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思品《我能行》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比赛时,他就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他开始指挥演奏,突然小泽征尔发现乐曲中有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的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仍觉得不顺畅。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如果你是小泽征尔你会如何做?小泽征尔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是,他思索再三,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立刻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请回答:是什么力量最终使小泽征尔获得好成绩?学习电脑我能行锻炼身体我能行打篮球我能行唱歌我能行跳舞我能行一、自信一族我能行做早饭,我能行!学好数学,我能行!我可以说一说:感触最深的“我能行”温馨提示:1、你当时面对的是什么困难?2、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结果是怎样的?4、你的感受是什么?“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材料一:马某从小学、中学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学,进入大学后,马某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提问: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进入大学后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材料二:进入大学不久,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培养起的自负和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提问: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自卑者自负者自卑自负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而且,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曾有过自负或自卑的心理经历,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即兴小品表演。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表演的同学;2、小品内容:数学考试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负的丙都得了90分,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别会有什么表现)。3、分组讨论(约三分钟),同学们为表演的同学设计人物和语言。4、其他同学根据表演来猜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5、最后评一评哪一组表演的更形象。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更能行!每天早上花一分钟的时间自己对着镜子大声说出:“我能行,我充满信心,我一定能成功!”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思品《我能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9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