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摘要: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人的研究有很大影响,几乎所有的西方哲学家都受其影响。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主要代表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并提出了三段论。作为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带给世界的震撼与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一、生平经历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希腊的斯塔基拉,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攻廷御医,良好的环境为亚里士多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他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跟随柏拉图学习哲学。在在阿卡德米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用柏拉图的话说:“如果说其他学生是阿卡德米学园的肉体,那么亚里士多德就是学园的灵魂”。但亚里士多德不会只崇拜权威,就如他所说“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随后不久亚里士多德便离开阿卡德米学园,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担任当时年仅13岁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直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教授哲学。亚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是“漫步的哲学”。同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这一期间也有很多,主要是关于自然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故,亚里士多德被迫离开雅典。经过一系列的时局动荡,最终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细记叙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我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做出如下分类:(一)科学分类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的为哲学分类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哲学活动体现了希腊哲学的基本知识,就是学以致知,为知识而追求知识,为智而追求智慧的探索精神。在《论题篇》中,亚里士多德以知识的目的为依据,将科学或知识分为三大类,具体如下:1、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物理学”、“数学”和“神学”;2、实践知识实践知识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伦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3、创制知识创制知识是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修辞学”、“诗学”和“辩证法”。(二)哲学概括亚里士多德对以往的哲学做了概括与总结,他认为哲学对于自然的探索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原因。所谓的原因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他总结以往哲学家关于原因的思想,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分别如下:1、质料因质料因是指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与其中的东西。无论是具体的可感物还是抽象物,都由质料构成。所以,质料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2、形式因形式因有两层含义:(1)内在形式内在形式是指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如雕像之所以为雕像,不在青铜,而在雕像的本质。(2)外在形式外在形式是指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即形状。一般说来,内形式通过外形状表现,二者相互结合表现物体。(3)动力因动力因是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如策划者是行为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把事物分为两大类,即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和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区分两类事物的依据,就是看他的动力因在内部还是外部,“因为所有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显然在自身中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开端”,由此可以对事物分类。(4)目的因目的因是指任何事物的存在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如健康是散步的目的因。原因虽然有四种,但是“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合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源又和这两者同类”。所以这三种原因可以统称为形式因。三因合一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观点,不仅突出了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也为哲学讨论实体的问题奠定了基础。(三)形而上学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在科学的探索中,首先要处理那些应该首先得到追询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内容非常庞杂,我只谈论以下几点:1、存在论形而上学以“存在”为研究对象,“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他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任何别的科学普遍的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例如数学科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建立一门专门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是不可能认识存在“是什么”的,只能认识存在是怎样存在的,这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存在有两种存在方式,即“偶然的存在方式”和“本然的存在方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提出关于事物的十种描述方式,即: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处(地点)、何时(时间)、所处(状态)、所有、动作和承受。由此,对“存在”的研究转向了对存在方式的研究。2、实体论实体指事物“是什么”,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根据笛卡尔的定义,“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考察实体的四种含义:(1)土水火气等简单物体及其由之构成的事物(2)事物存在的内部原因,如灵魂(3)事物构成的内在部分,如平面中的线(4)是其所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的探索并没有最后的答案,正如他所说,“存在是什么,换言之,实体是什么,不论古老的过去、现在,以至永远的将来,都是个不断追寻总得不到答案的问题。(四)神学亚里士多德认为,当理性真正认识了善的时候,理性与善就是同一的。理性思想善,因而便有善的属性,这是最愉悦最美好的。然而,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因而并不能达到这种最高的神圣,只能暂时体会它的幸福与愉悦。神就不同了,它是永恒的实体,永恒的思想,永远处于最美好的状态之中(五)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说:“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主要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由此可见,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改变习性。”伦理道德既不是完全由教育产生,也不是完全由自然产生,而是从自然接受过来又通过习惯将它完善的,所以亚里士多德不否认教导的作用,但更强调习惯的影响,这种习惯不同于习俗,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亚里士多德把最好的生活方式称为“幸福”,万物生长自有其目的,所有目的之总称就是“善”,及即完美的“好”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说,万物在本性上都是追求好的东西,因而都是向善的。虽然所有人都说幸福是最好的事物,但是在究竟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人所具有的德性,但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有德行的时候,主要看的是他的行为,这就是说,道德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幸福并不排斥快乐,不过快乐并不等于幸福,只有呵护最好的、最完善的德行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幸福就是最好、最高尚、最快乐的活动。伦理德性是处理情感和行为的,在这里存在着“过度”、“不足”和“中间”。例如,在恐惧与自信之间的中道是勇敢,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怕,过于自信,就是莽撞。如果过度恐惧且自信不足,则是怯懦。所以说,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是不同的,理论是不变的东西,而实践知识的对象则是生活中经常变动的事情,我们要对之深思熟虑,以便判断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三、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其影响力延伸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最终被牛顿物理学取代。在动物科学方面,他的一些意见仅在19世纪被确信是准确的。他的学术领域还包括早期关于形式逻辑理论的研究,最终这些研究在19世纪被合并到了现代形式逻辑理论里。在形而上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神学思想在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传统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世纪,它继续影响着基督教神学,尤其是学术传统的天主教教会。他的伦理学,虽然自始至终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后来也随着新兴现代美德伦理的到来获得了新生。今天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仍然活跃在学术研究的各个方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哲学家中流传著作最多的两位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柏拉图的思想被认为是为西方哲学定下基调,而亚里士多德则被认为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有史以来第一位百科全书试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也使得逻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哲学思想对现今世界仍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标题: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6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