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
金黎平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产业发展现状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种植面积大、总产量多,意义重大分布广,种植模式多周年生产:冬作、秋作、早春作、春作(主产季)主产区集中,生产条件差,单产低6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无灌溉条件多在贫困地区,小规模农户,机械化水平低脱毒种薯应用率低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防控能力差生产特点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生产情况1991-2011年面积增254.5万hm2、总产增5672.5万t2009-2011年平均比前三年增80.2万hm2和1433.3万t,增幅分别为18.1%和21.5%。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面积(百万公顷)总产(千万吨)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1991-2011年占世界总量的比例种植面积:16.34%→28.21%总产量:12.3%→23.6%生产情况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3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areatotalproduction1993年前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近5年全国生产情况-年鉴+未统计省份年份面积(万hm2)产量(万t)平均单产(t/hm2)2007449.16574.514.62008467.37103.515.22009508.87337.314.42010545.69061.516.62011568.79754.517.2年均507.97966.315.7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1991到2011年,平均单产从11→16.3t/hm2增加了5.3t/hm2生产情况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平均单产较低水平稳定增长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2011年省份间单产变化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甘肃四川内蒙古贵州云南山东黑龙江重庆湖北陕西吉林河北河南宁夏辽宁青海湖南福建山西浙江新疆广东广西江西西藏全国平均kg/hm2生产情况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种植面积50%–种薯产地–加工原料薯生产基地–鲜食商品薯-种植面积8%-早熟菜用-出口-高产-面积37%-增长快-加工-粮食–面积5%–迅速扩大–冬闲田–出口和早熟菜用分布区域广,主产区集中生产情况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我国马铃薯主要分布于贫困区域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甘肃、四川、内蒙古、贵州、云南、山东、黑龙江和重庆占全国总产量的71%甘肃12%四川11%内蒙古10%贵州10%云南8%山东7%黑龙江7%重庆6%其他29%主产省份总生产量比重2011年主产省份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近5年马铃薯生产格局变化冬作生产大幅增加秋作生产从无到有迅速崛起早春生产稳定增长北方一季生产相对稳定西南形成周年生产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消费利用结构稳定6112.315.90.410.4010203040506070%(2009-2011)鲜食种用加工用出口损失主要消费:蔬菜、粮食和加工原料估计2010年大陆的马铃薯人均占有量大约44kg。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2012进出口贸易情况中国海关统计出口和进口额分别为1.87亿美元和1.91亿美元,逆差近400万美元鲜薯占出口总额的70.22%,其余为种薯、冷冻马铃薯、淀粉和贮藏马铃薯冷冻马铃薯占进口总额的78.3%、淀粉占进口总额的21.6%。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加工利用情况主要产品:淀粉(包括三粉)、薯片、薯条和全粉中国食品加工协会的数据,2011年产量:淀粉50万吨冷冻薯条16.7万吨薯片品种增加,总销售额约180亿元全粉生产能力增长16.9%,加工6万吨袋装的鲜马铃薯切片、切丁、切丝等产品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储藏能力提升,贮藏损失减少三北主产区贮藏能力占总产量的50%以上,其他区域正在开始建设贮藏设施2012年贮藏期间平均损失率普遍为10%-15%窖外窖内窖内窖内窖内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据调查不完全统计,马铃薯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共700多个,主要开展种薯和商品薯生产、经营和加工,生产资料销售以及种植技术服务等,农户会员数达12万以上,带动农户93万户,年经营规模32亿元以上。在主产区新建了一批马铃薯物流、专业批发市场。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科研投入增加、进展快科研队伍比2006年人员增加1倍,其中:研发人员760人左右,高级职称占41%、拥有博士学位的占17%推广技术人员1470人左右。科研投入增加:2006-2010年间省部级和国家科技项目总投入6.5亿元、认定或挂牌的专业性研发、试验、监测基地近100个,总投资6亿元。十二五期间,科技总投入近10亿。2006-2012年发表论文2600多篇,国内专利100多项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科研投入增加、进展快主要研发领域分子生物学种质资源改良和新品种选育脱毒快繁及病虫害检验检测技术抗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技术作物生产管理技术农业机械装备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贮藏技术加工产品、加工技术及其装备、加工废弃物利用污染控制技术产业经济等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科研投入增加、进展快主要研发进展遗传育种和改良作为主要参与国,完成了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合作项目2006年以来育成并审定了140多个新品种建立了脱毒种薯繁育和质量检测技术体系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科研投入增加、进展快主要研发进展栽培技术模式北方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旱作覆膜集雨和膜下滴灌、早熟地膜覆盖设施高效栽培与粮棉瓜菜果等作物多样化间套种复种稻薯水旱轮作南方冬闲田轻简化种植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科研投入增加、进展快主要研发进展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晚疫病预测预报技术系统,早疫病、疮痂病、干腐病和黑痣病,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多种技术田间机械:研制中小机型的田间覆膜、种植、中耕、施药、收获和地膜回收机械设备,农机农艺融合技术。