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幻灯文字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幻灯文字上篇关于学问与哲学第一讲:为学与“无用之学”一,关于为学为学即研究学问或学术。学问是系统的知识,来自于生活中的“学”与“问”。学术则包括研究方法。梁启超云“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说明了学术由原理与技术性的方法构成,同于体用;也说明了生活实践与书本的关系。严复说“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学术为知行关系。中国古代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之说,把学问的实践取向界定为世事洞明,实际上说的是一种有别于理论理性的实践智慧。人生在世即身心处世之活动,生产、交往、娱乐;感应于外而发于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此即感觉、观察、验证;相信、关心、谋划;言谈、回忆、期待;理解、评价、表达。此即人自己造就并享用的文化生活。原生态的生活实践,可不借助书面文字,为无字之书;但不能没有口头语言,而只有口头语言,在记忆、传播方面有很大局限,更不易积累和流传,严重阻碍文明的进步,于是把声音转变成文字就成了大事情,文字就是刻画下来的符号,中国有书画同源之说;还有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之说,足见文字的创造即有字之书是件大事。中国民间过去也一直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口头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都是对人的可感或不可感(可想可知)的身心活动的转述与保存,是人的自我表达自我对象化的重要形式。而书面文字则是最为典型的符号。书即以系统的符号记载的人类的经验、情感与智慧。二,关于文化与教化中国人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说(《左传》。何以称此为“不朽“?人的自然生命是有朽的,但通过著书、立说,人的生命活动尤其是文化、精神生命即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智慧就可保存下来,也就有了独立于个体之外而又存在于个体之间的文化世界的形成、延续和发展。独立于个体之外,所以是客观的,而又存在于个体之间,所以是社会的;因此精神文化产品的客观,就是社会的普遍性,或主体间性。著书立说是文化的“赋义”,言传身教是文化的“释义”,此即教化与教育。凭借赋义与释义的活动,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亦是其造物。人的生成、文化的产生都说明,这里有一个人的自身二重化即自身区分、差异(difference)甚至对立的机制,也可以称为显与隐、扬与抑或顺与逆的机制:开显有利于人的生命的东西,贬抑有害于人的生命的东西;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人既要顺自己的躯壳起念,又要逆自己的躯壳起念;完全顺或完全逆,人都不能成为人。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普遍存在¡°禁忌¡±特别是关于¡°性¡±的伦理禁忌的原因(现代社会打破了许多传统社会的禁2忌,但也走出了禁忌与放纵的二元对立。那么,现代社会是否还要一定的禁忌呢,即绝对不应该做的事情呢?)。文化的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人。自我意识是人的内在规定,“人”的自指性意味着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者。但”我“总是相对于你或他而言的,自我意识其实是人们在相互交往的活动中,即在既关联又区分的活动中,形成的个体意识与族类意识内化而成的。当一个人懂得了“我是一个人”,并且面对他人时说“我是XX”时,他就同时有了“小我”和“大我”两种意识。可以说,人而“自我”既基于人的生理个体性存在,又有赖于社会性的交往活动和人文教化;有经验的一面(经验之我),又有超验性(超验之我)。学生或学者贵在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文化学习和创造欲望,不断地从经验之我走向超验之我,而又复归到息息相通、命运与共的“我们”。人顺自己本能易,逆自己本能难。何以能逆?人的产生本身就是对特定环境挑战、压力反应的结果,也说明人自身就有两重性,意识意志支配自己的身体活动。随着人的超越本能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即劳动的形成、道德活动的形成,人的生存也不再是本能的,他必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的劳动就是人对自然的既顺应又改造;而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也是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由此形成人的活动的能动性与受动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相反相成。人与自然打交道时的受动性向人提示自然的规律,人与人打交道时的受动性向人提示人生社会的规范;事关规律的是理性知识性的文化,事关规范的是人文价值性的文化;在这两种文化的教化、培养下,人方能成为有理性和德性的社会成员。学习、研究、创造文化,以使人不断地提升,人的生存越来越自觉自由,丰富充实,充满希望,此即人生意义。意义是人的生存特有的规定性,时间上它有方向,空间上它是整体;意义既有个体性,也有社会性,是这两方面的贯通。而创造和提供文化资源,是作为文化人特别是学者的使命。三,哲学是求道之学。何谓“道”?一方面,道是寻常的现象,道就是道路,就是开导疏导,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再普通不过,并且是生活得以展开的基本条件,有道路才能四通八达,开导或疏导才能不堵塞、有出路,才能畅通无阻。正因为如此,道又是无往不在、广大无边的,是象征性、隐喻性的概念,代表着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在中国道家和儒家那里,道是天道亦是人道,看不见摸不着,“不可致诘”,而又能时时处处被人们所体悟所意识,因为道就体现在万事万物中,体现在所有人的身心活动中。所以道既是指的最高的、究竟至极的道理,而又是最普通最平易的现象。用儒家的话说这叫“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所以庸家又把道归结为中庸之道。“道”在西方哲学中对应于“逻各斯”,也被理解和表述为“本原”“本体”“存在”“我思”“绝对精神”等等,或宗教中的上帝。这里有不同之处,对宇宙人生的理解有不同的侧重,但基本的思想是一样的。并且,道与逻各斯都既指秩序,又指言说。西方人讲“道成肉身”,超时空的道要体现为时空中的人的肉身活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和直觉悟道、体道、行道。这也是人自己成长的过程。人的成长“过程”最重要,而不是说从小孩变成成人、从青年变3成老年、从老年到坟墓的“目的”最重要,目的达到了,过程也就终结了;人的成长就是人生的每一时每一天;饭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走路免不了摔交,尝甜酸苦辣,经风雪雨霜,从而才能做到象庄子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做到象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也才能“万物皆备于我”。何谓万物皆备于我?这岂不成了唯我主义?