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谈语言经济原则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影响论文
1浅谈语言经济原则下外国人使用汉语的行为李晓坤摘要语言经济原则是语言运转的基本规律,语言经济原则在语言学中运用很普遍。语言经济原则是指言语经济的最大效用。但是对于使用汉语的外国人来说,语言经济原则经常是他们运用地道汉语的障碍。关键词语言经济原则外国使用者语言优化配置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汉语热”成为全球一个瞩目事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但是外国人在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并不能像中国人那样地道的说汉语。其实制约外国人学习、使用汉语的因素有很多。下面笔者从语言经济原则对外国人使用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的负面因素出发进行简单剖析并提出自己的拙见。一语言经济原则的概念界定“语言经济原则”是由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AndreMotinet)在其《普通语言学纲要》中提出来的。这一原则最开始被看作是语言演变的基本规律。但在马丁内后来的一些理论著作中却被视为语言运转的基本规律。从他的论著中可以归纳出语言经济原则的基本概念是:“言语活动中存在着从内部促使语言运动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归结为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1]。一方面,由于交际和表达的清楚明白,我们需要尽可能的运用语言达到自身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出于自身的自然惰性,同时我们也希望运用最省力的方法做出回应。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定义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语言内部出发,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运作机理以及语言演变规律,这是一种动态形式。另一种是从语言的形式出发帮助我们判定语言的使用是否符合经济的标准。这是一种静态的。本文中所运用的语言经济原则主要是第二种,即判断语言的使用是否符合经济的标准。但值得注2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语言经济原则”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的字数越少越经济。Chomsky(1995)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可以依赖没有语音的“心灵感应”(telepathy)来沟通,那么我们就不需要语音和音韵部门。Chomsky的意思是最省力、也最经济的交际是没有任何语音交流的。但是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这时是把“沉默”这种无声的语言排除在外。因为这里的“语言”是理智上的,而不是情感上的。所以本文中所提到的“语言的经济原则”是是以向明友教授于2002年5月《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Neo-economyPrinciple)提出的“新经济原则”为基础的概念,即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语言的优化配置和语言效用的最大化”[2]。二经济原则到底从哪些方面制约外国人地道的使用汉语的?㈠语音方面外国使用者不能达到语言的优化配置的体现。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一眼就看出他是外国人,除了体貌特征上的明显区别,最重要的是外国人在说汉语时候具有明显的洋腔洋调。很多外国人的母语有重音,而汉语中汉字没有重音而有声调,以及有的音只存在于汉语中,这样外国人在发音的时候,不能准确的发出正确的音来。英语国家的使用者在说本是“后重”的汉语生词时,受其第一语言“前重”的干扰,如把“食堂.”读成“食.堂”。在重音方面,汉语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重音往往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而英语则相反,不带前缀的双音节的重音,大多在第一个音节上。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外国人使用汉语是在原有的信号系统基础上,构建另一个信号系统,当然必须掌握第二个信号系统的物质外壳——语音。原有的语音系统是熟知的,而新的语音系统是陌生的、不熟练的,因而外国使用者在编制发音程序的时候,原有的发音程序程序干扰了新的语音系统。㈡词汇方面外国使用者不能达到语言的优化配置的体现。外国人使用汉语不能达到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书写,一个是交际。