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基层领导者素质研究文献述评与研究方法设计
领导者素质研究文献述评与研究方法设计行政管理李建兰TS14090050一、文献述评领导者素质是领导者实施领导行为的内在因素,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它从根本上能决定领导行为的成败得失,进而影响到群体或组织的命运和利益。因此,领导者素质的研究对领导理论的完善和领导实践的优化都有直接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化社会的形成,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领导者素质的提高与创新,成为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一)国内文献综述1.领导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这一现象随处可见:每个国家都离不开执政党和政府机构的领导:整个社会主要由各种权威部门的领导组成;任何组织都由领导者指挥;企业离不开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等各级领导者的领导;军队离不开各级军官的领导:即使是在非正式组织中,也存在一个相对权威的人--领导者。领导在我国词义中,是从“领”和“导”的本义引申出来的。“领”,原义指脖颈,引申为“率领”,即领人、领策、领力。“导”原指疏通,引申为教训启发,即自导、指导、教导。“领”和“导”的组合,是身为表率,言是训诲的意思。[1]2.领导素质的内涵奎贞在其主编的《领导科学教程新编》一书中提出,领导素质与领导职能、领导行为、领导方法等应当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和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分析和描述。[2]潘云良在其《领导者素质:分析与测评》一书中,提出了领导者素质综合测评的方法和技术,并将量化的分析方法引入领导者素质研究和分析[3]。王乐夫编著的《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第三版)》一书,分析和描述了领导干部个体素养与群体结构,并从体制改革和个人修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途径和方法。[4]戈世平在其发表的《领导者必须不断提高领导素质》一文,对领导者素质提高的功能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陈于后发表的《我国古代领导者素质理论的现代启示》一文,从历史的角度描述了古代领导者素质的结构框架,较系统地介绍了古代领导者素质理论。安其心、赵恒新发表的《新形势下提高领导者素质的路径探析》一文指出,在现有条件下,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局势中,对领导者素质应当有新的发展与进步。叶驾初(2010)—文中指出:作风是人的内在思想、品格、气韵的自然而然的流露或外化。思想是本质,作风是表现。他在《领导干部要做好“八门功课”》一文中指出:对于执政党的领导干部而言,现有职权或事实存在的职权会使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作风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权力的形式和运用,即在以权谋私与秉公用权中的取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引导和教育干部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观念的侵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稳固基层社会建设,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才能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引向深入。[5]柯松(2010)认为:干部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诸方面,是干部在其受党的教育和工作、学习、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内在品质的精神风貌。干部作风实际上反映着干部的内心特征,反映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着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深层次的内涵。加强基层行政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设,其根本是要加强其作风建设。[6]3.中国政府对于领导素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讲话中指出,作为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第一,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第二,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进取,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第四,模范遵纪守法,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第五,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方向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指出,我们的干部应当汲取历史经验,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保持清醒头脑,正视突出问题,深刻理解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针对性;深入剖析原因,找准关键症结,切实弄清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坚持多管齐下,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7]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新时期的德的标准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这里的德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加强理论修养、加强政治修养、加强道德修养、加强纪律修养、加强作风修养。同时,习近平主席还指出领导干部要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主要是统筹兼顾的能力、幵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二)国外文献综述1.领导的含义西方各国各学者对领导所下的定义包括有:(1)领导即有效的管理。(阿克利斯)(2)领导是一项程序,使人得以在选择目标及达成目标上接受指挥、导向及影响。(海曼和W·C.施考特)(3)领导是促使一位下属按照所要求的方式活动的过程。(华伦·本尼斯)(4)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于追求一定目标的能力。(K.泰维斯)(5)领导是一种统治形式,其下属或多或少地愿意接受另一个人的指挥或控制。(科·扬)(6)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完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G.R.特纳)(7)领导是在某种情况下,通过信息沟通过程所实行出来的一种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或某些目标的人际影响力。(R.坦南鲍姆、I.R.威斯勒和P麻沙瑞克)(8)领导指的是有助于引导和动员人们的行动和其思想的过程。(约翰·科特)[8]2.领导素质的内涵领导干部的素质反映为人的智力、技能、思维判断、速度、反应、耐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国外学者关于领导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要素说。认为素质是由素质载体所包含的要素总和构成。领导者的素质由思想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年龄素质、脑力和体力素质等构成。二是能力说。认为素质是一种质的动态反映,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具体可归纳为十项:1.