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简明安徽省情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函授部编安徽人民出版社目录第一章历史概况第一节远古文明与远古先民第二节古代安徽第三节近代安徽第二章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第一节地形与地貌第二节土壤和土地资源第三节山脉、河流与湖泊第四节气候条件及气候资源第五节植物和动物第六节矿产资源第三章人口、民族与行政区划第一节人口第二节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第三节少数民族第四节行政区划第四章各市概况第五章历史文化遗产第一节文化流派第二节历史文化名城第三节历史文化名人第六章农业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农业改革第三节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成就第四节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第七章工业第一节安徽工业的历史发展第二节工业建设和生产的主要成就第三节工业生产的区域布局第四节主要工业部门概况第八章商业与贸易第一节商业第二节对外经济贸易第九章交通、邮电和信息产业第一节交通运输业第二节邮电业的历史和现状第三节信息产业的历史和发展第十章财政、金融和社会保障第一节安徽财政与财政体制改革第二节金融事业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第三节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第十一章旅游、卫生和体育第一节旅游业第二节卫生事业第三节体育事业第十二章政治建设第一节党的建设第二节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节安徽省政协与民主党派第四节司法公安第十三章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第一节科学技术第二节国民教育第三节文化事业第十四章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及战略规划第一节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第二节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规划第三节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建“和谐安徽”主要参考书目后记第一章历史概况“安徽”作为省名源自清朝。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正式设立安徽省。省名“安徽”,是以安庆和徽州两府首字相缀而成。乾隆二十五年(1760)定省会于安庆府,治怀宁(今安庆市)。安徽省简称“皖”,系因安徽西部的皖山(天柱山)冠盖淮南、江北群山之故。相传周朝在皖山附近封大夫伯国,称皖国。李元阳《名山记》载:“周大夫皖伯封国,亦以此山名。”周大夫德高望重,故尊称为皖伯、皖公,所以皖山又称“皖公山”。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到今皖祭祀。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汉武帝刘彻南巡自浔阳(今九江)顺流而下,经盛唐(今安庆附近),至谷口(今潜山野寨),登祭皖山(祭坛遗址至今仍留存皖山谷口),封之为“南岳”,从此皖山名显九州,皖山因之成为这一地域的象征。第一节远古文明与远古先民一、灿若星河的远古文明20世纪80年代初,考古人员在和县龙潭洞发掘到一个相当完整的男性猿人头盖骨,以及零星的牙齿及额骨、颌骨碎片化石,这就是距今二三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和县猿人。和县猿人形态性状和北京猿人相似,又有一些进步。他是迄今发现的安徽地区的最早人类始祖,他的发现填补了我国猿人化石在东部地区的空白,表明早在几十万年以前,地处我国东南部的江淮地区已开始有人类生活了。继和县猿人之后,生活在安徽境内的原始人类,有巢县的巢县早期智人、泗洪县(1955年划归江苏)和下草湾晚期智人,其体质比和县猿人进步,智能超过和县猿人,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也逐渐发展,劳动工具有相当的改进,其社会组织,大体处于原始群居向氏族制度的过渡阶段。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安徽各地,其中遗存最丰富、最具典型意义的应属以定远侯家寨遗址和肥西古埂下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以潜山薛家岗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以宿松黄鳝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和江淮龙山期文化遗存。其中薛家岗文化距今大约5000—6000年之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其时的经济生活以定居农业为主,辅以采集、渔猎和家畜饲养活动。薛家岗文化所展现的相当发达的物质文明,预示着安徽历史的野蛮时代行将结束,文明社会即将到来。二、传说中的安徽远古先民传说远古时代,在今中国领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居住在东方的统称为“夷族”。少皞族系黄帝后裔与夷族杂居而成的一支,成为夷族文化的继承者。虫山尤、伯益、皋陶均是少皞族贤豪人物,皋陶死后,其子孙就被封于安徽六安的英、六。居住在江淮间的氏族有三苗,后在炎、黄族的战争压力下,被迫退到长江流域,今安徽长江西岸及皖西地区均属于三苗集团。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安徽境内的著名传说。相传尧、舜、禹时期,我国境内没有固定的河道,洪水经常泛滥。禹父鲧治水不当失败,被诛死于羽山。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经过13年艰苦努力,终于制服洪水。禹因治水有功,舜年老的时候,按禅让传统,将首领之职禅让于禹。禹死后,其子启易“禅让”为“世袭”,直接继承禹为首领,建立了家天下的夏王朝。氏族制度由此渐渐解体,有组织的王国因之出现,社会也随之由蒙昧步入文明。第二节古代安徽一、先秦时期启夺帝位,引起夷族不满,夷夏之间斗争时断时续。夏帝泄时,夷族陆续为夏王朝征服。夏王朝传至16世即夏桀时,商汤起兵,并最终全歼夏军于呜条,夏桀逃亡,死于南巢,即今巢湖之滨。商朝建立后,都于亳,今天安徽濉溪、亳州等地成为商统治中心的范围,皖西的两个方国英、六臣服于商,殷王还在六设置监狱。商代前期,与东方夷族关系良好,但后期帝乙、辛时,几次大规模征伐东夷,征伐既自损国力甚大,同时又失去了东方夷人支持,致使商在后来战争中孤立无援,国灭身亡。