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6-1、辩题关键词、辩论的准备、辩题的分析
辩题分类-辩论准备辩题关键词及分析辩题关键词的界定一、辩题分类1、分类(一)2、分类(二)3、分类(三)二、辩论赛的准备1、辩论赛准备七天法(形式)2、准备方法中的内涵三、辩论观点的关键词及分析一、分类(一)十四类分类(一)1、是非辩题离婚率上升是社会文明的表现2、比较辩题事业比爱情更重要3、利弊辩题电脑带给人类的是福音4、可否辩题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5、可能辩题生态危机可能导致人类灭亡6、前提辩题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7、应该辩题愚公应该搬家8、先后辩题德为才先9、轻重辩题人类社会应该重义轻利10、对立辩题不破不立11、主次辩题学生以学习知识为主12、必然辩题效率必然牺牲平等13、必要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14、大小辩题义大于利分类(二)第一,等同型。“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第二,归属型。“艾滋病是医学问题”第三,条件型。“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第四,必然型。“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文化上的繁荣”第五,利弊型。“大学生自主择业利在于弊”“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第六,可能型。“21世纪将是华人的世纪”分类(三)比较型辩题判断型辩题目1、判断型辩题离婚率上升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电脑带给人类的是福音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生态危机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愚公应该搬家德为才先人类社会应该重义轻利不破不立学生以学习知识为主效率必然牺牲平等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2、比较型辩题目义大于利事业比爱情更重要二、辩论赛的准备1、辩论赛准备七天法----侧重在表现形式上第一天:轮流发言---吵架.拿到辩题先不要想别的以第一感觉为准,从个人的观点出发阐述自己的想法.不一定非得是站在哪一方的,怎么想的怎么说。最好能分成两派形成争论。争取每人发言,边发言边记录。(以问题和答案的形式)第二天:立论.沉淀、提炼前一天讨论出的观点,同时加入一些经过一晚上冷静思考的产物。逻辑脉络上形成“底限”。而前一天的争论,又可以告诉我们,有哪些关键理论不能松口,一旦被突破就会导致全线溃败。第三天:继续吵架.比第一天的更理性更深入也更有针对性,是在底限之上,围绕主线展开的,为避免思维混乱,不提倡模拟辩论,尤其反对辩手站到对方论点上思考对方的逻辑。因为此时辩手的思维不宜左右摇摆,否则自己先乱套了。一辩初稿出炉。注意,一辩稿要似有似无,好象说了什么,又好象什么也没说。让对方摸不到我们的逻辑,不知道我们想要打哪里,更不知道我们怕哪里。第四第五天:赛前准备,还是吵架这两天的吵架又不同于以往了,以前一天的讨论为基础,确定主攻方向,主攻理论,确立主要战场,确定作战计划,分析材料,筛选例子,诗词等等。更有了一些针对性和业务性。应该在经验略丰富的辩手指导和参与下进行。第六天:吵完了,理论回顾。连吵了几天,今天冷静一下,看看我们的主线还有没有什么漏洞,还有什么可加强的地方,看看是不是有血有肉了——也就是手头的资料是不是足以支撑观点。然后二,三辩就盘问问题,盘问小结进行准备,四辩开始写结辩陈词第七天:定稿,最后准备所有文字稿全部定稿,全队讨论。就比赛细节进行讨论。如果有余力有空闲,还可以研究一两个逻辑“炸弹”,用来比赛时加强效果这一天的准备最轻松也最不轻松,轻松的是心态,工作可是很重要的轻松不得二、辩论赛准备方法2、准备方法中的内涵观点的准备流程一、理解(或创造)所持立场的意义(就是为什么论辩该辩题)目的是使自己的论证是一个闭合论证,是一个这样的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诠释关键词,模糊地确定一个初步底限(中心论点)三、根据初步底限精炼(或者筛选)支撑的例子四、设置问题(连环问题)注意:根据辩题的不同,以上四个步骤不是绝对的有这样先后的顺序辩论赛的准备要做的(也是最费神的)1、找意义—为自己立场找一个辩护的理由2、解释关键词3、确定底限并不断完善底限4、根据底限精炼支撑的例子5、设置问题(连环问题)(例:人心可测/人心叵测)注:“关键词的解释”和“底限的设置”是一对孪生兄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连环问题正:有为才有位反:有位才有为反方的设置:有位才有为1、位—实质的位置,心中的正确定位正:请问对方辩友,你方的立场是什么呢?反:有为才有位正:好的,经过我们的精心准备原有立场时,但现在我们交换立场,你方认为还能给下面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辩论吗?A---反:不能正:是的,不能,因为已经不是之前自我定位的真正位置,所以不能有所作为,谢谢对方证明我方观点。B---反:能正方:那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作为交换立场后的你们是要论证有位才有为,请问最大的理由是什么?A---反:(沉默)正:对方又说能打得精彩,却说不出最基本的理由,自相矛盾,不还是说明我方观点。