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十六期--美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美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时间:2007年12月12下午2:00~5:00地点: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北京出版社新业务楼12层多功能厅主讲人:陈昕主评人:吴向、李栋、周登平主持人:程三国主办单位:中国发协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北京新六感出版创意与国民阅读促进中心网络支持:搜狐()人民网、新华网、新浪、和讯、中国新闻出版网、书业新闻网、爱读爱看、书业俱乐部、图书交易网、天涯出版业、墨客网、书房网、环球活动网网址:程三国(主持人):由北京新六感出版创意与国民阅读促进中心以及非工委举办的书业观察论坛第26期现在开始。今天的题目是《美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今天我们的主讲人是陈昕先生。大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方面,经常有两个国家被拿出来类比,一个就是美国,一个就是中国,因为美国是当今最强大的国家,是最大的市场,中国可以说是未来最强大的国家,是最大的潜在市场。所以在很多领域,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在互联网领域,在数字化领域就更是这样。而且只有为数不多的,非常少的例外--互联网领域好像只有一个例外的,就是阿里巴巴,据说是中国人领先美国的一个发展模式,而在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这方面,美国的很多方面在全球无疑是领先的,相对于中国,更不用说了。所以对于美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考察和研究,对于中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无疑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美国出版业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而且在很多方面,很多领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它到底商业模式上取得了哪些成功,它有哪些突破,有什么经验和教训,我想这对中国出版业在这方面探索的人,都是非常关心的。正巧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总裁陈昕先生,带着中国出版代表团对美国的出版业数字化的转型和进程做了特别全面深入的考察。而且基本上都是跟他们的高层进行深度的对话,这些集团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应该说是迄今为止,中美出版界之间就这个问题最重量级的、最全面深入的一次对谈和对话。我是很早就知道陈总的计划,约了这场论坛,我本人对这个论坛是充满期待,看来出版界的大家各位同仁也是一样充满期待。大家对这个问题都非常关注,都充满了期待。下面介绍演讲人,陈昕先生,我想作为一个成功的出版人、编辑人,我不用多说,做编辑、社长,做局长,做集团老总,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领先的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掌门人。说领先,主要无论是他的理念,他的运作,还有他的成绩方面,在各个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我每次介绍陈先生的时候,都要特别说一点,非常难得的就是作为一个这么大的出版集团的掌门人,他长期以来一直在致力于这个行业所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以及一些公共问题持续的关注和观察研究,我觉得这是对整个行业有非常重要的公共价值的。从我办商报的时候开始,十几年来一直这样,而且前不久的一次,观察研究的是关于中国出版业转型的方式。每一次都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出版业大家最关心的公共问题就是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是陈总最近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欢迎陈先生。我们今天三位主评人,也是出版业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高教出版社的副总编吴向先生。高教社大家都知道,前几年在数字化的两个层面,出版业的数字化管理方面,ERP这方面--应该是中国最大的一个ERP工程,还有高教社前几年一直提出来从内容向数字化平台资源这方面转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吴先生应该是这个方面的负责人。律商联讯的李栋先生,他可以说是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成功范例,最初在19世纪的巴特沃思出版社,到现在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供应商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周登平先生,方正阿帕比在线事业部的总经理,也是方正数字出版的负责人。我们知道,方正集团在中国出版数字化这方面的地位和它在将来出版数字化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下面首先有请陈先生为我们做主题演讲,大家欢迎。一样的斜坡,一样的爬涉——美国数字出版考察陈昕:各位同仁,下午好。首先我要感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吴雨初先生和新六感的程三国先生,邀请我到这么一个非常著名的一个论坛当中来汇报一下我了解的一些情况,给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感谢今天在座的同仁,来听我介绍这么一个小小的情况。另外,我这次到美国去,有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办事处的同志提供了很多方便,我想在这里也表示感谢。我肯定不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主要介绍一下美国数字出版的情况,在交流当中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我们可以讨论,我想今天更多的还是交流情况。上个月我受中宣部的委托,带了一行11个人的代表团到美国。我因为大概在90年代末考察过一次美国数字出版的情况,当时我的感觉也不是非常清晰,21世纪以后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美国的同行在这方面究竟进行到什么程度,各有各的说法,所以我想到实地感受一下,所以选择到不同类型的出版集团看看,像教育出版集团,还有培生等等,还有一些比较专业的集团,因为原来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基本上每年都要去一次,但是更多的谈的都是其他的问题,没有专门的跟他们讨论,所以也找了一些大众出版的集团。主要的是想去交流,所以我事先对每一个集团都发了十几道题目,希望能够围绕这些题我们开展一些讨论。当然,现在看来,去了以后,我觉得我出的这些题目可能过于理性化,过于从比较抽象的层面来看待一些问题。美国人不完全按照我的题目回答我的题,因为我觉得有些问题他们可能也没有思考过。所以更多的是即时的一些讨论,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然后考察一下他们是怎么想,包括怎么做的。