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大围山景区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1大围山景区旅游调研报告摘要:大围山原始森林景区于200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近几年更完善了具有大围山特色的各项旅游配套设施。整个景区既有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同时也感受着人文景观的奇丽与多彩。山水相依、雄奇相兼、险秀相存,空气清新、水质优良、馨香沁人,那茫茫林海深处,千年古树仓劲挺拔,奇花异果芬芳诱人,小溪潺潺、林涛阵阵,更有寒冬腊月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的奇境,成为集科考、旅游、休闲、探险、疗养、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规划设计起点高、有创新、有亮点、理念新,注重理想与现实、目标与可行、开发与保护及设计与效果等问题,结合屏边苗族文化特色、原始森林资源等进行设计,对大围山景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设计科学、合理,推动项目的建设,把屏边大围山打造成为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旅游胜地。关键词:旅游资源;发展规划一、概况屏边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1.区位条件红河屏边大围山风景名胜位于滇南边陲屏边县与河口县交界地带,它南部临近中越边界,北部紧靠屏边县城,距屏边县城驻地玉屏镇3公里。是通往国家及2边贸口岸河口的必经之道,也是从事边疆、边境跨国旅游和科研科考、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景区由大围山片区、滇越铁路屏边境内一线和新现河一线,一片两线,19个景点组成,总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81.5%以上。因处于北回归线上而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2.自然状况(1)气候: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景区是我国大陆具有湿润雨林和热带山地森林垂直带系列最为完整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6.5℃,有“寒冬腊月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的奇境,适合春秋冬三季旅游。为休闲健体旅游,康体养生旅游和动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条件。(2)地形地貌:大围山从最低海拔76.4米到最高海拔2365米,依次分布着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苔藓常绿深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整个景区内雄峰叠起,林海延绵。(3)植被:由于未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保存了许多古老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大围山成了古老热带森林动植物的避难所,因此又被称为“中国动植物的基因库”,是中国现存三个生物类群特有中心之一。森林植被丰富杂,有高等植物170科,约l050种,其中树蕨、长蕊木兰、鸡毛松、福建相等25种已被列为珍稀保护树种。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188科1055属3619种,有丰富的蕨类、苔藓等植物。有堪称屏边四绝之二的苏铁、多头桫椤。由于大围山积聚了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完整性,因此成为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是研究植物起源、系统发育、分类学及区域学的重要地区。(4)动物:大围山的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的丰富,有兽类82种,鸟类285种,亚种、两栖类53种,爬行类60种,鱼类14科50属70种,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蜂猴、小蜂猴、黑冠长臂猿、云豹等8种,二级保护动物短尾猴、熊猴、大灵猫、水鹿、斑羚等数十种。而世界仅存的中华赤面猴和中华蜂猴也正是栖息和繁衍于此,为屏边四绝之二。还有大围山特有新种大围角蟾、细线蛙和长趾蛙等。而最引人注目且为数最多的就是猴子和树蛙。(5)水资源:大围山风景区深处有一处约1000平方米的林中小湖,瀑布成群,山峰之间低谷处也布有流水。3.人文状况大围山所在地屏边为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苗族文化特色,此区域民族风情别有情趣。二.主要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1.旅游资源景区内分布有许多具有中国和世界意义的珍稀动植物,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植物4800多种;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160多种。整个景区内平地涌千峰、林海茫茫、涧流青碧、瀑布成群,随处可见奇花丽果、珍禽异兽。水围城园林区,金鸡窝民风情区,杜鹃山森林科普区等园区、景点,无不让人体味回归大自然的超几脱俗,还有千年奇树、万古根艺、“空中花篮”、“树楼观海”、“席梦思小道”等令人无不为之入迷。大围山风景区深处约1000平方米的林中3小湖,四季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这里气候温和,周围森林密布,山水相依,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人文景观共融,雄奇相兼,险秀相并。进入景区,所到之处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清雅,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人间仙境。2.发展状况1993年,屏边启动了大围山原始森林公园建设,拉开了旅游业发展的序幕。2001年7月,大围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屏边县引进云南耀兴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大围山风景区,投资近2000多万元完成了金鸡窝、杜鹃山、空中树楼、三座横跨大围山的空中走廊、多头桫椤、灵宝禅寺等景点改造,新建了大围山别墅2幢,修缮了大围山疗养中心。同时,大围山巡护道路、大围山路面、火山口至九层瀑布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和景区通信建设等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11年该县启动了大围山国家公园建设。目前,生态停车场和游步道已基本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和游客服务部已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可投入使用。三、旅游发展规划:1.水围城园林区:此处景色优美,地势较为平坦,可在这里适当增加一些旅游基础设施,提供完善的住宿条件,发展餐饮文化和旅游商品小型市场,为游客提供更大的方便,满足游客需求。传说:小湖是七仙女冰浴的地方,她们每天从天庭翩翩而来,天黑前又翩翩而去,久而久之,七仙女的踪影被守护在湖边的阿季伍火神发现了,为了能天天目睹七仙女沐浴的仙姿,他决定放火烧掉周围所有的森林。结果整个大围山变成了荒山秃岭,小湖也随之消失了。这件事惹怒了天上的玉帝,他一面派托塔天王下界捉拿火山神上天发落,一面又吩咐七仙女带着种子重返大围山,七仙女按父皇的旨意,将树种撒在大围山上,第二天,湖水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碧蓝;只是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夜宿水围城,可听万顷林涛、蛙鸣及深涧溪水涓涓细流声;清晨,可俯看云海仰观旭日东升,午间,可泛舟小湖、当一回七仙女如清水笑蓉.42.金鸡窝民风情区:在美景之余,融入苗族特色风情,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让游客主动参与进来,实现观赏与体验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好看与好玩相结合的发展理念。3.杜鹃山森林科普区:开展各种珍稀动植物化石展、演化历程展示、诗歌图文才艺竞赛等。4.水上娱乐:合理利用林建水资源,开展水上娱乐活动。如:峡谷漂流等。5.影视:利用林间幽林栈道,传统民居蘑菇房和树屋发展影视文化;让游客体验森林野趣。56.天然美容院:利用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怡人的气候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产天然养颜护肤品,开发古城宜居区,满足人们保健、美容、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需求。7.大围山森林公园雾海:大围山有“雾海绿洲”之誉,年雾日达218天,一年四季都形成雾海,而冬天的雾海更是天天都有。雾海连着天际,日出时阳光喷薄而出,亮亮的,常常令观赏者如痴如醉,激动不已。而每当旭日高照之时,大围山低海拔地区形成大面积的雾海,茫茫雾海在阳光下云腾雾涌,峰峦沉浮,景色万千,令人叹为观止。6大围山雾海四、旅游形象当人们漫步在屏边县大围山深处,欣赏着国家公园里满目的苍翠,呼吸着天然氧吧里清新的空气,流连忘返之心油然而生。这就是屏边大围山,一片充满自然生态、幸福欢乐的净土,一块生态文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祥和之地。【参考文献】【1】实习指导组.旅游景观实习指导书.云南师范大学旅地学院.2013.【2】李庆雷、高大帅.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实习指南.云南师范大学旅地学院.2013.【3】云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4】百度图库.【5】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开发.科学出版社.2004.【6】李庆雷、明庆忠.旅游规划技术与方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标题:大围山景区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2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