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物流概论(PPT 41页)
电子商务物流概论1.电子商务物流概论1.1电子商务与物流1.2电子商务的呼唤—物流公司1.3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1.4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解决方案1.1电子商务与物流现状:经过一段时间一哄而上的喧闹,大家发现,好象谁都做的不怎么样,总觉得有一堵无形的墙。物流:产品经过装卸、储存、运输等环节,价格上升50%,所以,降低物流费用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趋势:物流系统化、物流信息化、物流社会化、仓储运输现代化、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模式:B2C模式是目前电子商务亏损的主要因素,中关村近期的调查已证实此结论,B2B是最有希望的模式支付:手段落后、系统发展滞后、结算方式陈旧售后:服务跟不上、有后顾之忧物流:商品配送系统不完善、速度、价格………..物流市场已起硝烟,进入WTO竞争加剧!亚马逊书店:沃尔马成为竞争对手,因为沃尔马拥有遍部全球的的基于卫星通讯的商品配送体系核心竞争力:物流基础较好的地区具有抗御风险能力(亚太)深圳1600亿元开发以物流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区海尔家电公司成立物流推进部科利华投资2个亿开通“中运网”国家信息中心开通“中国货运信息网”东方红叶集团开通“时空网”日本伊腾洋华堂已在中国扎根可口可乐、宝洁等自己的物流体系电子商务概念模型EC实体交易事物电子市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寻找商品/服务信息,发现产品信息→各种信息比较→价格、交货时间等内容的谈判→订购→付款→发货、仓储、运输、加工、配送、收货→消费者服务和支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春兰集团:1998年起投入10亿建设“三流”体系春兰集团光纤网络系统率先与工行建立网上银行结算系统遍布全国400个城市的春兰星威连锁店有限公司120家区域服务公司、15000个服务点海尔集团:99年4月开始“三个方向的转移”、建立“三流”推进部管理方向的转移(直线结构向市场链转移,垂直→扁平)上级负责转向对市场负责市场方向的转移(国内向国外)产业模式的转移(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注意本地化概念:购买任何商品必须付出成本,只有本地化,才能将运输费用降至最低,商品价格才能最低,电子商务才有其价值无绝对忠诚:网络无边,靠首先进入,跑马圈地只能是一种幻想,最终将被更好的网站超越、淘汰专业化趋势:理论上讲,网上商店的容量是无限的,但实际上,专业化使网站具有独特的魅力,他们的客户当需要是自然首先想到这些专业网站立体化趋势:电子商务不应是单一模式,而应该是B2B,B2C,C2C,C2B等多层结构的“金字塔”形结构,底层是B2B.1.2电子商务的呼唤——物流公司关键问题: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分析了许多原因才突然发现,物流才是关键的关键,所以配送系统的瓶颈制约是电子商务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谁是好马:白马、黑马,送到了就是好马!•8848依靠联邦连锁店拖底,令同行羡慕不已•中国邮政推出“EMS”特快专递服务•阳光迅捷的快递公司承担8848的部分业务•实华开网站利用主营报刊的“小红帽”传递•上海酶林依靠饮用水零售体系进行买卖无法克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配送网络,要花费几十亿,昂贵的成本对单个网站是天方夜谈,像8848,上海酶林那样的“天然”条件,难以克隆。物流技术:商品从供应者转给需要者的过程中所需材料、机械设施等硬技术和计划、运用、评价、管理…发展物流需要具备的条件物流中心的结构:商品批发配送中心、转口贸易中心、远洋与航空运输中心、商业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的条件:地理条件、交通设施、商业条件、物流基础设施(港口、码头等)中国物流的特点:时间上的长期性—不能急于求成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发达技术上的多元化—自动、半自动宏观上的调控性—政府协调EC物流方案要考虑的关键因素:1)消费者的地区分布2)销售的品种。依据消费特点和物流特点3)配送细节。一个好的配送方案应该考虑以下内容:库存的可供性(StockAvailability、反应速度(Responsiveness)、首次报修修复率(FirstFixRate)、送货频率(FrequencyOfDelivery)、送货的可靠性(DeliveryReliability)、配送文档的质量(DocumentationQuality)。3)同时还要设计配套的投诉程序(C1aimProcedure),提供技术支持(TechnicalSupport)和订货状况信息(OrderStatuslnformation)等。4)服务提供者:不同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具有不同的组织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能力。5)物流成本与库存控制:电子商务的物流更加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由于很难单独考虑物流的经济规模,因而物流成本较高浅析物流的产生焦点:物流公司日益成为新商业社会的明星和焦点概念:物流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1915年)是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是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的系统,使物质从供应者到达需求者。日本:1956年直接从PhysicalDistribution翻译而来,56日本代表团参观美国流通业,物流概念进入日本,70年代日本已成为物流发达的国家中国: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物流”概念和技术物流的分类物流的分类: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公司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社会物流:它是超越一家一户的面向,其范畴是社会大领域,承担者是往往是特定的专门物流部门公司物流:生产物流——构成生产工艺的一部分供应物流——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品销售物流——带极强的服务性,最终实现回收物流——回收生产中的边角余料和废料弃物物流——对废物的运输、装卸、处理等物流管理的目的72小时生存:测试中的最大问题是物流,费劲周折填好订单后是漫长的等待,跨时域优势丧失贻尽美国物流业:从1915年至今80多年,机械化、自动化、网络化,日趋完善。所以,美国提出电子商务概念之初,已有强大的物流做支持,只需将电子商务与之对接。强调信息流、商流、金流和物流的整合,其中信息流起宏观监控作用,最为重要。但却少任何一个“流”,电子商务就不完整物流的目的:降低费用、降低成本、优化库存、减少资金积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高效生产、扩大商品流通、……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1.3第三方物流(1)自建的不足:企业自建资金不足;自建规模小效率不高;自建投资风险大;自建物流手段有限特点:第三方物流企业同货主企业的关系应该是密切的,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不是零星的业务往来。