中美数字出版:相近的认识一样的斜坡同样的热情与困惑主要的结论--我的一个感觉,在数字出版这么一个界面上,我们美国的同行跟我们碰到的是一样的问题,至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觉得是差不多的,有很多相同的认识和看法,当然在实际的进程当中,他们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等一会我会介绍。但是总体来讲,我想是一样的斜坡,一样的爬涉。在我们产业的转型面前是同样的热情,同样的困惑,而且这个斜坡是同样非常艰难的在爬涉,这是一个总的感觉。下面我想介绍一些问题,分几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个我想先给一个界定,关于数字出版的定义。到美国去和美国人讨论了,美国人也搞不清楚数字出版的定义究竟是什么,非常准确的定义我认为我们是理解透了,但是到美国去了九个单位,八个出版集团,一个是IT企业,跟他们谈,他们理解上都有不同的差异。所以我想在这里,说说也是我跟美国人在讨论的时候的界定。这个也不算是定义,但是我觉得至少是今天我们讨论数字出版一些最基本的特点,我们需要考虑到的。所谓数字出版,第一个就是具有数字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的特点。第二个是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刚刚程三国同志讲了,七十年代这个就做了,更多的是从电子出版的角度来讲,我们下来界定的还是在网络上运营--能够实现即时的互动,具有在线检索等功能,另外具有创造、合作、分享的特点。这个是今天数字出版最基本的,我们讲的未来一定是具备创造、合作、分享的特点的。第三是要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种个性化服务的需要。所谓大规模的定制,就是说,原来的定制是一种为一个人定制的,那是个性化的,不可能作为大规模的。这个界定完了以后,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这三条基本上可以概括--我们讲的东西是和传统的纸质的出版差异在哪里,共同的地方我就不讲了,主要讲差异在什么地方。主要围绕这些问题来讨论的,讨论人家的进程究竟在哪里。我讲了这三个观点以后,美国人基本上都同意的,就有了讨论的基础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共生的过渡期已经开启第一个我想讲一下美国数字化的进程到底是什么样的。照我刚才讲的特点来讲--国际化数字出版产业的进程大概是10年左右的时间,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数字化进入到今天来讲,对美国人意味着什么,对美国的传统出版人意味着什么?每一个出版集团,我都问他们怎么看待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我想这一条大家现在认识是共同的,就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快速的普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宣告印刷时代的结束,数字时代的开启,是伴随着一个纸质和电子,印刷与数字共生的一个过渡期。今天严格来讲,还是一个印刷的时代,如果从出版业的角度来讲,从产生收入的角度来讲,更大的份额还是一个印刷的时代。但是确实,传统的出版和数字出版共生的一个过渡期已经开启。在这个时期,数字出版和印刷出版当中的复杂的冲突、博弈、共生,考验着出版人的一种商业洞察力,战略的决断力和技术的行动力。所以我讲在传统出版人面前,他面临的是一道斜坡,这个斜坡究竟有多长,这个斜坡的坡度到底有多陡,我想很难说。我曾经去德国,德国的一个高级战略分析师,是哈佛大学原来的一个教授,现在德国工作。他大概描述了在过去10年时间和未来的20年当中可能发生的变化,他讲的是知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如何改进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剧烈转生,我们每个人都将由信息的接收者变成创造者,由倾听者变成多媒体的合成师,这将成为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特点。这是他给我介绍的,我觉得还有很有感触的。美国数字出版基础工作已经做了10年之久传统出版只是改变形态而非即将消失另外,在跟所有人的交流当中,都涉及这个过渡期的特点,新旧出版交织的关系,所有的传统出版人都不同意传统出版业终结的预言。我问一个副总裁这个问题,他非常斩钉截铁的跟我讲,传统出版不会消失,它只是改变形态。与其说人们喜欢技术,不如说人们喜欢读书本身。他也说到出版商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平台,平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这是这位副总裁跟我谈他的基本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我想美国人在这么一个过渡期,大概他们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看法就是这么一个看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传统的出版企业不重视数字化的这么一个进程,相反对整个数字技术的运用,对网络生存保持着高度的敏感,而且全力的推进数字化的进程。这是我看了八家出版集团,我觉得这是一个共同的地方,而且这个表现在基础性的工作上,作为美国来讲,向数字转型的基础性工作都已经做到了。严格来讲,今天的数字出版,我的一个结论就是,所有的全世界传统的出版人还在一条隧道中,在黑暗中摸索,今天还没有看到一丝曙光,很难下一个结论,但在摸索。但是美国人这个方向是看到了,所有的人都在做这么一些最基础的工作,这个就表现在:他们所有的文本数字化早已完成;企图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图书仓库;企图把所有出版的图书都转化成PDF的格式放在网络上;把期刊都放在网上;普遍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还有在线的编纂平台,在线的教育平台,以及各种各样的数字产品和工具。这个开发已经很多很多了,而且这个开发的历史有10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落后很多了。我们现在了解到了这个重要性,但是人家的基础工作已经做了10年了。但是如果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对于美国数字出版的转型,大概还要做一些分类的分析,才能够看到它的特点。从商业模式角度考虑进行的分类分析我觉得从运营的方式上,第一类就是网络营销。我这里分了三类,第一类叫做网络营销的作用,第二类叫做网络运营,第三类叫做网络的营销加网络的运营。网络营销做的最多的,或者说现在所有的出版企业都在做这个,利用网络来进行营销是所有的出版集团都在做的。但是对于大众出版集团来讲,目前做的工作主要是这一类的工作--就是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来推动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实现纸质图书和产品市场的扩容,达到业绩的提升、服务的改进和顾客满意度的提升,在这里网络是作为传统出版营销升级的工具的。我想到了HarperCollins,这家公司的总裁告诉我说,他们是在大众领域做的最好的,而且他告诉我,他们在建立数字仓库的时候,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两年时间当中,有30家IT跟它合作,而且华尔街日报当时还报道了这个消息,而且因为这个合作,他们还拥有了Newstandard10%的股权,而且他们还有英语、法语和中文等不同的语言。但是总的来讲,这个东西主要就是在他的网络上进行搜索,这个是最主要的目的。当然他的图书是分成不同的界面,可以让Google、雅虎和亚马逊进行检索,同时也可以让一般的读者到他这里来进行浏览。他的数字仓库到目前放了1万2千种图书,还不断的把老的图书放进
本文标题:第二十六期--美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2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