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防弹衣及防弹用复合材料
防弹衣及防弹用复合材料作者:王浩作者单位:解放军军需大学刊名:高科技纤维与应用英文刊名:HI-TECHFIBER&APPLICATION年,卷(期):2001,26(5)被引用次数:6次参考文献(11条)1.战登瑞军用防护服及其织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998(06)2.周秀会防弹衣的发展与现状1996(06)3.胡晓兰.王东.石毓炎用于人体防护装甲的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期刊论文]-纤维复合材料2000(02)4.TASSINARIAdvancesinmilitaryprotectiveclothing1991(03)5.CUNNIFFAnanalysisofthesystemeffectsinnonwovenfabricsunderballisticImpact1991(04)6.WILDEPhotographicinvestigationofhighspeedimpactonnylonfabric7.陈利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防弹材料上的应用1995(06)8.Montgomery,AD-A0903909.Morrison,AD-A20602010.查看详情11.LEEB.L.SONGJ.WFailureofspectrareg,polyethylenefiber-reinforcedcompositesunderballisticimpactIoading1994(13)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苟圆.华坚防弹纤维及其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2004本文以防弹衣的要求为基础,探讨了防弹纤维及其织物和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特点,讨论了各种防弹材料的防弹机理、防弹衣的应用、发展前景以及新型防弹衣的现状.2.期刊论文陈晓.周宏.王西亭叠层靶板的弹道侵彻数值仿真-兵工学报2004,25(3)结合v50弹击实验和侵彻形貌及纤维断口分析,本文采用非线性动态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5.6.1仿真了几种复合材料防弹靶板的抗弹道侵彻过程,弹头采用标准1.1g模拟弹片.进而分析了靶板在此类弹击下的破坏机理和吸能方式,定性地对靶板的选材、铺层顺序、层数和制造工艺等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是沿靶板厚向应采用非均匀的三段式结构和工艺,从而有望为军盔、防弹衣等防护装备提高防弹性能提供帮助.3.会议论文施楣梧防弹复合材料的纤维力学性能要求和蜘蛛丝的力学性能分析2004本文在分析复合材料防弹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防弹复合材料所采用纤维的力学性能要求,在对比高强高模纤维与蜘蛛丝的性能差异的基础上,指出蜘蛛丝目前尚不可能应用于防弹衣等防弹装甲材料。4.学位论文李彦防B-2型防弹衣防弹性能的仿真研究2005本文运用理论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抗弹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材料入手,对软式复合材料防弹服用树脂,增强材料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不同的材料类型(聚乙烯,橡胶,和双马来酰亚胺体系)、不同纤维(KEVLAR纤维,TWARON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并通过实验,重点说明了TWARON纤维的动态力学性质。通过对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的研究,指出了材料中纤维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材料的吸能性,只有当纤维含量适当时,材料的防弹吸能性能才能达到最好。简要介绍了防弹衣的评价标准。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防弹材料TWARON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对其在受子弹撞击过程中的应力,变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说明了不同的边界条件对防弹性能的影响.最后评估了此型防弹衣的防弹性能。5.期刊论文孟庆杰.张兴祥静电法超细纤维的性能与应用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0(6)静电纺丝即是高聚物熔体或溶液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连续生成直径在亚微米级的超细纤维过程.文中扼要地介绍了静电法超细纤维的生产原理、设备、生产过程及近几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的各种产品(主要包括聚环氧乙烷、聚酰胺、聚酯、聚乙炔、聚苯胺、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并指出了静电纺超细纤维新的应用领域(如过滤膜、复合材料增强体、防弹衣等);最后对静电纺超细纤维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6.期刊论文孙永泰动物与军事发明-科学大观园2003,(7)蜘蛛网与铠甲生物学家经过对蜘蛛丝的研究发现,其强度相当于同等体积钢丝的五倍.受此启示,英国剑桥PA技术公司试制成像蜘蛛网丝一样的高强度纤维.利用纺织技术把这种纤维加以编织或者做成复合材料,可用来做防弹衣、防弹车、坦克车、装甲车等的结构材料.穿上这种铠甲,既减轻重量,经久耐用,又能提高其性能.7.期刊论文朱海东动物奥秘与军事仿生-科学24小时2002,(9)世界上有许多军事发明,都是科学家在探索动物奥秘中得到启迪而发明的.蜘蛛和装甲生物学家通过对蜘蛛丝的研究,发现其强度相当于同等直径的钢丝的5倍.受此启示,英国剑桥一所技术公司试制成犹如蜘蛛丝一样的高强度纤维.利用纺织技术把这种纤维加以纺织或者做成复合材料,可以用来作防弹衣、防弹车、坦克装甲车等的结构材料.8.期刊论文顾伯洪织物弹道贯穿性能分析计算-复合材料学报2002,19(6)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由于轻质和高冲击损伤容限而在防弹装甲设计及制造中逐渐得到应用,如人体防弹衣和车辆防护装甲.但是尚无较好的方法直接计算复合材料防弹特性,其中困难在于复合材料弹道冲击过程中的应变率效应和冲击破坏机理至今没有被揭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建立复合材料增强相(即织物)防弹特性计算方法.提出基于纤维力学性质应变率效应的织物弹道冲击破坏分析模型,计算不同面密度织物靶体在弹道贯穿过程中的弹体剩余速度,由此反映靶体防弹特性.用本文中提出的简单算法预测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在靶体厚度不大时极为接近,而且也有可能将其扩展到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防弹性质的计算.9.学位论文霍刚Al,2O,3/TFRP的工程化实验与B,4C/DFRP的初步研究199810.会议论文王肖钧.许沐华.张刚明纤维增强复合靶侵彻贯穿过程的数值计算2000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高、抗腐蚀性好等多方面的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于民用工程和军事装备上.各类防护装甲,轻型武器和装备、防弹衣、导弹和飞行器构件都普遍采用这种新型材料.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侵彻贯穿性能,在军事上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着长远的应用前景.数值计算是长杆弹侵彻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不但可以提供足够多的数据以理论分析使用,还可以逼真地再现侵彻贯穿的整个过程.长杆弹侵彻厚靶的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大多集中于均质金属靶板,有关非均质复合材料靶板方面的工作还很少,因此开展长杆弹侵彻纤维增强复合靶的数值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引证文献(6条)1.左向春.方心灵.张艳鹏个体防护用无纬布材料发展现状[期刊论文]-警察技术2009(5)2.王来力高性能防护服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9(3)3.刘伟伟.张维.崔淑玲高性能纤维的结构及其在防弹领域的应用[期刊论文]-广西纺织科技2009(3)4.廖子龙芳纶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结构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8(4)5.李思辉.张慧萍.晏雄声发射技术在防弹用复合材料检测上的应用[期刊论文]-纺织科技进展2007(2)6.谢霞.姜亚明.邱冠雄军事用纺织品的应用及发展[期刊论文]-产业用纺织品2006(2)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10年8月26日
本文标题:防弹衣及防弹用复合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89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