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科研投入增加、进展快主要研发进展贮藏加工技术及装备适合于三北地区以农户为主体的无能耗小型贮藏窖型和贮藏保鲜技术菜用商品薯产后清洗、分级、包装和保鲜技术及装备新鲜马铃薯片、丁、丝等半成品净菜制品加工技术及装备淀粉加工废水蛋白质提取分离技术及装置、液体“肥料”研制等已经完成中试提供企业应用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问题与挑战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各环节在规划、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严重脱节科技支撑力度差、技术储备少科技支撑体系分工不明确、效率差的新品种选育重大突破少,结构不合理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效率差、供应能力不足抗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技术少、抵御灾害能力弱水肥利用技术水平低、生产管理技术粗放加工产品单一、技术落后、污染严重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种业规模小、标准化水平低微型薯产能23亿粒,实际生产10亿粒;200多个企事业和单位,年产千万粒或万亩以上的种薯企业分别为30余个种薯覆盖率25%左右缺少组织规划、管理、协调和系统的质量监控微型薯产能大、大田生产用种供应能力极弱,脱毒种薯质次价高未建立系统有效的质量检测和监控,以企业自检为主,国家标准难以执行。市场流通监管缺失,假冒伪劣种薯,缺乏客观公正的质量鉴定评价技术和评判问题与挑战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问题与挑战种植技术粗放、主产区单产低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慢,脱毒种薯供应不足主产区75%为山区坡地,土壤瘠薄、农田设施差栽培管理粗放、单位面积产量低早熟和规模化种植投入高、过度利用水资源和施用化肥农药引起土壤、环境和生态等问题生产上缺乏适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频繁发生、防控能力差种植者缺乏技术培训。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问题与挑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机械化程度总体水平不超过10%。2011年全国机种机收水平分别是19.6%和17.7%,国际先进水平约70%。分布区域广,60%以上是山区坡地,机械作业困难。东北和华北水平机种机收50%以上,其他区域大部分仍是手工耕作。种植模式多样,管理水平差异大,农机农艺融合难度较大相关机械装备研发滞后,耐用适用中小型机械缺乏、大型机械依赖进口。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ⅠⅣⅡⅢ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冬作区西南混作区–种植面积占50%–种薯、加工原料薯、鲜食薯–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可应用大型机械面积:1500-2000万亩–西北大部中小型机械-种植面积占8%-早熟菜用、出口、高产-中大型机械应用-面积占37%-加工、粮食-山坡、丘陵中小型机械栽培区域及其机械化-面积:5%-出口和早熟菜用-冬闲稻田、小型机械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问题与挑战产后处理粗糙、贮藏损失大鲜薯产后清选、分级、预贮等技术几乎空白,收获后处理技术粗糙,导致商品性差、附加值低总体贮藏能力不足,贮藏设施简陋,管理技术水平低,尤其是西南主产区加工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问题与挑战产后处理粗糙、贮藏损失大加工企业多而小,工艺落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缺乏科学规划,产能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低附加值的淀粉加工,与饮食习惯不符的薯片薯条加工业与种植业脱节,原料供应和加工生产不稳定,整体经济效益差,尤其淀粉加工原料低价格与鲜薯高价格、种植户期望高收益间的矛盾严重。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问题与挑战其他问题整个产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合作组织有待于规范化,服务功能差,市场营销能力较差物流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宏观指导,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弱,容易引起结构性过剩消费观念有待于转变和宣传不够。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展望与建议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展望政策环境优越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很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2006年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7年成立生产专家指导组2008年发布了《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原种繁育补贴的意见农业综合开发设立种薯基地建设专项农机补贴和贮藏库(窖)补贴国家省级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薯类生物学和遗传改良的综合性实验室学科群扶持加工业发展,支持企业改造升级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展望国内需求持续增加是适宜的有效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作物作为蔬菜的消费量将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中可支配收入上升、工作时间变长和空闲时间缩短将迫使人们选择方便快餐食品和半成品,如加工的土豆丝、土豆片、薯块等脱水制品如全粉等产品除了应用于食品加工外,还可作为蔬菜、主食等进入千家万户冷冻薯条消费将有所增加符合中国饮食习惯的马铃薯食品,如粉条、粉皮、粉丝、面条、面包和切片,将会增加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展望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持续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继续整合资源科学合理补贴,加强监督和技术服务加快农田基本
本文标题: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40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