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诗歌中主要运用抒情、描写、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抒情是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抒情方式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写作笔法。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答案1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2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间接抒情在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这种抒情手法往往是感情含而不露,深切动人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答案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三幅画面均以意象化词语连缀而成,第一幅画面,少年时代,闲适浪漫不更世事,色调轻艳迷离。第二幅画面,中年乃多事之秋,人在漂泊流转中,色调慷慨苍凉。.第三幅画面,而今正值暮年,词人由跋涉而停顿僧庐。阅尽世间沧桑,深味悲欢离合,参悟之下心境并未静如止水,尚有无奈痛苦之潜流,色调黯然低沉。触景生情(先景后情)是诗人受到眼前的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王昌龄答案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答案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在那菊花初黄的时节,人到中年的诗人骑着马在山间小路穿行,他神态悠然,任凭马儿随意行走,尽兴地观赏着秋日黄昏山野的景色:时而倾听着回荡在众山沟里的秋声,时而观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时而又将视线投向那红似胭脂的棠梨落叶与洁白如雪的荞麦花……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思乡归隐之意.寓情于景指诗人的喜怒哀乐与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例如《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托物言志指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与咏怀合二为一。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答案这首诗写于高宗仪凤三年(678),此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就是言官),数次上书言天下大计,得罪了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此时,正值秋季,所以诗人有感而发,借蝉象征,用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达到了物我混融的艺术境界。借古讽今指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绣岭宫词李洞春日迟迟春草绿,夜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注:绣岭,长安著名风景区,专供唐明皇及其后妃玩乐之所。李洞,生活于晚唐,是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国是风雨飘摇,而僖宗荒淫嬉戏,贪残昏朽。1、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副怎样图景?2、赏析三四句答案描绘了春天来临,春光融融,春草繁盛,棠花开尽,随风飘零,无人欣赏的荒凉图景。:一。答案:写一位白发老翁唱太平曲,意在借古讽今。借开元盛世反衬僖宗的荒淫昏朽,表达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思慕,对危机深重,国势飘摇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从描写的对象分,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从描写的方式分,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描写用笔的粗细详略分,可分为白描和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包括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等;景物描写包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虚实相生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中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感情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诗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的?答案这首诗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动静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本词描写秋景用了哪些写景的方法?结合诗句分析。白描是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注重辞藻的修饰和渲染烘托,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本文表现农民悲苦命运的,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答案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农家望成的焦灼如焚,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及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种种事实,俱在其中,作者的忧民悯农之心亦跃然纸上。细节描写指能起到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烘托环境气氛的描写。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找出这首诗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答案夜半前席”是一个有趣的细节描写,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觉移坐席向前而就之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并且承转的艺术处理得到了落实,通过细节的“承”把文帝由“求”贤而“访”而“赞”的“重贤”云梯升到最高处而“转”,至篇末方知“虚前席”的“重贤”,并非为国计民生,汉代帝王虽能求贤却不知真贤。这个细节写得准确生动,言有尽而意无穷,成了全诗的枢纽,起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作用,加强了诗篇的讽刺意义,也有助于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反映唐代的社会现实——唐代帝王也正像汉文帝那样,表面似开明,实质昏聩无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和乐天春词》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骚头。找出这首诗的细节描写,结合全诗进行分析。前两句写女主人精心打扮,兴致勃勃地下楼,到了楼下,才感到庭院深深,满院春色只她一人,顿感寂寞无聊。三、四句写她走到中庭借数花朵以派遣愁思。也许人面桃花、人花难辩,再加上女主人愁思绵绵、痴立凝睇,以至于蜻蜓误以为她是花而飞停在玉搔头上。读者细想,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图呀!“蜻蜓飞上玉搔头”这个细节描写,真是神来之笔,使地全诗取景如画,新奇而又灵动!正侧结合正面描写指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李凭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首诗哪几句是正面描写?哪几句是侧面描写?点面结合面指的是对背景做粗线条的勾勒,点指的是在背景上作精妙的描画。点面结合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虚面上的实点,也可以是动面上的静点。《好事近》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答案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的交代,后用洗练的笔墨摹写了一个恬淡自适的渔父形象。而在静态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再见
本文标题:诗歌的表达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78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