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由于自然世界的一切都有赖于我的认识,有客就有主,在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意义上,万物与我总是不可分开;二是说由于随着我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万物内化于我,我有了充分的主体性,且不是主客二分的主体性而是扬弃了自然实体于自身的主体性;“我”的精神世界就变得极其充实、丰富、广阔,此即古人赞许的“大人”也。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上下与天地同流”;用雨果的话说就是“比天空还广阔”。马克思哲学讲的是人的自由解放,人的真正的自由解放也是通过一切对象而又回复自身。老师和书本只是拐杖,只能起提示和启发的作用。不能越厨代庖,不能拔苗助长。把过程、结论都讲出来,就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要么感到味同嚼蜡,要么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当然,知识性的东西对人有一定的外在性,是前人观察、试验和总结出来的,还要有人讲授,自己则要理解并掌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二者相反相成。哲学中很多知识性技术性的东西,也是掌握的越多越好。但掌握的多是为了融会贯通,通,是整体性的,抓住并解决关键性或根本性问题,使各部分各方面联贯在一起,整个层次发生跃迁即开悟(悟性),往小里说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往大里说是“纲举目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此即孟子“立其大者,则小者不可夺也”之意。四,因而,学哲学基本的方法是“善于体察、勤于思考”。体察、思考什么?一是外部世界的现象,二是我们自身的生命和活动,就是易经中所说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这里注意三组概念,一是己身与己心,二是人身与人心;三是具象与抽象。学与思都要有自己的认知、体验,不能迷信、盲从,迷信古人洋人今人都不行,特别是权威。怀疑,参照,比较,验证:所谓感同身受,所谓心同理同;一是自己有此体验或感受否,二是于理上明白否。想不通的,暂存而不论。但又要想到每个人都有个体性、特殊性,还有在社会中形成的独立化取向,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何况是人?所以要敢于与别人不一样,敢于逆向思维,赵汀阳把“平常心”与“异常思”联系在一起,联系的很好,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属于日常生活方面的,作风上态度上要平常平易,实际上这不是指不要个性,更不是指随波逐流,而是仁民爱物的仁爱精神和平民主义道德意识,平等意识,不要高人一等;但思考问题特别是人生宇宙的根本性问题不能平庸,因为事物的许多可能性,在现实中只能实现其一,人们也只能看到其一;只有在思想探索和试验中,它的多种可能性才能被人们发现,人们也才谈得上主动地去选择。所以学习哲学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否则一切谈不上。佛家说,自性若悟,众生成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极是。但不是自以为是。孔子告诫“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何以达到?从无我到有我再到无我;居世出世,居尘出尘;战略上藐视之,战术上重视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4五,哲学是关于思想的学问,不是屠龙术,所以被人视为“无用之学”。然而无用才能有大用,如同老子说无为才能无不为。哲学有类于“万人敌”,当然是思想理论上的“万人敌”,它即可明世上万象,可破假龙,亦可在思想上会通于所有学科。学哲学不同于学科学技术,后者只要智力好就行,学哲学不止要智力,更要有心有识有胆,此即古人所强调的“学识,见识,胆识”。有人说小学问靠聪明,大学问靠人品,此言极是。所以,哲学是“为己之学”成就个人内在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古人所谓“君子”孔子有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但他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复是“为人之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哲学是向人的思想的极限挑战。过去的哲学特别是西方形而上学挑战或超越的方向,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相对到绝对。现代哲学似乎反转过来,重视的是现象、感性、个别、相对。那么,这还要我们在思想上努力吗?同样要,还更困难,因为过去只是把人生的两重性分化开来,现在则还要保持必要的张力,要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过去方法上主要讲反思,其实凭借的是公理性演绎,现在则要把直觉、理解、想象都调动起来。今天有一个哲学作为思想何以可能的问题,或者人们怎么才能形成活的思想?海德格尔认为“人们不再运思,而是去从事‘哲学’了”(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第371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意思就是活的自由的思想变成了模式化的学术。其实,活的思想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活动中都会自然涌现,它出于我们的兴趣、好奇,永不停滞于某种现成的状态,否则就会变得死板、僵化,生机与活力就没有了,这就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者把存在给遮蔽了;马克思说的死的支配了活的。而人生在世,就是要活出生机、意义,因而就要保持一种探索的、奋斗的、冒险的精神。活的思想能够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ª¡ª因为人本身就是如此,能够从根本上或总体上对事物作分化和整合;能¡°分¡±尤其是把人从万物中分出来又关联起来的思想才是活的思想。注意,人从万物中分化出来形成自我意识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源,人所说的一切的问题,社会问题、精神问题、生态问题无不是对于人才成为问题的。所以,哲学实际上是从人自己出发的,是一种自我意识或反思意识,而自我意识正是人的内在规定。只不过在哲学思想的萌生阶段,这一点还不是自觉的,表现为关于万物本原的对象意识;把万物本原的问题与人的认识、思维联系起来,就有了自觉性,所以,如黑格尔以巴门尼德作为西方哲学的正式的开端,是有道理的。这之后,哲学从人自己出发,仍然有一个人的片面或比较全面的问题。马克思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出发,这就既把人与对象世界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以否定性为联系的纽带;由此不断地发现或敞开生活的新的可能性,提出新的观念或思路,也就是能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有问题的地方解决问题。这种思想又要靠一些人专门研究、梳理、提炼、积累、推进,使之成为既可意会又可言传的特有“知识”体系,而不是只可意会的东西,或混同于人的日常经验和各种专业性知识,于是就会走向概念化、学科化;哲学概念化、学科化对于哲学的规范、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幻灯文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1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