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附件1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操作规范(高级认证)-2-说明一、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32项。其中前4类为基础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二、关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3-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企业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五、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除认证标准第12、13、14、15、17、22、23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规范改进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根据企业规范改进情况,海关认定其是否通过认证。六、关于企业认证档案留存操作规范或者海关认证企业文件记录检查表中明确需要企业提供相关材料的,海关应留存书面或电子文档,存档期限为长期。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操作规范(高级认证)认证标准操作规范达标情况一、内部控制标准达标0部分达标-1不达标-2不适用-(一)组织机构控制1.内部组织架构(1)进出口业务、财务、内部监督等部门职责分工明确。要求企业提供公司组织架构图以及各部门职责分工的书面文件,核实进出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内部监督部门的具体职责,了解上述部门主管的姓名、职位等相关信息,并进行面谈了解部门职责分工执行情况。(2)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关务,对企业认证建立书面或者电子档案。要求企业提供公司管理层职责分工的书面文件,审核企业是否有高级管理人员负责海关事务,该高级管理人员的姓名、职位等相关信息,并进行面谈了解海关事务运行情况。要求企业提供企业认证的书面或者电子档案,并进行查阅。2.海关业务培训(1)企业应当建立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部培训制度。要求企业提供公司内部培训制度的书面文件,查阅是否有海关法律法规等内容。(2)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人员、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每年至少参加1次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部培训,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管理规定。要求企业提供公司内部培训记录,查阅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人员、负责海关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每年参加了1次以上的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部培训。与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人员、负责海关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面谈,检查其了解、掌握海关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特别是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相关情况。(二)进出口业3.单证控制具备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制度或者程序。要求企业提供含有公司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制度或者程序的书面文件。-5-务控制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申报前或者委托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进出口单证涉及的价格、归类、原产地、数量、品名、规格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内部复核。要求企业提供负责进出口单证内部复核的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名单,并与部门主管或者岗位人员进行面谈,了解进出口单证内部复核的内容,是否包含了价格(合同、发票、收付汇凭证等其他商业单证中涉及成交价格的构成和调整项目的内容,不应存在漏报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归类(是否为税则、税则注释、本国子目注释、归类决定列名以及特定当事人做过预归类决定的事项)、原产地、数量、品名、规格、规范申报要素等内容;了解内部复核流程,是否与书面文件相符。抽查10份以上的进出口单证(不足10份的,全部查看),审核是否有效执行内部复核程序。必要时,验证其复核的准确性。报关企业:代理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委托人提供的监管证件、商业单据、进出口单证等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合理审查。要求企业提供负责代理申报前合理审查的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名单,并与部门主管或者岗位人员进行面谈,了解在代理申报前审查的资料是否包含了许可证件、商业单据、进出口单证等资料;了解审查程序,是否与书面文件相符。抽查10份以上的进出口单证(不足10份的,全部查看),审核是否有效执行合理审查程序。必要时,验证其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物流企业: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转关单(载货清单)等物流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进行复核。要求企业提供负责复核的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名单,并与部门主管或者岗位人员进行面谈,了解在传输前复核的信息,了解复核程序,是否与书面文件相符。抽查10份以上的舱单、载货清单(不足10份的,全部查看),审核是否有效执行复核程序。必要时,验证其复核的准确性、一致性。4.单证保管(1)按海关要求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保存的进出口纸质和电子报关单证、物流信息档案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要求企业提供公司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的书面文件。抽查10份以上的进出口单证(不足10份的,全部查看),审核是否有效执行管理制度,是否按海关要求保存进出口单证。(2)妥善保管报关专用印章,以及海关核发的证书、法律文书。要求企业提供公司的报关专用章,抽查3份以上(不足3份的,全部查看)海关核发的证书、法律文书,审核是否妥善保管。-6-5.进出口活动进出口业务管理流程设置合理、完备,涉及的货物流、单证流、信息流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经抽查,未发现有不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形。要求企业提供公司货物流、单证流、信息流的流程控制的书面文件。从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系统查询企业具体的进出口活动包括哪些项目,逐项进行审核。