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广西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2012年
1广西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以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商品结构、区域贸易等角度进行说明,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并对广西外贸的发展作客观评价。关键词:广西对外贸易贸易结构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猛,外贸的经济地位稳定上升,增强外贸实力已经渐渐成为一国或地区发展经济、增进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广西大量引进外资,拓展对外贸易,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外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广西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潮下,广西也必须要思考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广西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质量直接决定了广西的经济发展。一、广西对外贸易现状1、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一般将出口商品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据《广西数据年鉴》显示,2010年广西对外贸易中,农副土特产品进口额占总额44%,占出口总额6%;工业制品进口额占总额40%,出口占总额41.17%,其中家电等电子产品仅占总额1.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西的出口商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而且出口增长仍旧主要依靠数量扩张,整体竞争力低下。2、区域对外贸易结构现状2010年广西外贸第一大城市为崇左市,进出口贸易额为33.4亿美元,增长率为30.3%,占广西外贸总额的21.1%。其中,出口贸易第一大城市为崇左市,出口贸易金额34.2亿美元,所占比重为35.5%;第一大进口城市为柳州市22亿美元,所占比重为27.1%。广西北部四个城市(南北钦防)进出口贸易额为77.9亿美元,占广西外贸总额的44.0%。广西共包括14个地级市,从对外贸易的相对份额来看,以发展工业的柳州、轻工为主的崇左等占据了比较大的份额,而北部湾四城发展也较为迅速,但个体实力仍有待加强,来宾、河池等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发展空间有待开发。由此可见,区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现状明显,各区域对外贸易能力差距也十分突出。23、对外贸易中的方式结构据《广西数据年鉴》显示,2010年对外进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占进口总值74%,加工贸易占进口总值0.6%,边境小额贸易占进口总值11%;在对外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占出口总额48%,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12.6%,边境小额贸易占出口总额34.5%。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广西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具有以下特点:一般贸易仍是广西进出口的主导方式;加工贸易所占比例偏低,近年甚至出现降低趋势;进口比出口更集中于一般贸易,而在出口中,小额边境贸易占了挺大一部分比例,说明广西边贸中零散户比较多。4、对外贸易中的主体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外贸格局明显变化,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外贸行业。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进口贸易中以国企和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为主,出口贸易中以私营企业、外资也企业为主。出口贸易极大的集中于私营企业,这也说明了我区外贸上的结构不合理,易受到冲击,安全系数低。二、广西外贸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决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这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广西出口的比较优势。广西出口近年发展较快,但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传统型行业,普遍存在布局混乱、结构相似、高科技含量低的硬伤;技术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少,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科技创新投入欠缺,这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巨大差距。即使是出口的机电产品大多数仍属单价低、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性工业制成品,容易受到国际汇率、国际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加工贸易规模小、比重低,发展滞后。目前广西仍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的发展程度明显滞后,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与国内表1:各类企业占进出口总额比例项目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其它进口33.48%35.60%0.59%30.31%0.02%出口13.12%21.15%1.79%63.91%0.03%3发达省市差距更是巨大。目前,广西加工贸易尚处于初级阶段,处于原材料利用型、低技术型、劳动密集型阶段。3、各市外贸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大。广西区内各城市发展部均衡,同时对外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外贸规模相差悬殊的状况不利于广西外贸的均衡、持续发展,增加了对外经济的不稳定性。同时,进出口市场集中度高,存在较大风险。广西对外贸易流向主要集中在东盟、欧盟和美洲,而对东盟的贸易又严重依赖于越南。这一方面增加了对外贸易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又削弱了其灵活性和竞争力。通过数据发现,广西进出口市场存在较明显的错位现象。长期以来,广西进出口贸易发展以亚洲地区为主。2010年广西与第一大伙伴亚洲地区的双边贸易额为103.9亿美元,所占比例达58.7%。其中,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达65.3亿美元,占亚洲地区比例为62.8%,2010年广西出口贸易的第一大伙伴为越南,双边贸易额为40.8亿美元;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为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为10.7亿美元。广西对外贸易进出口国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化,这会给广西的外贸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4、外贸规模和增长速度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外贸依存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在对外贸易中广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尚不够突出,还存在较大的提升余地;另一方面与全国相比,广西的对外贸易发展可能更多地依靠劳动和资本投入来推动,而全要素生产率如科技进步、制度创新等对外贸增长的贡献份额不高。由于广西的传统要素相对丰裕,而现代要素相对稀缺,这一要素禀赋决定了广西更多的是依靠劳动等传统要素来参与国际贸易分工,而较少依靠技术等现代要素,从而形成广西外贸增长方式的集约化水平较低的现状。5、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竞争力不强。广西的主导出口产品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也主要是资源型和劳动密集产品,很多出口企业仍靠低价而不是品质和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导致外贸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广西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广西依靠资源、廉价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和出口商品的薄利多销来维持对外贸易的增长会面临着多方面的刚性制约,致使广西出口收益不高、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增多,容易陷入“比较利益陷阱”。