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议论文结构(一)并列式结构剖析
言之有序——谈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一、结构的重要性•结构:•作文各个部分之间的组成关系。•重要性:•结构是思路的反映。•文章的内容靠恰当的结构来表达,文章的主体靠恰当的结构来凸显。二、作文前要思考的问题:•1.我的文章要说什么,分几部分说,每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2.怎样开头结尾,首尾如何呼应。•3.怎样把以上几部分勾连起来,使之浑然一体。三、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基本模式:(古)起-承-转-合•“起”,就是提出问题或提出主题;•“承”,就是发挥、分析你提出的问题或主题,包括正面的、反面的、不同侧面的分析和发挥;•“转”,就是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大的角度进行分析申述;•“合”,就是对提出的问题或主题加以解决或得出结论。三、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基本模式:•(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主题、围绕主题加以申述、得出结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一、并列式议论文•从2—3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共同论述同一个话题或中心观点的结构形式。并列式A•引论(提出论点)•论据1+分析论证•本论(证明论点)论据2+分析论证•论据3+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例文“大树与小草”材料作文•《退一步海阔天空》《生命的色彩》山水合一•水有灵动的阴柔之美,山有沉稳的阳刚之美。水离开山的衬托,稍显轻佻;山缺少水的点缀,则过于木讷。故曰:山水合一,阴阳相融,方得一片好风景。从自然之理联想人生,为学为事亦如此。•世人看列子御风,何等逍遥灵动,无人不心向往之,故纷纷学习疾走,效仿飞鸟,然数日数月后,无人功成。众生迷惑,皆问列子。列子曰:“吾师从壶丘子,先修身十年,方得心无善恶,静如止水,练得沉稳无物的心境,然后轻松腾云,无需疾走或苦心效仿飞鸟。”众人大悟:原来灵动的御风只是表象,需要背后常年的修炼,炼得沉稳的性情,才得超脱。•世人看慧能悟道。不过一夜之间,心智如此灵动聪慧,故皆学耍小聪明,痴想终有一天也能使自己悟道,然数年之后,无人参透佛理。众生迷惑,皆问六祖。六祖曰:“吾终曰推磨,贫贱至极,然从未忘记时时反省思索,劳动时不忘五祖教诲,睡觉时终思修身养德,终于顿悟。”众人方解:顿悟并非所想的那般只需灵动的智慧,更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思考,沉稳踏实的学习。•世人看孔丘终日闭口少言,却拥有大智慧,凡遇别人提问,都对答如流,故纷纷奔入家中,整日静坐,然积年之后,无人因此博学,反而更加愚钝。众生迷惑,皆问孔丘。子曰:“吾表面看似木讷,而吾心无时不在思考人生道理;吾终日埋头读书,其实并非只看不记,而是时时都在动脑啊!”众人大悟:原来沉稳的是性情,心脑却在一直不停的思考记忆,仅仅沉稳是不够的,还需灵动的思维。•世人看庖丁解牛,动作极少,却在片刻之间能将牛宰杀分块,刀都不曾损毁,故皆学其解牛动作,然而损刀无数。众生迷惑,皆问庖丁。庖丁答:“吾刀入牛体,看似简单,其实吾早已迅速解其经络,动作之快,众人不察,还以为只要模仿所看到的,就得解牛之道了。”众人方解:原来动作稳当简单并不能解牛,重要的是沉稳中寓于了灵活的细微改变,才能轻松解牛。•……•由此可看得出,无论道家悟道,佛家参理,儒家为学,甚至是粗人杀牛,都需要灵动与沉稳相结合,方能功成。沉稳的心志和灵动的智慧相结合,才能在为学为事中解其意,成大业,绘一幅人生多彩的山水之景。并列式B•引论(提出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巳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巳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珞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巳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了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了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小结•这种议论文往往在段首或短尾用一个句子高度概括本段的观点或中心事件。•表述形式有“……是……”(退一步是大度的退让,退一步是生存的智慧。)•“……有……才有……”(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坚强不屈)•“……要……就要……”(社会要和谐,就要懂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会要和谐,就要懂得“让他三尺又何妨……”)作文训练•请你以“宽容”为题,写一篇并列式的议论文。构思过程•1.依据主题,联想有关材料•大海容纳细流,高山容纳细石•诸葛亮笑对关张的冷嘲热讽\负荆请罪\唐太宗对谏臣的宽容\六尺巷•林肯将政敌引进议院\牧师对冉阿让的宽容•2.以从不同角度或意义为原则对以上材料进行分类,筛选出3个有代表性的材料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分别用一句话高度概括这3个材料的中心事件并置于段首作为段首总括句,•再依据主题或论点分别概括这3个材料,并在各段尾分析,•使这3个材料各自成为总分总的段落,最后构成文章的主体部分。片段示例:•宽容是那慈祥的僧人把温暖的衣服裹上贼人那寒冷瑟缩的身体。贼人溜进寺院想偷贵重东西,不料却被发现。他惊慌、羞愧,等待着被数落、制裁……然而他等到的不是乌云,而是一轮清澈的明月!“天冷,把它披上吧!”僧人的嘴角是宽容的微笑,他将一件衣服披在贼人的肩上,就如同将温暖的阳光裹上那贼寒冷瑟缩的身体,如同将一轮明月送给了贼。僧人等到了翌日清晨,打开门扉,那件衣服整齐地叠着,安静地侯在门口,如一轮明月,一轮被返回的明月。嗅到了吗?那是宽容的馨香。•宽容是仁慈的牧师将一对烛台送给了屡犯不改的冉阿让。曾记否,生活在悲惨世界中的一个小人物冉阿让,曾因偷面包而下狱,并且释放后仍不思悔改。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位勇敢无私的冉阿让呢?是那位牧师,是那位以宽容为准则的牧师!短暂的一夜,面对着又去偷窃的冉阿让,牧师将一对烛台举起:“连带这对烛台,我也送给你!”烛台上明月一般温柔的光啊,载着牧师的仁爱,照亮了冉阿让的未来。看到了吗?那是宽容的慈爱的脸庞。
本文标题:议论文结构(一)并列式结构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23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