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钻井工程设计(石油、煤层气)
钻井工程设计目录1、钻井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2、钻井工程设计前的基础资料3、井身结构设计4、钻井液设计5、钻柱与下部钻具组合设计6、钻井参数优化设计7、井控与HSE设计8、固井、完井工程设计1、钻井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确定合理的井身结构;(2)选择钻机(设备)类型;(3)钻柱组合和强度设计;(4)钻井参数设计;①机械破岩参数:钻头类型、尺寸、数量、钻压、转速、冲洗液排量等;②钻井液性能;③水力参数设计。1、钻井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5)固井工程设计①固井要求;②套管柱强度设计;③水泥浆性能参数设计;④流变学注水泥浆设计。(6)油气井压力检测;(7)环境保护要求(8)成本及材料预算;(9)技术经济指标及时效分析。钻井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2、钻井工程设计前的基础资料(设计资料收集)1.地质资料地质资料是钻井工程设计的第一手资料,在收集地质资料时主要收集设计井的地质分层、地层岩性、可钻性、研磨性、故障提示、地层倾角、地层压力、破裂压力等。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2.完井方法和井身结构在完井方法和井身结构确定过程中,要了解设计井所在地区的各种完井方法和井身结构、施工和生产中的情况、各种完井方法和井身结构的优缺点。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3.钻头资料收集3~5口设计区块的全井实际钻头使用资料,包括每只钻头的类型,所钻地层井深、层、段、主要岩性,钻头进尺、钻头工作时间,主要技术参数(钻压、转速、排量、钻井液密度),钻头磨损特点,钻头成本。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4.钻井液资料收集1~2口井的钻井液的资料,总结对分层钻井液性能的要求,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维护钻井液性能,全井钻井液材料及处理剂消耗情况,钻井液成本,钻井液净化系统情况、数量、规格、使用效果和存在问题。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5.技术参数收集3~5口井的钻井技术参数资料(钻压、转速、排量、钻井液密度、泵压、钻头尺寸),同时,收集喷射钻井资料,钻具及井眼尺寸,钻头水眼尺寸,泵排量和泵压,喷射钻井的效果。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6.钻具结构资料收集设计井油气田的钻头尺寸与钻具尺寸的配合,常用钻具尺寸、类型、钢级、壁厚、国别、合理使用钻具的措施,易斜井段所用的钻具结构的防斜效果,稳定器的使用情况。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7.压力控制资料包括设计区块各地层的地层压力值,所采用的附加压力数值,井口装置及防喷设备、规格、类型,除气设备,除气措施。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8.套管柱设计及注水泥收集设计井油田所用的各种载荷的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实际套管柱的区域、套管柱下部结构,所用注水泥措施(替钻井液速度,隔离液、水泥浆密度,速凝剂,缓凝剂,放压与环空蹩压候凝,注水泥计算,水泥量附加数,井径扩大情况,注水泥泵压的计算方法,提高固井质量的措施与方法。)3、井身结构设计定义套管层次、套管下入深度以及井眼尺寸(钻头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目的保证安全、优质、快速和经济地钻达目的层内容下入套管层数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选择合适的套管尺寸与钻头尺寸组合3、井身结构设计井身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能有效保护矿层能避免产生井漏、井喷、井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为全井安全、优质、快速和经济地钻进创造条件;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使井出现液流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压井处理溢流的能力。