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中国文学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中国文学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摘要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时代性、民族性,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源源不绝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其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南北差异。中国古代文学上“南秀北亢的风格差异,与不同地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地域性一方面丰富着文学的样式、内容和风格,另一方面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着营养元素,构成文学发展变化的新质,使得中国文学一直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易经》中就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文学与地理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文学必须回归到养育其的土地上。本文旨在探讨文学和地理的关系,其本质意义在于关注人在地理空间中是怎样以审美想象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生命的表达,物质的空间是怎样转化为精神的空间。研究文学与地理关系更能够为不同地域文学的规划与溯源提供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关键词:地域差异;地理环境;中国文学前言回溯中国学者对文学和地理的关注与阐述,可谓源远流长。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诗经》与《楚辞》,都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也由此可见编著者浓厚的地理意识。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评论文学家与文学作品,在历代的文集、诗话、笔记中时有出现,尤其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大量区域性文学流派的产生以及诸多区域性文集的问世,区域文学的意识与研究开始受到学界重视,相继出现了一些有关区域文学的论述,近代以后更是呈现欣欣向荣之势,研究文学与地理关系更能够为不同地域文学的规划与溯源提供支持。1中国文学总体概况历史上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是源源不绝的。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它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同时又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在创作和理论上呈现出一种不断发展,丰富,日益完善的态势。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明朗清晰。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经天纬地。显示出以古汉字为载体的古代文学在内涵上丰腴和巨大的张力。游国恩先生曾说过,我国三千年来之文学,南北二派而已。南北二派之文学,诗赋而已[1]。诗之祖为诗经之四言诗,一变而为汉魏六朝之五言(乐府在内),再变而为唐之七言(律诗在内),三变而为宋人之词,四变而为元人之曲,五变而为现代之语体诗(清代在内),此一系统也。赋之祖为骚体之楚辞,一变而为汉赋,再变而为六朝俳赋及骈俪文,三变而为唐宋之律赋及四六,四变而为明清之八比,此又一系统也。然两派虽对峙,而楚辞实受诗经之影响。惟荀卿之辞赋则又沟通南北而中绝者也。后世小说发达,上溯高曾,抑亦辞赋戏曲之裔欤?1.1地域文学源头—诗经楚辞诗经作为是中国地域文学的源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独特的声韵规律与诗歌魅力,是耗时许久、广大区域内,交通不发达、语言不相同的情况下,经过各种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产生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区域性、自然性和乡土性特征。从地域角度考察、厘定文学生成的文化地貌、语言风格,多从水土和风俗表达文化艺术之差别。如《左传》记载季札观乐评论了各地民歌,认为王风“思而不惧”,豳风“乐而不淫”,魏风“大而婉、俭而易”《诗经》其中风更是集中体现了地域性特征。风是指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由此可见不同区域文学的强大魅力[2]。楚辞则是在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韵文形式。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的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所有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和声韵,同时也具浓厚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说,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分不开的。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和战国时期的《楚辞》,它们的分野就不仅是南音和北音,而且成为南北文学的代表,两种不同的诗体形式的典范,后世常用“风”“骚”对举来区别它们的不同特征。1.2文学地域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实际上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环境对于人的精神风貌、审美趣味的影响虽然并非绝对的,却是巨大的。如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所说的“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提到,“南音之始,起于淮、汉之间,北声之始,起于河、渭之间。故神洲语言,虽随境而区,而考厥指归,皆析分南北为二种”。陆法言有言:“吴、楚之音,时伤清浅;燕、赵之裔,多伤重浊。”从中我们可略窥一二,南北文学分异由来已久[3]。历史上有关中国文化的地域区分,论者大多是讲南、北的。比如绘画、书法、音乐、禅宗、医学等等领域,便都有南、北派之分。至于古代文学领域,与当代文学的现实状况不同,一般也是南、北并称。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理跨度达30个纬度,存在着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差别。从历史上看长城以南为宜耕平原,属于农业文化圈,这里有汉民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长城以北多草原山林,属游猎文化圈,这里孕育了许多先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植根于南、北不同地域的文学,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体现着各具特色的审美范式。