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二讲-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第三章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我们为什么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怎样解决环境问题?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地位?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什么是生态伦理学伦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行为道德准则。生态伦理学:以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是对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社会发展或文化价值的危机等人类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彻底反思的产物。他们从批判传统价值伦理观出发,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伦理、价值体系,以彻底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焦点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是生态伦理学的焦点问题。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建立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即赋予人类以外的生命以内在价值的价值理论。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类自身的利益和价值是生态伦理的基础,只有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保护环境才有动力。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内容三种形态: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1、古代人类中心主义核心观点:人是宇宙的中心依据:地心说基督教批驳: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2、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核心观点:夸大人的主体性和理性力量依据:理性主义:笛卡儿: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主人和统治者。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康德: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工业革命:3、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核心观点:主张从人类利益或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来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人类整体利益作为处理人类自身和生态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代表人物:诺顿(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墨迪(美国植物学家)墨迪⑴人类评价自身的利益高于其他非人类,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⑵只有人类才有反思、自省的能力,能认识到对自然的间接责任。⑶承认非人类生物的内在价值,前提条件是:人类依赖非人类。⑷信仰人类的潜力,人对未来的可预测性和任职能力的无限性。诺顿两种人类需要的意向感性意愿:单一的、直线式的需要。理性意愿:理智地审视感性意愿后确立的意愿。从两种意愿出发区分了两类人类中心主义。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满足眼前利益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长远利益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类型根据道德关怀范围扩展的程度(一)、动物解放/权利论主要观点:只有中枢神经系统较发达的动物才应受到人类道德的关注。理论依据:19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的观点:“动物感受痛苦的能力使它们有权不受人类的侵害。”主要代表人物:辛格(P.Singer)雷根(T.Regan)1、辛格的动物解放论主要观点:从功利主义出发认为我们应当把“平等地关心所有当事人的利益”这一理论原则扩展到动物身上去。理论依据:功利主义:快乐即善,痛苦即恶,动物也有感受快乐与痛苦的权利,因此也应该把动物的快乐纳入“道德计算”,给动物带来痛苦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优先原则5月2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拉斯本塔斯斗牛场,气势汹汹的斗牛士若泽·伊格纳西奥·乌塞达正准备将手中的利剑插入牛的心脏,用一招致命捍卫自己斗牛士的荣誉。据新华社6月30日电西班牙动物保护组织6月29日在首都马德里太阳门广场举行半裸游行,抗议本国最具特色的斗牛赛事。2、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主要观点:我们不能把动物仅仅当作促进人类福利的工具。我们有道德义务废除那些给动物带来痛苦或使动物遭受折磨的做法,不能折磨动物,不能将动物应用于科研、商业和娱乐活动,并应该做一个素食主义者。理论依据:康德的道义论:动物和人一样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基础是“内在价值”、“天赋价值”,而“内在价值”和“天赋价值”又来源于有生命、有感觉、有意识的生命主体。动物也具有生命主体的特性,那么动物也有“内在价值”,因此动物也具有受到尊重的权利。(二)生物中心论1、泰勒:人只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有机体是生命的目的中心人并非天生比动物优越2、施韦茨(1875-1965):只有尊敬所有生命的伦理学才是完整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敬畏生命》施韦茨(三)、生态中心主义主要观点:论点道德关怀的对象不是生物个体,而是整个生态系统整体的和谐和稳定。理论基础:生态学主要形态: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1,大地伦理学主要代表:利奥波德理论基础:生态学主要观点:AldoLeopold(1887-1948)2、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主要代表:奈斯主要观点:最高原则自我实现原则生态平等主义则本能的自我(ego)——社会的自我(self)——大“自我”(Self)3、自然价值论主要代表:罗尔斯顿主要观点:大自然的客观价值,它不是由人决定,而是由生态系统决定。自然价值——事物的创造属性,它使得大自然本身的复杂性得到增加,使生命朝着多样化和精致化的方向发展。生态系统也有价值,它是一种系统价值,保证生命个体的内在价值,因此我们不仅对动植物负有义务,对生态系统也负有义务。非人类中心主义三中形态的比较道德关怀范围扩展的过程:动物→生命体→生态系统论证方法上:前者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和个人感情.后者是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关注重点不一样:前两者关注的是个体。后者关注物种、生态系统三、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主心主义的诘难1、无视人类的有限性。2,混淆道德代理人和道德顾客。3,利己主义的逻辑。4,道德进步是否有极限5,对道德的理解不是固定不变的。6,缺乏后现代意识。。四、人类中心主义对非人类中心的批判1、关于能否从“是”中推导出“应当”的问题。逻辑上:休谟的观点是从“是”中推导不出“应当”。摩尔的观点是从“是”到“应该”是自然主义谬误。•存在论关系→自在的关系→自然原理•价值关系→自为关系→人道原理2、关于自然的内在价值批判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离开人类评价者而寻找自然界固有的内在价值,这是不合理的。o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内在价值o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对人的长远利益是有益的)→生态系统有价值3、关于权利概念非人类中心主义以存在事实,物种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生态学规律性作为论证自然的权利的论据,这是不合理的。只有具备意志和自我意识的人类才识权利拥有者,自然决不具备成为权利所有者的必要条件。五、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人→自然→人非人类中心主义::社会动物→人社会伦理生物物种→自然自然伦理人。2、关于自然的内在价值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自然只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具有内在价值。3,关于自然的权利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的权利应该被理解为“环境权利”,它是人权的一部分。人保护自然物的义务是以自然为中介而指向人权本身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权利是就生物物种的存在而言的,而非生物个体的存在而言。只有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才具有存在的权利。4、关于理论基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研究道德是伦理学的任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的实践行为的一种价值选择,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价值选择是人的主观性和自主性同客观事物的属性有机统一,这是生态学无法胜任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学非人类中心主义试图把他的理论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通过生态学向伦理学的转换来实现伦理学的质的变革。人类中心主义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可容易被人接受,尤其是对经济边缘化的人来说,自然对于处于弱势的群体和国家来说,首先意味着生活和生存,如果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无法谈论其他需要。而非人类中心注意带有理想和精神向往的色彩,它是全人类追求的终极的目标和美好的未来。
本文标题:第二讲-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0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