必封点易坍塌地层、蠕变地层、塑性地层。如页岩地层、泥岩地层、盐岩地层、盐膏层、煤层等裂隙溶洞、破碎带、不整合交接面型漏失地层含有毒气体地层井位附近河流河床底部深度处、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底部深度处套管类型导管•钻表层井眼时,将钻井液从地表引导到钻台平面上来。表层套管•防止浅层水受污染,封闭浅层流砂、砾石层及浅层气,支撑井口设备装置,悬挂依次下入的各层套管的载荷。技术套管(中间套管)•封隔坍塌地层及高压水层•封隔不同的压力体系•继续钻井的需要套管类型生产套管•为油气水等生产提供流通通道•保护产层、分层测试、分层采油、分层改造尾管•技术尾管•生产尾管•尾管回接套管尺寸与井眼尺寸选择及配合1.设计中考虑的因素生产套管尺寸应满足采油方面要求。根据生产层的产能、油管大小、增产措施及井下作业等要求来确定。对于探井,要考虑原设计井深是否要加深,地质上的变化会使原来的预告难于准确,是否要求井眼尺寸上留有余量以便增下中间套管,以及对岩心尺寸要求等。要考虑到工艺水平,如井眼情况、曲率大小、井斜角以及地质复杂情况带来的问题。并应考虑管材、钻头库存规格等的限制。套管尺寸与井眼尺寸选择及配合2.套管和井眼尺寸的选择和确定方法确定井身结构尺寸一般由内向外依次进行,首先确定生产套管尺寸,再确定下入生产套管的井眼尺寸,然后确定中层套管尺寸等,依此类推,直到表层套管的井眼尺寸,最后确定导管尺寸。生产套管根据采油方面要求来定。勘探井则按照勘探方要求来定。套管与井眼之间有一定间隙,间隙过大则不经济,过小会导致下套管困难及注水泥后水泥过早脱水形成水泥桥。间隙值一般最小在9.5~12.7mm(3/8~1/2in)范围,最好为19mm(3/4in)。套管尺寸与井眼尺寸选择及配合3.套管及井眼尺寸标准组合设计结果4、钻井液设计钻井液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地质条件——泥浆选型、性能参数钻孔结构参数、工艺方法等——泥浆选型、参数不同孔段泥浆转换-兼顾性、经济性循环系统排布及固控设备状况-性能维护测录井及环保等其它要求-限制性要求对工程的要求-预防性措施地层条件1)地层压力(地应力):孔隙压力大,发生涌水、井喷等;地应力大,会出现缩径、坍塌,需采用加重泥浆。孔隙压力小,易漏失,采用气体钻进、充气泥浆、泡沫泥浆等。2)蒙脱石含量高的强水敏性地层,易产生膨胀缩径、分散造浆。泥浆应具有低滤失量和强抑制性能,需采用聚合物泥浆、钾基泥浆等。地质条件3)炭泥质千枚岩、绿泥石化等地层,遇水易分散剥落,引起掉快及孔壁坍塌。泥浆应具有低滤失量、强封堵性和强抑制性,应适当提高泥浆密度。4)盐膏地层:如盐岩、钾盐、光卤石、芒硝、天然碱、石膏等,易出现泥浆盐侵、钙侵污染,易发生扩径及孔壁坍塌等。应选用盐水泥浆及复合盐水泥浆等。地质条件5)高渗透性地层:如砂岩地层,易形成较厚泥饼,容易造成卡钻。泥浆应具有较低滤失量、较低固相含量,良好的润滑性能,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解卡剂。6)地层完整程度:完整地层,重点考虑流变性能及润滑性能。松散、破碎地层,钻井液应具有适当的密度,保证对孔壁具有足够的支撑;粘度、切力不能太低,返速不能太高,以免冲刷孔壁;胶凝强度不能太大,避免起下钻及开泵时压力波动大抽垮或压漏地层。地质条件7)孔隙、裂隙发育地层:孔隙或裂隙大小,是确定堵漏方法及施工工艺的重要依据。8)地层温度梯度:高温地层,泥浆应具有良好的抗温性能。冻土层或寒冷地区,采用抗低温泥浆,或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9)地质年代、地层埋藏深度也是判断复杂情况、进行钻井液设计的重要依据。如泥页岩地层,年代古老且埋藏较深可能已失去水敏特性;石膏地层,200米以浅的石膏含结晶水的几率很高,200米已深的石膏多不含结晶水。孔型、孔别结构参数斜孔、水平孔,对泥浆的悬浮与携带、泥浆的润滑性能要求严格。勘探孔:油气、非常规油气、钾盐等勘探,应考虑冲洗液对测录井及取心质量的影响,以及密度、封堵等对储层的影响。孔径大小:对泥浆流动速度的影响,需考虑携带及循环对孔壁冲蚀作用的影响。套管下深:下套管之后,可以改变泥浆类型和工艺参数。孔深:随着深度的增加,减摩降阻作用越重要。工艺方法、钻具组合全面钻进,岩屑量大,要考虑泥浆的携岩能力。孔底动力钻具:对泥浆流变性、固相含量及润滑性要求较高。同时应考虑对处理孔内事故的影响,如孔内动力钻具对扫孔的影响。绳索取心钻进:较低的粘度、切力及固相含量,良好的润滑性能有助于防止绳钻钻杆内壁结垢,降低环空压力,减小压力激动的影响。