B---反:(一下子说出来了)正:谢谢对方辩友承认我方的观点。三、辩论观点的关键词及分析通过一辩在开篇呈词的时候进行定义。但不是把一切都和盘托出,他(她)的任务应是双重的。1、既要说出什么2、又必须隐藏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不对概念下定义,而是采用描述的方法。所谓“描述”,也就是不进行概括和规范,不揭示概念之本质涵义,只是从现象上对概念进行描述,甚至是同义反复的描述。Example1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什么是“温饱”?在这种状态下,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无衣食之困上面的解释存在问题问题在于在这种状态下,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无衣食之困A、对方马上就可以追问我:“你的‘社会’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指一个团体、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B、“你的‘大部分人’的含义是什么?是人口的60%、70%还是80%?”对这些问题,假如我继续回答,就会暴露出许多新问题,从而完全陷入被动应对的局面。也就是说给自己增加了很多论证环节。“温饱”比较恰当的定义--温饱就是饱食暖衣example2新闻是否需要监督什么是“监督”?除开主题的人对标的主体的监管督促以上观点有问题Example2新闻是否需要监督以“除开被监管的主体的其他对标的主体的监管督促”这样的解释就会导致将“自我监督”排除在外了,立论空间缩小。在“需要监督”一方,解释“监督”为“监管督促”就不受主体范围限制,可以包括“自我监督”、“外部监督”。(西南政法大学的理论方案—“需要内部监督”)总结:同义反复的描述法定义不进行概括和规范,不揭示概念之本质涵义,只是从现象上对概念进行描述,甚至是同义反复的描述。例子A、“温饱”-----饱食暖衣B、“监督”------监管督促其他类似的“描述”定义法--打比喻游戏--?注意:对待对象的不同可以进行不一样的解释。对象:小朋友、体育爱好者、花花公子总之,就是多用描述,多用比喻。特殊时规范的下定义是有必要的不是每一次的辩题当中的关键词,描述和比喻都可以适用的,这种情况就需要”规范“去定义了。例如:“恶”(人性本善)---“人的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的扩展”。五、关键词的理解及辩题的分析正:知足常乐反:知足未必常乐从辩题上看哪一个占优势?初步思考-----双方论证的任务:正方要论证知足就一定常乐反方不必论证知足不常乐,只要论证知足未必常乐即可,反方占优势进一步分析-----正方举再多知足常乐例子,反方都不用反驳,只要反方举一个知足不常乐例子,能够成立,正方就输。先考虑正方该怎么办?1、了解词源-----“知足者常乐”一语,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有一客观的认识,从各方面感到满足而又无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奢望,并能始终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安定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注意原来的本意)正方战术:1、正方不能让反方举出这样一个例子。2、正方主动要求反方举例3、反方要举出一个知足而不常乐的人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容易被我们说这个人不知足一类的。(说明对方举的例子与辩题无关)4、分析反方的战术:反方有可能有两条路线用来攻击我们的A、一个人知足的时候是快乐的,因为知足本身就是感到幸福和满足,是一种快乐的心态,这个上面反方不好做文章。B、反方要做文章只有是在外界影响下不快乐,那么正方就要想办法反驳这种情况。5、对症下药:正方决定抠“知足的时刻必乐”,这样有着知足的人生态度,就会有着很多知足的时刻从而导致常乐。正方具体作战方式一辩要说一些价值层面的东西迷惑对方二辩则举例说明,由于对方没有必要反驳我方的例子,例子不难找。三辩就说明“今天我方要论证的是知足一定常乐,而对方辩友要论证的是知足未必常乐,因此对方辩友只要举出一个有着知足的人生态度却不能常乐的例子,我方就认输,请对方辩友举出这样一个例子”。(以退为进)实际交锋反方:丈夫得到10元钱,很知足,可是他妻子不高兴,于是唠叨他,于是他不快乐——知足不乐正方:他拿到10元钱的时候知足了,那一时刻是快乐的,而他的不快乐是因为对他妻子的唠叨这种环境不知足,不满意。反方:因为妻子的唠叨是由于丈夫的知足于10元钱,而给丈夫带来不快乐,所以丈夫的不快乐是由于他的知足带来的。正方:丈夫的知足和他的不快乐是有联系的,可是有联系不等于因果联系。(不是必然的因果联系)反方战术:注意知足常乐中的“常”字。“常”不是“恒”、“长”、“始终”的意思,常是“频繁”的意思。既然是频繁,总有间隙,有间隙,就是未必,有例外。所以,我不用举例,从字面意思就能说明知足未必乐!因为正文自己的观点中已经包含了这个意思。“知足未必常乐”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永远证明不了。因为“未必”是说有例外,而“常乐”本身就允许有例外。反方等于是要去证明某种例外情况是有例外的,这怎么可能呢?
本文标题:6-1、辩题关键词、辩论的准备、辩题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4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