4三、转变外贸经济增长对策1、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广西的经济结构存在众多问题,商品结构以低端电子产品、初加工农产品、资源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发展空间有限,浪费现象和低效率问题突出,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农业以人力劳动为主,贡献度不高。所以广西要发展对外贸易,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工业增值创造能力,将工业与信息化相结合,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手段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农业最大限度实现机械化,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并且稳定好区内物价。南宁、北海等则是服务业发展的比较好,可以继续发展,尤其是南宁务必利用好东盟契机,扩大自身的影响力。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过去为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但现如今对环境的要求、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力成本的上升,都决定我们必须改变发展方式。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中,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成套机械设备制造业等将在广西产业及广西外贸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和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六个行业,培育和扶持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工程化成果的产业,支持拥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幼稚产业和具有广泛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如半导体、生物技术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促使广西战略性产业迅速成长,增强国际竞争力,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企业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方向发展。同时,提高配套率和出口产品附加值,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使外贸增长方式从高投入支撑的投资驱动型向以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为主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型推动。3、加强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培育品牌效应。政府方面:首先,对名牌产品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对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并有国际市场前景的名牌产品,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对广西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要在各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企业方面:○1首先,注重品牌建设。广西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既有资金短缺方面的原因也有经营观念落后的因素。因此,应充分利用博览会、新闻媒介等形式加强海外宣传,扩大广西名牌产品在世界上的知名度。○2其次,走出国门开创中国产品国际名牌。广西企业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5为契机,加快走出去,创造国外的本土化品牌,主动到东盟各成员国去设立工厂,实现人力资源、产品设计、营销的本土化,广泛采用本地化的销售方式、销售网络,推出适应当地需求的产品品牌,打造出广西企业的国际名牌,提升全球化市场经营的竞争力。4、加强贸易融资,对优势产品出口提供政策性财政金融支持。首先,在财政政策方面,应转变支持的重心,将过去侧重于直接出口补贴前移到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企业资金困难,或后移到市场开发、品牌推广等方面。重点支持出口企业的研发、技术改造、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境外设立投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以“走出去”带动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外资,加快现金流动周转率。其次,加强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出口风险。增加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进一步鼓励各类外经贸企业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增强企业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同时从风险分析和评估、承保、理赔等环节进行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强化机构职能,提高工作效率。5、改善教育环境,培育新型人才。广西作为发展比较滞后的区域,教育上一直不被重视,人材培养一直处于弱势区域,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都相对保守,不利于新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材的培养。而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作用,知识的创新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广西不止缺钱,更缺人,人力资源没落实,空谈发展是不可能的。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真正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杜绝学校乱收费现象,加强学生读书求知的欲望,为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跟进国家的教育改革计划,科学教育,高效教育,创新教育。四、结语--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前景展望经过几年的摸索改革,广西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从2009-2011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劲头十足,对外贸易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扩展,广西优越的地理位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偏向是广西发展的良好凭借,如今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无形中树立了广西一定的地位,而中央对广西也日愈重视,这些都是之前广西发展所没有的优势,所以说广西对外发展的前景还是很好的。[参考文献][1]陆耀新.从对外贸易看广西区域经济发展[J].SpecialZoneEconomy特区经济2004,(07)6[2]官锡强.广西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及对策分稀[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3]李柏敏.广西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贸论坛,2011,(06).[4]黄晓虹,官锡强.广西对外贸易战略的转换与外贸结构的调整[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1)[5]宋海平,高晓瑾.广西发展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科技经济市场,2010,(10)7
本文标题:广西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2012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5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