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要保有物流作业能力,也就是说可以没有物流设施和运输工具,不直接从事运输、保管等作业活动,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从服务内容看,3PL侧重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纵向连接上,3PL可以完成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的完整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从横向整合上,可以对物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运输车队、仓储资源的选择)。从业务运作看,3PL具有明确的整合和管理内涵。3PL是整合低层的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从客户关系上,3PL强调物流服务的长期性。从拥有的运作资产看,管理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不掌握物流运作的核心资源,或自身拥有的资源在整个服务所使用的资源中占很小比例。1.3第三方物流(2)分类按照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按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代理企业。物流代理企业同样可以按照物流业务代理的范围,分成综合性物流代理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1.3第三方物流(3)关键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代理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1.3第三方物流(4)综合物流代理模式国内:阳光网达,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从事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主要思路为: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低成本经营和如市原则;将主要的成本部门及产品服务的生产部门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处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制,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设计的方法与经验,并且注重业务流程创新和组织机制创新,使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1.3第三方物流(5)综合物流代理模式做法:1)坚持品牌经营;2)企业的发展和目标与员工、供应商、经营商的目标和发展充分结合;3)重视员工和外部协作经营商的培训,协助其实现经营目标;4)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分级管理,操作和行销分开;5)开发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EDI、GPS、RF、EOS、INTERNET、CODEBAR等新技术,对货物进行实施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6)实行优先认股的内部管理机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7)组建客户俱乐部,为公司提供一个稳定的客户群。海尔对第三方的要求“2”——零部件从下定单到上生产线,2小时到位;“8”——任何中心城市,产品8个小时配送到位;“24”——任何大区内,产品必须24小时到位;“4X24”——全国范围内,产品4天必须到位。1.4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分类:中央直属专业性物流公司——钢铁、石油、军事、地方专业性公司——地方政府监管兼营性物流公司——物流和商流为一体的公司,比重大,数量逐渐增大规模:全国有700多家连锁公司,较大型的正在建配送中心,在1000多家配送中心中,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国家96年颁布《加强商业物流批中心发展建设的通知》防止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走弯路准则:从国情、地区情况、公司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中心比较:与传统物流不同,以服务电子商务为目标以下几大特点:信息化: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数据存储的数据化系统工具•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应技术——QR•智能搜索技术——EIF•客户反映技术——ECR•公司资源计划——ERP自动化: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网络化:组织机构的的网络化——Dell、IBM、Nike物流配送系统的网络化——上下游企业、企业与客户智能化:库存水平的测定、运输路径的选择、经营管理决策自动导向机的运行轨迹、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等柔性化: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灵活调整生产工艺,将生产和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要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先进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将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1.5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解决方案美国的中央管理模式:批发型—加洲食品批发中心,1982年建立,10万平方米,2000人员,600多辆车,年销20亿零售型—沃尔马公司配送中心,12万平方米,1200人,200辆车,400节车厢,170个接货口仓储型—美富来明公司配送中心,冷库、杂货库等日本高效配送中心物流过程:生产--流通--消费--还原物流体制:非独立领域,由多种因素制约物流关系:与销售相互独立(多库存与少库存),必须统筹安排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物流条件:订货条件、交货条件、库存条件、反应速度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物流解决方案中国物流:物流公司数量供大于求,质量有所欠缺,难以满足高质量的需求,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北京状况:运输车辆13万辆,运输公司5万多家,运输线路上百条,但行业
本文标题:电子商务物流概论(PPT 41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1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