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掉话案例讲解2空中接口掉话定义在通话过程中,如果空中接口信息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可以判断为掉话:1.收到任何的BCH消息(即系统消息)2.收到RRCRelease消息(原因为非正常释放Notnormal)3.收到CCDisconnect,CCReleaseComplete,CCRelease三条消息中的任何一条,而且释放的原因为NotNormalClearing或者NotNormal,Unspecified。从RNC记录的信令上看,如果在Iu接口上看到了RNC发向CN的消息为IuReleaseRequest或者RNC发给CN的消息为RABReleaseRequest消息,此时定义为异常掉话。空中接口定义3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一邻区漏配案例二乒乓切换案例三切换来不及(拐角效应)案例四切换来不及(针尖效应)案例五切换来不及(接入阶段)4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六覆盖差案例七手机异常(没有上报1a事件)案例八手机异常(上报测量报告太迟)5案例一问题描述问题描述仲恺一路上,新党校(PSC=504)与惠州海关(PSC=485)之间发生掉话。掉话后UE驻留在485扰码上。6问题处理过程(一)对比掉话前Scanner和UE的CPICHEc/Io,Scanner的CPICHEc/Io良好,UE的CPICHEc/Io在掉话前急剧恶化。7问题处理过程(二)比较掉话前Scanner和UE的最强信号的扰码,UE驻留在504号扰码的小区上,而Scanner的最优小区则是SC485。8问题原因及调整措施问题原因检查UE信令和RNC配置参数,发现SC504与SC485未做邻区关系。调整措施SC504与SC485之间配置双向邻区9案例总结一般来讲,初期优化过程掉话占大多数是由于邻区漏配导致的。对于同频邻区,通常采用以下的办法来确认是否为同频邻区漏配:方法一:观察掉话前UE记录的活动集EcIo信息和Scanner记录的BestServerEcIo信息,如果UE记录的EcIo很差,而Scanner记录的BestServerEcIo很好;同时检查Scanner记录BestServer扰码是否出现在掉话前最近出现的同频测量控制的邻区列表中,如果测量控制的邻区列表中中没有扰码,那么可以确认是邻区漏配。方法二:如果掉话后UE马上重新接入,如果UE重新接入的小区扰码和掉话时的扰码不一致,也可以怀疑是邻区漏配问题,可以通过测量控制进一步进行确认(从掉话位置的消息开始往前找,找到最近一条同频测量控制消息,检查该测量控制消息的邻区列表)。方法三:有些UE会上报检测集(DetectedSet)信息,如果掉话发生前检测集信息中有相应的扰码信息,也可以确认是邻区漏配的问题。10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一邻区漏配案例二乒乓切换案例三切换来不及(拐角效应)案例四切换来不及(针尖效应)案例五切换来不及(接入阶段)11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六覆盖差案例七手机异常(没有上报1a事件)案例八手机异常(上报测量报告太迟)12案例二问题描述问题描述2005-09-0310:59:23.531在江北北环路立交桥附近发生掉话,掉话是由乒乓切换引起。SC56被删除之后马上又要求加入,但此时SC64/SC66的信号质量已经很差了,无法完成切换而导致掉话。13问题处理过程(一)在掉话前由于SC56信号质量降到-18dB以下,导致将SC56从激活集中删除,这时激活集中只剩下SC64和SC66,但SC64和SC66两个小区的信号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导致掉话。14问题处理过程(二)UE纪录的SC56被删除的纪录如下所示:15问题处理过程(三)再SC56被删除以后,SC64和SC66两个小区的信号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通过查看UE纪录的信令,发现UE此时也上报了SC56的1a事件,但没有接收到RNC下发的激活集更新命令16问题原因及调整措施问题原因从信令流程上看,可以看到1个小区刚刚删除,然后马上要求加入,而此时收不到RNC下发的活动集更新命令导致失败。调整措施配置SC66扰码小区的1b触发时间(640ms--1280ms)17结果验证分析18案例总结解决乒乓切换带来的掉话问题,可以调整天线使覆盖区域形成主导小区,也可以配置1b事件的切换参数减少乒乓的发生等方法来进行。19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一邻区漏配案例二乒乓切换案例三切换来不及(拐角效应)案例四切换来不及(针尖效应)案例五切换来不及(接入阶段)20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六覆盖差案例七手机异常(没有上报1a事件)案例八手机异常(上报测量报告太迟)21案例三问题描述问题描述2005-08-2111:13:39.551在鹅岭西路与鳄湖路交界口处发生掉话,掉话是由拐角效应引起。拐角效应主要表现在原小区信号快速下降,目标小区信号很快上升,导致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而导致掉话的情况22问题处理过程(一)在拐角处,可以看到活动集304扰码的信号快速下降到-17dB以下,而监视集298号扰码信号很好(-7dB)23问题处理过程(二)查看UE纪录的信令,发现UE已经上报了298的1a事件,但没有接收到RNC下发的激活集更新命令24问题处理过程(三)接着检查RNC跟踪的信令可以看到RNC已经收到手机上报了298号扰码的1a事件,同时也下发了活动集更新命令。但由于此时SC304的信号质量已经很差,造成手机无法收到该消息。导致下行失步造成掉话。25问题原因及调整措施问题原因主要由于在拐角处,由于楼房的阻挡,造成原小区信号迅速下降,无法完成软切换。而导致掉话调整措施SC304和SC298都是沿着公路覆盖,导致转弯的时候切换来不及而掉话,把SC304的下倾角5度调整到13、方向角由0度调整到315度26结果验证分析27案例总结解决拐角效应的方法比较多,此处对不同的方法和相应的优劣说明。针对小区配置1a事件参数,使得切换更容易触发。比如,降低触发时间为200ms,减小迟滞;一般情况需要针对小区进行配置,这个参数的更改会导致该小区和其他小区(没有拐角效应的小区)的切换也更容易发生,可能会造成过多的乒乓切换。