在书写方面,语言的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在汉字的句子中夹杂着拼音的书写,下面这个例子是从泰国留学生的作文中摘录的句子:“中国很多有好吃的东西例如,tánghúlu(糖葫芦)、málàtàng(麻辣烫)、mǐxiàn(米线),不太guì(贵)。”在交际方面,语言的经济原则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过度泛化。所谓过度泛化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某个语言项目的规则学习的不全面,把该规则当做语言项目的统一形式,而忽视了其他形式或用法。[3]对于外国使用者来说,量词“个”的泛化尤为明显,3如使用者经常会从“我有一个本子,我有一个姐姐”这样的句子中推出自己使用量词的方法,认为所有的名词都可以用“个”进行修饰。便会造出这样的句子:我有一个好看的书,我和我的朋友吃了一个饭。这是因为成年人抽象思维比较强,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运用自己已学到的目的语规则。在这个理解过程中语言的经济原则起到了一定的副作用。㈢语法方面外国使用者不能达到语言的优化配置的体现。外国人在使用汉语的时候,在语法方面同样受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当然积极影响不是所讨论的范围。我们主要来分析语言经济原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外国人在交际中组成句子的时候,只有断断续续的单词,组不成完整的句子,例如外国人在说句子:吃顿饭吧,大家聚在一起可以了解彼此。而使用者在表达的时候,却只能断断续续的的说几个单词“吃饭……大家一起……了解。”如果按照对语言经济原则的传统理解方法,这样的说话方式应该是完全支持的,因为这种说法句子长度较短,符合省力的要求,但实际上这样的句子说者说了几个单词固然省力,但是听者听起来却十分的费力,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听者不能够理解说者的意思,从而产生语言的误解。听者与说者两人做了无用功,这样语言便没有到达最大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使用者大量使用简单句,回避稍微复杂的语句。例如“一位身穿黑色西服的男士从马路对面横穿过来。”这样的句子由于语法结构比较复杂,外国使用者会拆分成这么几个句子:“一位男士身穿黑色西服,男士在马路对面,男士横穿马路,男士过来了”等这样的表达。这样的表达固然也能进行一些交流,但就是过于啰嗦,说者固然费力,而听者也并不省力。同样是有语言的经济原则在起着副作用。本来句子可以只有一个主语,而使用者却出现了四次相同的主语,没能使句子优化配置,也没有使句子发挥其最大效用。㈣语用方面外国使用者不能达到语言的优化配置的体现。在语用方面主要体现在问候语的重复使用上以及语篇上的互动中过多的附带已知信息。外国使用者在了解了“吃了吗?”是地道的中国式的问候方式,便经常不分场合的使用,例如《洋妞在中国》中一位嫁进北京四合院的洋妞,处处事事以中国媳妇的标准要求自己,却居然在公厕门口,端着痰盂跟刚从厕所出来的同院大爷打招呼“大爷,您吃了吗?”或者是不分时段的使用,例如外国人在晚上十一点之后与中国友人聊MSN,上来的第一句便是“吃了吗?”这让中国友人哭笑不得。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能明白使用者的意图,但总会觉得十分别扭。对于使用者来说,语言的经济原则希望如果能用4相同的句子应对不同的环境。然而这种重复忽视了语境。语篇方面,语篇的交流时作者读者之间的对话,是一种提问——回答式的对话,其实就是双方的一种互动。读者的预期就是问题,语篇的叙述就是对问题的回答。对话的范围有局部的,也有宽泛的的,回答有瞬时的,也有延迟的。语篇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非结构衔接即语义衔接。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具有语义衔接作用的语法和词汇手段有五种,其中一种便是省略。省略是把语篇中某些成分省去,其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如果把省略看作一种谋篇手段,我们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而且是一种必须。例如下边的例子:A:您贵姓?B:我贵姓李。A:今天星期几?B:今天是星期一。这两句对话,回答的语句从语法结构来看,没有错误,但是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当别人问:“您贵姓?”“今天星期几?”如果回答“我贵姓李。”“今天星期一。”就会觉得很不地道。而正确的回答应该是:A:您贵姓?B:李。A:今天星期几?B:星期一。从语篇互动的角度来看似乎没有错,A的提问就限制了B的回答范围,B的回答是根据A的预期。通过重复词语信号“贵姓”、“今天”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其实这是忽视了语境,交际双方之间的互动跟语境关系密切。语境的中就隐含了“贵姓”和“今天”的意思,这样结合语境来回答就简单明了。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根据信息理论,信息量与出现频率频率成反比。