 灾备中心建设模式..........................................................................................................................6 2.1容灾系统的组成.................................................................................................................................6 2.2容灾模式.............................................................................................................................................7 第3章 灾备中心详细建设方案..................................................................................................................9 3.1灾备中心容灾级别设计.....................................................................................................................9 3.2灾备中心网络设计...........................................................................................................................10 3.2.1灾备中心拓扑设计....................................................................................................................10 3.2.2灾备中心网络详细设计............................................................................................................10 3.2.3广域网链路带宽设计................................................................................................................12 3.3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融合合设计.......................................................................................12 3.4灾备中心数据备份设计...................................................................................................................14 第4章 技术方案亮点................................................................................................................................15 4.1数据中心融合安全...........................................................................................................................15 4.2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融合...................................................................................................17 XXX灾备中心方案建议书3第1章 灾备中心建设意义 1.1概述 随着XXX业务的发展,XXX厂建设了自己的数据中心,数据大集中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与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在突发情况下丢失的风险,如何应对和有效化解数据集中带来的风险?如何保证数据在各种灾难情况下的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灾备中心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防范灾难、降低损失的重要手段。而灾备中心的选址也非常关键,失误将导致灾备中心本身面临灾难,昀终导致灾难备份措施的失效。异地灾备中心是在异地的城市建立一个备份的灾备中心,用于主中心的数据备份,当主中心出现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故障时,异地灾备中心可以用备份数据进行业务的恢复。1.2容灾建设的相关标准 国际标准SHARE78定义了灾难恢复的多个级别,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可根据多个方面制定,包括备份/恢复的范围、灾难恢复计划的状态、在应用中心与备份中心之间的距离、应用中心与备份中心之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数据是怎样在两个中心之间传送的、有多少数据被丢失、怎样保证更新的数据在备份中心被更新、备份中心可以开始备份工作的能力。参考国际上相关组织在灾难恢复上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的国家标准GB20988-2007-T《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对容灾备份进行了标准化。表1为SHARE78与国标在各层次上的大致对应关系。XXX灾备中心方案建议书41.2.1国标家备级别规范表 SHARE78《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Tier-0无异地备份数据第1级基本级。备份介质场外存,安全保管、定期验证Tier-1有数据备份,无备用系统用卡车运送备份数据Tier-2有数据备份,有备用系统用卡车运送备份数据。第2级备份场地支持。网络和业务处理系统可在预定时间内调配到备份中心Tier-3电子链接,消除运送工具的需要,提高了灾难恢复速度第3级电子传输和部分设备支持。灾备中心配备部分业务处理和网络设备,具备部分通讯链路。Tier-4灾难恢复具有两个中心彼此备份数据,允许备份行动在任何一个方向发生。两个中心之间,彼此的关键数据的拷贝不停地相互传送着。在灾难发生时,需要的关键数据通过网络可迅速恢复,通过网络的切换,关键应用的恢复也可降低到小时级或分钟级。第4级电子传输和完整设备支持。数据定时批量传送,网络/系统始终就绪。温备中心模式。Tier-5保证交易的完整性为关键应用使用了双重在线存储,在灾难发生时,仅传送中的数据被丢失,恢复时间被降低到分钟级。第5级实时数据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采用远程复制技术,实现数据实时复制,网络具备自动或集中切换能力,业务处理系统就绪或运行中。Tier-6/7无数据丢失,同时保证数据立即自动地被传输到恢复中心。Tier6被认为是灾难恢复的最高的级别,在本地和远程的所有数据被更新的同时,利用了双重在线存储和完全的网络切换能力。第7层实现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跨站点动态负载平衡和自动系统故障切换功能。第6级数据零丢失和远程集群支持。数据实时备份,零丢失,系统/应用远程集群,可自动切换,用户同时接入主备中心表1SHARE78与国标的对应1.2.2容灾恢复能力指标 在设计容灾系统时,容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与层次,需要用一些定量的指标来衡量,这就是灾难恢复能力指标,如图1所示。RTO(RecoveryTimeObject):恢复时间目标,指信息系统从灾难状态恢复到可运XXX灾备中心方案建议书5行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用来衡量容灾系统的业务恢复能力。RPO(RecoveryPointTime):恢复点目标,指业务系统所允许的在灾难过程中的昀大数据量丢失,用来衡量容灾系统的数据冗余备份能力。NRO(NetworkRecoveryObject):网络恢复时间目标,指在灾难发生后网络恢复或切换到灾备中心的时间。通常,网络要先于应用恢复才有意义,但应用恢复后才能提供业务访问。图1容灾恢复能力指标1.2.3不同级别的容灾能力要求 在容灾设计和灾难恢复规划中,主要采用恢复能力指标(RPO和RTO)定量的分析灾难恢复目标,由此形成了灾难恢复的不同等级,如表2所示阶段灾备等级RTORPO初期建设目标第1级2天以上1天至7天第2级24小时以上1天至7天第3级12小时以上数小时至1天中期第4级数小时至2天数小时至1天最终目标第5级数分钟至2天0至30分钟第6级数分钟0表2不同等级的容灾能力要求XXX灾备中心方案建议书6第2章 灾备中心建设模式 2.1 容灾系统的组成 一个典型的容灾系统由灾备中心基础环境设施、数据备份系统、备份处理系统和网络通信系统、灾难恢复计划等组成,如图2所示。图2容灾系统组成基础设施环境:要求能够保障数据备份系统和备份处理系统的工作,可提供完备的网络通讯设施,全面的供配电系统、综合布线、精密空调系统、消防及自动气体灭火系统、中心闭路监控、漏水检测等。数据备份系统:是灾难备份系统的昀基本要素。如何将数据(包含系统、应用和业务数据)完整、实时地复制到容灾中心,是烟业复烤在系统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事项。备份处理系统:是指在灾难恢复时需配备的主机系统、存储系统、应用软件等。容灾中心的网络通讯系统要求能够提供正常业务运行的数据备份通道和灾难发生时系统切换后的业务数据流转,保证关键备份业务峰值性能要求;备份处理系统所需要达到的处理能力和范围应基于恢复目标及成本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X
本文标题:XX灾备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6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