配制拐角效应产生的两个小区之间的CIO,使目标小区更容易加入。由于CIO只影响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行为,影响面相对较小,但CIO会对切换去产生影响,这种配置可能导致切换比例的增加。调整天线,使得目标小区的天线覆盖能够越过拐角,在拐角之前就能发生切换,或者使当前小区的天线覆盖越过拐角,从而避免拐角带来的信号快速变化过程,来降低掉话;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天线工程参数的调整以及是否能越过拐角的判断过多的依赖于经验,使得这个方法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28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一邻区漏配案例二乒乓切换案例三切换来不及(拐角效应)案例四切换来不及(针尖效应)案例五切换来不及(接入阶段)29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六覆盖差案例七手机异常(没有上报1a事件)案例八手机异常(上报测量报告太迟)30案例四问题描述问题描述2005-08-3116:42:10.174在江北文明路上发生掉话,掉话是由针尖效应引起。主要由于SC16的背向信号在文明路上形成针尖,手机驻留在SC16后,信号迅速恶化,导致切换来不及。31问题处理过程(一)由于本次测试没有使用Scanner,所以只能通过UE来观察扰码及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掉话前UE驻留在SC16上,直到信号恶化而掉话32问题处理过程(二)从RNC侧信令发现,RNC已经收到UE上发的测量报告,并且在1s之内下发了ActiveSetUpdate消息,但5s内没有收到ActiveSetUpdateComplete发IU释放33问题处理过程(三)查看UE纪录的信令,发现UE已经上报了9和18的1a事件,但没有接收到RNC下发的激活集更新命令。说明下行信号质量已经很差了,已经无法收到RNC的ActiveSetUpdate消息了,最终导致掉话。34问题原因及调整措施问题原因主要由于SC16的后瓣在文明路上形成针尖,手机驻留在SC16后,信号质量恶化,导致手机无法收到RNC下发的ActiveSetUpdate消息,产生掉话调整措施SC16的下倾角由4度调整到9度35案例总结针尖效应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导致掉话:如果针尖持续的时间很短,无法满足切换条件,不会影响掉话,但会带来业务质量的恶化,比如下行产生过高的BLER;如果针尖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切换的条件又比较严格,导致的后果是在切换发生之前,可能由于下行信号太差,导致信令或者业务RB复位情况,最后也可能会导致掉话;如果目标小区触发了切换,可能由于原小区信号太差使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导致掉话的情况;如果目标小区完成了切换,变成了活动集内的小区,由于针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该小区还要完成一次切换过程才能从活动集内退出,这个过程也会造成掉话。所以针尖效应和拐角效应相比,针尖有两次切换的风险,任何一次切换失败就会导致掉话,但由于针尖的时间比较短,通过牺牲业务的质量(比如,配置较大的重传次数,使信令和业务不再发生复位),从而有机会在手机来不及上报测量报告的情况下,有机会不掉话,而拐角效应几乎是必然掉话的,因为拐角之后,原小区的信号几乎不会恢复。36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一邻区漏配案例二乒乓切换案例三切换来不及(拐角效应)案例四切换来不及(针尖效应)案例五切换来不及(接入阶段)37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六覆盖差案例七手机异常(没有上报1a事件)案例八手机异常(上报测量报告太迟)38案例五问题描述问题描述2005-08-2617:21:33.265,在惠阳区南门西街接口发生一次掉话,掉话发生时手机的活动集质量很差。掉话后,手机重选到SC10上39问题处理过程(一)从Scanner和UE的信号对比可知,掉话前Scanner的最优小区已经变成SC10而手机一直驻留在SC56,直至信号恶化掉话40问题处理过程(二)从RNC侧信令发现,RNC下发ActiveSetUpdate后5s内没有收到ActiveSetUpdateComplete发IU释放。41问题处理过程(三)检查UE信令发现,UE已经及时上报SC10的1A事件测量报告,由于UE处于呼叫建立阶段,RNC只是缓存了该消息,等到呼叫建立完成RNC开始进行切换时,信号已经过于恶化,RNC由于没有收到ActiveSetUpdateComplete消息而发起IU释放。42问题原因及调整措施问题原因接入阶段切换不及时引起的掉话问题调整措施不作调整43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一邻区漏配案例二乒乓切换案例三切换来不及(拐角效应)案例四切换来不及(针尖效应)案例五切换来不及(接入阶段)44课程内容Training.huawei.com案例六覆盖差案例七手机异常(没有上报1a事件)案例八手机异常(上报测量报告太迟)45案例六问题描述问题描述2005-07-3111:21:23.061在港务公司旁发生掉话,掉话原因是覆盖差。覆盖差包含上行和下行覆盖差,这里是下行覆盖差导致的掉话,既由于RSCP过低导致手机收不到NodeB下发的信号,而引起掉话的情况46问题处理过程(一)在掉话处,可以看到其前后手机活动集与监视集中小区的扰码信号均不好。分析掉话前的数据,可以看出掉话前活动集的EcIo为-24dB以下,RSCP也差不多小于-120dB,基本上确认下行的覆盖差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排除邻区漏配问题,可以看出掉话后,手机驻留到了194号扰码,但这个小区质量也是很差,所以可以认为不是邻区漏配的问题。从图1中手机的监测集中有194号扰码的集号也可知些处掉话前后手机活动集中的小区274和194是配了邻区关系的47问题处理过程(二)可以看到手机不停的发送测量报告,要求将1
本文标题:06 掉话案例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2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