未知信息的传递是说话者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和前提言语交际执行经济原则,其实质就是最大限度的对已知信息部分的省略,已知信息通常会出现在未信息前,除非要强调未知信息,已知信息从上下文中可以判断出得。[4]Martinet把“省力原则”和“交际需要”对应,认为它们是构成信息经济原则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方面说话人需要传递自己的信息,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脑力、体力的付出。Zif认为,用词经济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讨论,说话人的角度和听话人的角度,说话人的角度看,用一个词表达所有的意义是最经济的。这样,说话人不需要花费气力去掌握更多的词汇,也不需要考虑如何从一堆词汇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这种“单一词汇量”就像木工的一种多用的工具,集锯刨钻锤于一身,可以满足多种用途,但是从听话人的角度,这种“单一词汇量”是最费力的。[5]通过刚才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Martinet和5Zif的观点以及前文提到的向明友教授所说的“新经济原则”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达到语言的优化配置。三外国使用者自觉不自觉的出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原因那么,在外国人使用汉语的时候,为什么会在语言经济原则的支配下,出现这些负面影响呢?下边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讨论这个问题。㈠主观原因首先是由于使用者运用汉语时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即内因。同时这个内因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㈠外国人使用汉语时的惰性心理,惰性是语言简化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心理桥梁。如同zipf在解释“省力原则”的时候做的实验:他在木匠的工作台上摆上把相同的斧子,发现离木匠最近的那把斧子使用的频率最高。[6]Zipf根据这一行为指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有省力的动机,也就是惰性心理。外国人在使用的时候,同样受到该动机的驱使。一如在前文所提到的语音和词汇方面的例子:因为新的语音系统没有原有的语音系统用起来得心应手,新的语音系统不容易被调动起来,所以根据人的惰性心理,便会选择更容易调动起来的语音系统,从而使使用者从自己原有的母语语音系统中调出相似或相近的语音,从而出现了洋腔洋调的现象。由于在对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外国学习者都是首先学习拼音,然后在进行汉字的学习,从而使学习者在意识上认为拼音也是汉字的一种,所以在使用汉字书写的时候,遇到需要进行甄别的汉字,或者不熟悉的汉字便下意识地使用拼音,这样就会减少头脑中对同一个发音不同汉字的甄别,从而减轻自己的负担。使用者根据类推的结果从而得出“个”的适用范围,而不是真正的对没一个句子进行实践,这种类推是语言经济原则推动人的自然惰性心理从而产生的结果。㈡使用者心理词典的词语匮乏和使用者对汉语语法规则和某些句式不熟练,未能形成自动化。心理语言学家把词在长时记忆中的表征称为心理词典[7]。使用者之所以只能提出词语却不能做成句子,是因为对于词语的熟悉程度尚不能组成句子。他们在使用汉语的时候,首先从心理词典中搜索出相关的词语,然后加工成句子。但由于对词语掌握的熟悉程度不同,有的词语掌握的比较牢固,对它的词性、词义和与之相搭配的词都较熟悉,6便能够流利的使用。有的的词掌握的不那么牢固,对它的词性、词义、和与之相搭配的词比较陌生,还不足以自如的运用。例如上文所提到的语法方面的例子:“吃饭……大家一起……了解。”该句子就是对于“彼此”与“了解”直接之间的搭配比较陌生,不能够在说出“了解”的时候,搜索出与之相搭配的词语。“所谓自动化,无非是建立程序,并储存起来以供使用。”[8]课本中的语法知识,教师所讲解的语法为学生所接受,储存在头脑中知识叙述性的知识,即知识本身。而要用这些语法规则来生成句子,则要把陈述性的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的知识,即把知识作为行动的向导,经过反复的练习,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从习得过程来看,外语学习开始可能比较缓慢,但等到概念和规划牢固获得并能够在新情况中熟练的执行的时候,也就实现了自动化。在上文语法方面
本文标题:浅谈语言经济原则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影响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19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