设备状况等循环系统:应有利于泥浆维护。如循环槽排布影响泥浆性能维护。应有利于环保。有利于特殊情况处理。泥浆泵的泵送能力。是否有固控系统。对固控系统使用提出要求,若无固控系统,应提出应对措施。不同孔段泥浆转换:既满足施工要求,又要避免泥浆浪费工程要求及操作工程要求:具有良好的防塌、防漏、保护气层等能力。应有利于安全、优质、高效钻进。应有利于环境保护。应有利于发现和保护储层(如气、油、水)。应有利于取心及其它地质资料录取。应有利于复杂情况的预防和处理。钻井液设计对操作的要求:避免不当操作诱发孔内事故。不同地层泥浆选型及要求(1)异常压力地层(2)松散地层(3)破碎(硬脆碎)地层(4)水敏性地层(5)溶蚀(或称水溶)性地层(6)漏失地层(1)异常压力地层孔隙压力大地应力:易发生涌(气、水等)、坍塌、掉块、钻孔缩径,易导致井喷、埋钻、卡钻。需加重钻井液地层压力低地层:易发生漏失。采用低密度循环流体。孔壁稳定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液柱压力大于(或等于)地层孔隙压力—不涌液柱压力大于(或等于)地层坍塌压力—不塌液柱压力大于(或等于)导致地层塑性变形的径向压力—不缩径环空压力小于地层的压裂压力—不压裂地层(2)松散地层主要结构形状为碎屑状和颗粒状。无胶结或胶结性差。岩石中含少量(或不含)泥质成分。埋藏深度浅(一般在0~1000m),因此地层结构松散、成岩性差。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如无胶结的粉砂、流砂和风化层。渗透性强。具有胶结性差、孔壁机械强度低、渗透性强特点,易发生孔壁坍塌缩径卡钻事故。泥浆性能要求渗透性强的地层,适时添加随钻封堵材料,控制失水量,以防形成厚泥皮造成粘附卡钻。适当的粘度和泵排量,防止孔壁被冲蚀。密度较一般地层高,有利于孔壁稳定。注意提钻的抽吸作用造成孔壁坍塌,薄弱孔段避免带内管提下钻。避免在孔壁薄弱地层长时间循环钻井液。(3)破碎地层特点:无胶结、有裂缝、坍塌压力大。技术措施:增加胶结、充填裂缝,提高孔壁强度。提高液柱支撑力。及时充填裂缝,是破碎地层孔壁稳定的核心。控制失水量≤15ml。对泥浆性能要求适当提高钻井液的粘度,控制排量,防止冲刷。有坍塌掉块现象时适时提高钻井液密度。注意提下钻时的抽吸和挤压作用造成孔壁坍塌和钻孔漏失。孔壁薄弱时应避免带内管起下钻。(4)水敏性地层特征:含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产生澎胀压力、增加地层塑性,降低地层强度。技术措施:降低泥浆滤失量,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能,增强泥浆吸附、交联及包被作用,封堵孔壁毛细管通。(5)水溶性地层溶蚀性地层以氯化钠盐层最为典型,其他还有钾盐、石膏、芒硝、天然碱、光卤石及溢晶石等。存在问题:缩径塑性变形和蠕变流动;盐膏层中所含石膏层和钙芒硝的膨胀;盐的溶解造成扩径和岩矿心采取率低;饱和盐水由于温度差别引起的重结晶,影响打捞;盐下部泥页岩引起的复杂问题;异常压力问题。泥浆选型与对策采用饱和(或欠饱和)盐水泥浆、油基泥浆;盐的种类以盐矿体成分而定。添加盐重结晶抑制剂预防结晶,影响岩心打捞。必要时采用较高比重泥浆;不影响盐矿心检测。如钾盐矿,禁用含K+材料。加强划眼和扩眼。钻井液性能参数常用参数:密度流变参数:漏斗粘度、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动切力、静切力滤失量、泥饼厚度pH值含砂量、固相含量(1)密度的确定钻井液密度是确保安全、快速钻进和保护油气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利用密度的作用,调节钻井液孔内静液柱压力,达到对孔壁的支撑作用。起到防涌、防喷、防漏、防缩径、掉块、坍塌的效果。根据地质设计中的压力预测值+附加值确定。附加值为:0.05—0.15,气体:0.07—0.15。(2)钻井液流变性能钻井液的流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钻井液发生流动和变形的特性。钻井液的流变性与携岩、孔壁稳定、机械钻速和环空水力参数计算等密切相关,是钻井液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漏斗粘度:用漏斗粘度计测量,计量单位秒(s)。粘度高:对孔壁冲刷小,胶结作用强,有利于松散破碎地层孔壁稳定;悬浮、携带能力强;有利于减缓漏失。但易引起较大的环空压力;
本文标题:钻井工程设计(石油、煤层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7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