唐代的魏征在总结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的各自发展时认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明代的徐渭在论及北曲和南曲的不同特点时则指出“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其声噍杀以立怨是已;南曲则纡徐绵眇,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信南方之柔媚也,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已。”这些论述都着眼于文学的地域特点,南、北文风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1.2.1南方文学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南方文学多是一种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资源,“能不忆江南”的喟叹和感慨一直伴随了古往今来无数文入墨客的精神之旅[4]。依托于黄河文明发展起来的北方文化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生发展的源头。而围绕着长江流域成长起来的南方文化则一直被认为是黄河文明的衍生物,也因而拥有着独特魅力。南方文学有着文人的移情山水、诗酒唱和的柔情雅趣;也有这文人颓废、绮靡的花间酬唱,在其文化影响和渗透中,我们看到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某种特异的影响。而这种在和北方文化的对峙框架中,更是提升出江南文化独具的精神特质。如和曲中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清通简要,生动活泼,栩栩如生。1.2.2北方文学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文学雄浑贞刚的独特风貌曾经使无数读者击节称赏,叹为观止,其得力于本地区多种文化基因的母育和熏陶,而这种艺术风格又在地域文化的互补中呈现出既守恒又转换的趋势,牵涉着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华文明发展,北方民族崛起于北方的草原山林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和游牧狩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勇敢尚武的精神,同时也给他们的文学作品带来一种雄健磊落、真率自然的格调。北方文学在融合中形成了质朴刚健、奔轶绝尘的独特风貌,在诗歌的意向中,如风沙,马,秋,鹰等意向,更是表现了扩大,勇武,悲凉的意韵。比如金初邓千江的《望海潮》:“云当天堑、金汤地险,名蕃自古集兰。营绣错,山形米聚,襟噍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鹛盘。静塞楼头,晚月依旧玉弓弯。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戌间令,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充钤夕解,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而其审美风范的确立,使之独具雄鸷之概,与北方地区、北方民族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5]。1.2.3少数民族文学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产生于北朝魏代的一首敕勒族民歌,《乐府诗集》引《乐府广题》称“北齐斛律金所唱,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它逼真地描绘了塞外草原的壮丽景色。全篇仅仅二十七个字,而北方民族游牧生活的面貌跃然纸上,风格刚健、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阳刚之美。辽远的西部是原始、野性、神奇、粗犷的代名词,到处奇风异俗,遍地怪人侠客。而对游牧民族曾经的聚居地西北五省,人们印象主要是大漠雄风、孤烟落日,以马背上的厮杀,草原和荒漠上的生命力张扬为代表。在云南、广西等地展现的则是竹楼夜色,风花雪月,曼妙歌舞,神奇美景,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以及奇异的生命存在方式。它以古朴、豪迈、粗犷等为代表的强悍之风,这些地域文化特征,一些历史传承因素,如古代边塞诗的色调与意象等,注定能给当今文坛注入清新的阳刚之气,对于文坛出现的孱弱之风可以形成强烈的冲击,可以对思想委靡的颓势给予猛烈的冲撞。2地理环境产生的自然影响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这一地球历史上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中国地势就如同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则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6]。这些不同的地理特征,为中国文学的丰富多样奠定了基础,使得中国文学绚丽多彩,引人入胜。2.1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水量比较丰富,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意象,如骆宾王在《咏鹅》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绘出的是银波泛泛,碧玉粼粼的水景。另一方面,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因此,在此区域我们很少会看到描绘水景的文学意象,多是荒山峻岭的形象[7]。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入典的知名文学家中,南方数量明显要超过北方区域,是谓智者多乐水云?2.2气候资源的不同影响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南方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北方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南北方不同的气候特征由此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意象。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生动描绘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则描绘出另一番场景,登高远望,眼界广阔,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2.3地形的不同影响北方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如杜甫《登乐游原》中“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展现的是在陕西长安附近的乐游原形象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0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