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讀書心得:《被討厭的勇氣》心輔3邵越洋A1288370在我不瞭解個體心理學的時候,我心中一直覺得,心理學正統應該是精神分析,這是一個起點;認知行為是用實驗和理論去補精神分析不能涉及的領域;而個人心理學這些都是有點哲學和性善的辯論,有些理想主義。但是當我讀過這本書之後,對阿德勒才有更多的認識。雖然說不至於肯定他的學說,但是很多觀點對我來說還是大有啟發的,比如:目的論、情緒工具論、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煩惱全來源於人際、自卑與追求卓越、自卑情節與藉口、把不幸當武器、課題分離……等,這些都是一言難盡的收穫。而這些啟發也隨著書本頁面的翻閱,展現出許多生活場景,栩栩如生,書本即生活。第一個由書本讓我聯想起生活的就是“被討厭”。我們一直在追求在人群中被喜歡,但是忽略了“被討厭”的重要性。但是我聯想到我的經歷,就會覺得,“被討厭”一直都貫穿在我們的經歷裡面。而且它的用處不僅僅是讓我們學會做自己,讓我們敢於接納真實的自己,而且它會讓我們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討厭”和“喜歡”本來就是相對的概念,“被別人討厭”必定表示著被另外一群人喜歡,而恰恰是這一群人,反而是合群的。簡而言之,“被討厭”反而會讓我的朋友圈得到過濾,剩下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從我自己自小的交際中發現,我自認為一直以來在學校中都是有不錯人緣的,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得到所有人的喜歡,反而我在每一個階段的學校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得罪一些人,有些甚至只是我單純不喜歡他,就去得罪他,這與一貫的與人為善並不一致,但是效果卻還不錯,我不會缺乏朋友,而且我的朋友們不會因為性格習慣不合而勉強在一起(不合的都被我們得罪出去了),我們都“臭味相投”,可以說,我們都被同一種人“討厭”和“喜歡”著。相同的,聯想到以後要走入社會和職場,我想也許融入大團體的最好方法不是做一個鄉願,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樹敵”,有了這一種與人為敵的勇氣,反而會讓我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感覺到自由,而且會讓我在樹敵中找到合群的人,很快融入到自己需要的團隊中。雖然這本書中不提倡我們以“融入”為目的,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新的思考。除此之外,讓我感觸比較大的就是課題分離的引伸議題。書中的觀點很清楚,在父母與孩子之間要有距離,說的明瞭就是要課題分離,有些事情不是家長關注的,就不要去涉足孩子的區域,否則就是自私與不假思索地侵略,是一種不地道的行為。但是這明顯不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在我身上也有這樣的案例,我爸爸很明確地表示過,兒子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不然他要這個兒子來幹什麼?我聽到他這樣說,我的第一反應的確是他很自私,他把兒子當成他的個人財產了。而且本來也許我內心還想對父母有些歸從,但是被他這麼一說,我反而更想逃離。可站在傳統教育的角度來看,家長有這種想法其實是正常的。而且在我們一直的教育中,養兒防老之類的話都是在反對“課題分離”這個觀點。上封為聖人的孔子也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森嚴的等級觀念,這分明是給“課題分離”觀點打臉了。既然孔聖人都一直教管我們要從父,何來“分離”。因此這裡有一個悖論,在西方心理學影響東方傳統文化的時候,必然出現這樣的碰撞。西方崇尚個體的論調在東方文化下並不適從。就如同“課題分離”在父子管教的層面上,說的好聽可能是保持管教的距離,讓孩子自我決定,擁有自由的人生……但是要往難聽了說,就是大逆不道、崇洋媚外、大不孝……可是站在逐漸接受西方風潮影響,和逐漸重視自我價值的新生代年輕人來說,更多的可能會站出來肯定“課題分離”這樣的論調,只是要如何與老一輩的傳統勢力去探討,去爭取一個共識,去給傳統意識一個體面的臺階,可能就是我們年輕人需要努力的地方,往大了說,這也是西方思想如何融入到東方教育需要做出的辯證。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70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