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2014年3月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推广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设施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成为示范带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这些都为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吸引人才和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1.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和产业发展创办各类示范基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样板,为示范户、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新型季节性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推动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2.开展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等;技术咨询,就是组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同时通过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合理选择科研方向和重点,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3.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和入股。对现有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市场分析,向企业进行转让。以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4.组建科技型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依靠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自己的科技型企业,形成研究、开发、推广和转化的良性循环。先后吸引包括中国农科院、上海孙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创新园建立基地;同时,通过农高会这一平台,与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还与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引进种植加拿大燕麦新品种、优质牧草新品种;与台湾美庭公司合作建设工厂化育苗馆,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台湾果蔬新品种。积极组织“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研讨话题包括亚太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诸如环境优化、小规模加工企业融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整合小农户纳入农业食品供应链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通过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等企业合作,引进蔬菜新品种300多个。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园发展,集聚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5.开展科技培训。在项目建设期,为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力度,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培训小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园艺的专家教授为基地的农户进行培训,项目培训以合作社为单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项目建设期共计举办培训班32场次、培训农户2200人次。项目建成后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5200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000余万元。参加培训的合作社见附表1。模式的组织框架如图所示: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三型五化”的江苏现代农业生产示范推广模式。“三型”是指三种标准化工作模式,即:——基地示范性。主要采用“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农业专家为技术支撑,以专职公共服务机构为指导,以现代科技手段为基础,以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的标准化工作模式。——企业带动性。主要采用“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以专业服务为支撑,已建立标准为手段,以订单生产为纽带”的标准化工作模式。——种养大户型。主要采用“瞄准市场、选定标准、专业服大学推广组织科研院所政府农业试验示范站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咨询服务网络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依托联合依靠依托实验示范示范引导科技咨询教育培训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经济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农民科技示范户培训指导辐射推广制定政策提供资金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务、过程控制、分级销售”的标准化工作模式。“五化”是指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环节所涉及的五个内容,即:——生产规范化。结合园区产业实际,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农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农业产业标准体系,指导农户、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并做好生产作物记录,规范生产过程管理,做好示范推广。——产品安全化。结合农产品生产管理的特点,分析确定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把好危害风险监测关,严格实行农产品溯源制度,建立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做好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投入品检测检验。——管理信息化。逐步建立以中国江苏现代农业标准化网为基地的公共服务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建立包括农业标准化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农产品检测监控信息系统、农产品溯源查询系统、标准化专家咨询系统和标准查询管理系统在内的江苏现代农业标准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服务专业化。坚持分段管理和综合协调的原则,按照各部门、机构的职能及专业化服务的要求,设立专职机构,由专职人员负责标准化及检测检验专业指导和协调管理服务及日常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还组织农业专家定期做现场技术指导及咨询服务。江苏已经成为区域性农业科技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了20届农高会,累计吸引了45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15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累计促成投资与交易额1200多亿元。媒体推广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农林卫视”频道成为全国首家专业从事农林科技推广的卫星电视频道,《农业科技报》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农业科技类报刊。通过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江苏示范区累计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5000多万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受益,每年推广效益达到60多亿元人民币,为依靠科技示范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三、项目达到的技术指标通过建设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实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示范、推广功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速度,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及率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5.6%-36.2%,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特别是西北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样板,带动周边县市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四、项目实现的技术成果1、论文2篇:[1]田雪慧,邹志荣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思路与分析,广东农业科学,2010(2).(见附件2)[2]陈峰涛,孙养学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现代经济,2010(8).(见附件3)2、研究报告2篇:[1]程建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发展,2010.(见附件4)[2]程建国,江苏示范区土地流转的背景、方式及引发的思考,2010.(见附件5)附表1参加培训的合作社一览表序号名称理事长联系电话基地地址占地面积(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附件2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思路与分析摘要:论述了江苏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了江苏示范区农业科技园设计的重点要性,探讨了怎样分区规划,同时根据实际从建筑、道路、植物及园区给排水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具体的专项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关于农业科技园的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示范区是中国的“农科城”,因而江苏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科技园研究只涉足经济学、管理学等,没有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园园林化。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示范区各地区农业资源状况,结合江苏城市发展规划,对江苏示范区农业科技园进行了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以期通过设计研究使园林真正服务于现代农业科技园。1.立项背景1997年江苏示范区成立之初,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2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在不足4km2地方,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5000多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科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国家交给杨凌的任务是: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把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这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并最终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做出贡献,并要在农业改革发展思路,培养、吸引、发挥人才作用,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科教体制改革,干旱农业研究和开发,对外交流与合作,省部共建,农业产业链延伸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10个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自1997年以来,江苏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了以生态型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小城市雏形。但是,江苏示范区作为中国的“农科城”,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阶段,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资源约束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经营规模问题、劳动者素质问题、粮食及食品安全问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及其应用又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农业的美好前景。现代农业科技园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江苏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可以促进该地区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产业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使农业生产力产生新的突破;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这个平台,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起、用得上”的实用技术,并对周边广大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使江苏示范区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农科城”。2
本文标题: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2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