▲一般贸易:抽查10份以上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单证(不足10份的,全部查看),核实所涉及货物在价格(未发现有低报价格、漏报特许权使用费、运保费等)、归类(未发现税则、税则注释、本国子目注释、归类决定列名以及特定当事人做过预归类决定的事项申报错误)、原产地、数量、品名、规格等方面是否有不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形,以及所涉及货物是否存在漏报特许权使用费、买卖双方特殊关系影响成交价格,以及其他价格调整因素的情形。▲加工贸易及保税进出口:根据企业加工贸易手册类型实施检查。使用电子E账册的企业,检查海关加贸部门最近一次对该企业的核查记录,查看核查记录对该企业所涉及的料件进口、单耗管理、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库存盘点、成品复出口、内销处置等环节是否有不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形。并抽查3票进出口记录,核实企业加贸业务管理是否按照流程规定执行。使用电子手册的企业,检查企业加贸业务管理是否按照流程规定执行。抽查1个已结手册的执行情况是否有不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形,抽查1个正在执行未结的手册,检查1票业务的执行情况,核实企业加贸业务管理是否按照流程规定执行。▲减免税货物(含不作价设备):检查企业减免税货物管理制度及实际管理清单,在海关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核对。并抽查10件以上的减免税货物(含不作价设备)(不足10件的,全部查看),核实所涉及货物的使用和处置是否有不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形。▲保税物流及免税品销售:检查企业保税物流及免税品销售管理-7-制度及实际管理流程,核对企业保税物流及免税品销售实际执行情况,并抽查10件以上的保税物流及免税品销售的实际情况(不足10件的,全部检查),核实所涉及货物或者物品是否有不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形。▲其他贸易方式货物进出口(以上四类除外):抽查10份以上其他贸易方式货物进出口单证,核实所涉及货物或者物品是否有不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形。(三)内部审计控制6.内审制度(1)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岗位,或者聘请外部专职人员独立对进出口业务等实施内部审计。要求企业提供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书面文件,审核企业是否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岗位人员,或者聘请外部专职人员独立对进出口业务等实施内部审计并有效执行该制度。判断是否有效执行该制度,主要看企业是否针对标准第5项“进出口活动”中的相关事项进行了审计,如:一般贸易是否按照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要求进行申报,涉及知识产权、特许权使用费等的是否按照规定申报,是否按照规定委托或者接受委托申报等;加工贸易是否按照规定办理备案、核销、处置保税货物等;保税物流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仓储、运输等;减免税货物是否按照海关规定使用或进行处置等。此外,对于已经是认证企业的,还应对是否持续符合海关认证企业标准进行审计。(2)每年至少内审1次,建立内审书面或者电子档案。要求企业提供公司内部审计档案,审核是否每年至少内审1次。7.责任追究(1)建立对进出口业务发现问题或者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要求企业提供公司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的书面文件,查阅是否有对进出口业务发现的问题或者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内容。与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企业是否有效执行上述制度或者措施。查阅企业以往对进出口业务发现的问题或者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书面记录,审核是否与书面文件相符。-8-(2)建立对企业人员和报关人员私揽货物报关、假借海关名义牟利、向海关人员行贿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要求企业提供公司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的书面文件,查阅是否有对企业人员和报关人员私揽货物报关、假借海关名义牟利、向海关人员行贿等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内容。与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企业是否有效执行上述制度或者措施。查阅企业以往对企业人员和报关人员私揽货物报关、假借海关名义牟利、向海关人员行贿等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书面记录,审核是否与书面文件相符。8.改进机制(1)建立改进制度或者措施。要求企业提供公司改进制度或者措施的书面文件,查阅是否有规定由负责海关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负责海关要求改进事项的具体改进实施等内容。(2)对海关要求的规范改进事项,应由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负责具体规范改进实施。与负责海关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企业以往是否有海关要求规范改进的情事,并查阅规范改进的书面记录,审核是否与书面文件相符。(四)信息系统控制9.信息系统具备真实、准确、完整、有效记录企业生产经营、进出口或者代理报关活动的信息系统,特别是财务控制、关务、物流控制等功能模块有效运行。了解企业是否有信息系统,系统是否记录了企业生产经营、进出口或者代理报关活动。系统是否有财务控制和关务物流控制模块。审核信息系统中上述功能模块是否有效运行。10.数据管理(1)生产经营数据以及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录入系统。系统数据自进出口货物办结海关手续之日起保存3年以上。要求企业演示如何通过系统进行生产经营数据以及与进出口活动有关数据的录入等操作。核实系统数据保存年限,以及是否符合海关管理要求。(新注册企业未满1年可以申请高级认证,则核查企业从海关注册之日至申请认证期间的企业数据)。(2)进出口或者代理报关活动等主要环节在系统中能够实现流程检索、跟踪。抽核10份以上的进出口单证(不足10份的,全部查看),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审核系统中数据流程检索、跟踪等应用是否符合海关要求。11.信息安全(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信息系统安全,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要求企业提供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书面文件。查阅企业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的培训书面记录。与员工进行面谈,检查其了解相关制度情况。审核是否有效执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9-(2)有专门程序或者制度,识别信息系统的非正常使用,包括非法入侵信息系统,篡改或者更改业
本文标题:高级认证操作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4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