思维决策;2.能力规划能力;3.判断能力;4.创造能力;5.调查能力;6.劝说能力;7.对人理解能力;8.解决问题能力;9.培养下级能力;10.调动积极性能力。[9]三是结合说。认为素质是指素质载体系统的、综合的、整体的特性或能力;素质不是指各种要素的本身能力,而是各要素能力的结合。自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兰德(DavidC.McClelland)提出“素质”这一概念后,素质框架及素质模型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性实践活动逐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热门话题。对领导人员的素质建设研究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开展了很多研究都直接为实践所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95年,明尼苏达大学哈姆弗瑞公共事务学院以一系列调查研究为基础,设计出行政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该素质能力由通用能力和特别能力两部分组成。通用能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变革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特别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规划能力、计算机能力等。[10]美国管理协会在20世纪70年代对1812名主管人员进行调查后认为,企业主管人员应具备的20项能力:()1工作效率高;(2)有主动进取精神;(3)逻辑思维能力强,总想不断改进工作;(4)有概括能力;(5)有很强的判断能力;(6)有自信心;(7)能帮助别人提高工作能力;(8)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9)善于用权;(10)善于调动别人的积极性;(11)善于利用谈心做工作;(12)热情关心别人;(13)能使别人积极而又乐观地工作;(14)能实行集体领导;(15)能自我克制;(16)能自行作出决策;(17)能客观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18)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能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19)勤检;(20)还必须具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些能力基本代表了国外业界的普遍观点。瑞典学者路易斯·莫克维斯特(LouiseMoqvist,2002)通过对来自8个公共部门的31位行政领导人员的访谈构建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行政领导素质模型,包括沟通能力、示范能力、领导能力、服务能力等。英国学者戴伟·法纳姆(DavidFarnham,2002)和西尔维妞:霍顿(SylviaHorton,2002)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英国行政事务部门素质模型的组成、适用人员层级和模型建立的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发现素质管理在行政人员的培训发展和测评中运用最多,而在薪酬方面用的较少。[11]而世界领导力研究的权威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对于领导力有独特的研究看法,其领导力研究的代表者彼得·圣吉认为:领导力是分布的。他的观点巅峰了传统的领导力观念,传统的领导力研究,往往只是注重管理层的领导力研究,而圣吉的观点将领导力从领导者分散到部门的各个层级中。[12]这样的研究视角是二十世纪以来领导力研究的革命性进步。这样的观点和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的观点相似,汉迪通过构建赛艇团队模型,介绍了分布式领导模式,首先站船尾的是赛艇的指挥者,他可能不需要划船的技能,而尾奖手则通过尾部船奖控制赛艇的整体节奏,所以在节奏上他是领导者,其他成员则只是一般的桨手,而在非比赛时间内,船长以及教练又是具体的领导者。他认为随着时间以及阶段进程的推进领导者和员工的身份在发生变化,通过分析具体阶段最适合的领导者,还确保整体项目的最佳结构方式。这样分散式的领导方式是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以及积极的时代意义。(三)国内外文献评析通过以上国内外文献的综述,虽然不同学者对于领导以及领导素质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都明确表明了领导者的素质在任何组织、社会乃至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领导者的行为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都出现了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分工愈细愈专、联系愈广愈宽的情况下,公共生活领域都越来越走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综合化和全球一体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都越来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尤其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阶段,国际性的横向联系、信息交流、市场竞争、人才竞争以及法律事务等都空前复杂起来并交织在一起,对领导工作形成了空前的挑战和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领导活动变得更加复杂,日益趋向综合化、网络化和多变化,领导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因而对于每位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领导者素质就是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基于普通素质又按领导角色的特点而形成和具备的有区别与普通素质、专门适合于旅行领导职能职责或者从事领导活动的个体特质。[13]领导素质就是领导人才的一切内在构成,是领导者借以生存、工作、发展和做贡献的个人内在条件和特殊本领。领导素质是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结果的特别能动因素,是领导行为的内在渊源,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基础,是领导主体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内在条件,也是事关群体或组织的命运和利益的最重大社会因素之一。它通过直接构成领导主体以及形成、参与或Ian过量到活动,包括决策活动、思想道德、倡导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或决定着领导主体以及由其领导的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命运,直接影响着其中所有成员的切身利益。总之。领导素质的重要性使得领导素质理论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实际上成为了领导工作和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从现实领导活动看,尽管时间场合千变万化,领导需要以许多角色来分别适应和对付,也应具有不同类型的素质。领导者素质的内容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是指德、智、身、心十大方面,而外在素质就是在综合利用内在素质的基础上,在领导活动中所体现的领导能力。具体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法律素质、能力素质、智慧素质、职业素质、社会素质、教育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济素质、生活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只有具备以上各方面良好的素质,才能带领群体或组织更
本文标题:基层领导者素质研究文献述评与研究方法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8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