西周时期,居住今安徽、山东东部及江苏北部的夷人与周王朝矛盾不断,战争此起彼伏。以徐为首的淮夷实力颇强,从西周开国初年到西周最后一代天子幽王,世为仇敌,甫败甫战,争战不休。春秋时期,安徽境内方国林立,氏族方国都依附于大国而生存。由于安徽地当南北要冲,介居吴、楚、鲁大国之间,成为各大国你争我夺的牺牲品。江淮之地征伐不断,民不聊生。公元前632年,晋楚展开城濮之战,楚国受挫后,转而东进,先后灭掉许多小国,整个江淮地区几乎皆为楚有。与此同时,长江下游的吴国对江淮地区也起觊觎之心,吴开始北上与楚争雄,两国互有胜负。吴王阖闾即位后,吴国日渐强大。公元前510年,吴王以伍子胥、孙武为将,一举攻进楚都,楚国几乎亡国。正当吴楚争霸之时,越国在吴国背后悄然强大,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但自身旋即衰落,楚兴师败越,尽占江淮之地。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今寿县),江淮地区遂之成为楚国政治、经济中心地域。公元前223年,日益强大起来的秦国在多次攻伐楚国之后,终于攻入楚都,俘楚王。次年,再乘胜取得楚之江南地区,楚国灭亡,江淮地区诸侯长期纷争的局面也由之结束。先秦时期安徽的经济和文化安徽是我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肥东县、五河县新石器遗址中炭稻谷的发现,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安徽即已种植水稻。西周时期安徽开始栽培小麦。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兴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今安丰塘)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商周时期,安徽的手工业,尤其是青铜冶铸业有较大的发展,今铜陵铜官山是当时全国炼铜业的中心。寿春城(今寿县)不仅是楚都,也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城市。春秋战国时期,安徽名人辈出,颍上(今颍上县)人管仲成为春秋名相,涡阳人老子和蒙(今蒙城县)人庄子创立了道家学说,后人合称之为“老庄”。二、秦汉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今安徽省约25个县分属6郡,由秦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江淮地区乃故楚之地,百姓与秦对立情绪严重,故民间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谣流传。而秦的暴政又加速了对抗爆发的进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市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反抗暴秦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得到了淮河流域的农民支持,数以万计的农民加入了起义大军。起义大军兵分两路,一度势如破竹,陈胜称王,并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最终为强秦所镇压,但是,项羽和刘邦的起义军又继之成为反秦的主力,六县(今六安市)人英布、居巢(今巢湖市居巢区)人范增,聚兵响应,并成为反秦的主将之一。公元前207年,项羽率起义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次年,刘邦率大军攻占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为独霸政权又展开了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最后以公元前202年项羽垓下(今灵璧县东南)战败、乌江(今和县东北)自刎而告终。统一的西汉政权建立起来,安徽地区也进入了休养生息、相对稳定的发展期。秦汉时期的江淮经济文化秦汉时期,安徽地区社会经济有明显的发展,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总体上,淮北较先进,江淮之间属于过渡地带,江南则相对落后。汉武帝时,西汉政府大力开发江淮地区,其主要措施是配合开发东南,组织移民。大量人口移居江淮,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农业开发。庐江郡太守、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在郡中大力推广牛耕,提倡使用铁犁,传授种桑养蚕、织布技术,庐江郡农业连年丰收,百姓生活明显改善。江淮之间的开发,带动和促进江南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经济开发。秦汉时期,江淮地区矿冶业发展迅速。今南陵、繁昌和铜陵等地成为汉代铜的主产区,而它们又多属丹阳郡,铜以地名,一时“丹阳铜”闻名全国。商业此时也有较大的发展。寿春城(今寿县)成为江淮地区的经济中心,是江南和中原南北交通的枢纽。西汉初年,合肥开始置县,合肥沟通江淮,直达河、济、汝、泗四大水运网,因此,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以转运贸易为主的“输会”城市。秦汉时期,江淮文化异彩纷呈。淮南王刘安主持、集体撰写的《淮南子》是新道家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之作。该书既崇尚道教思想,又吸纳儒家政治上的进取精神,在秦汉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沛国相(今淮北市)人桓谭是西汉之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著作《新论》阐发了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尊儒术、兴学校也使得儒学为核心的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中国诗史上第一篇五言长诗《孔雀东南飞》诞生于东汉末年建安年间的江淮之间。名医华佗则是汉代安徽辈出的医学家的杰出代表,华佗的医学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割据时期,安徽境地大部分时期处在南北分裂的状态,政局、政区变幻无定,动荡不安。安徽境地的分裂割据始于东汉末年。在中原与曹操争战失利的袁术占据寿春,开始割据江淮两岸。袁术死后,淮河南北又为曹魏所据,皖南则为孙吴把持。曹魏与孙吴在江淮之间争战达60年之久,大小战争几十次。公元215年8月,孙权乘曹操西征,合肥兵力空虚之际,亲率10万大军围攻合肥。合肥城中仅有兵力7000余人,守将张辽等遵曹操部署,坚固防御,并在吴军退却时大举追击,大败吴军,几乎生擒孙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经合肥之战,曹操巩固了他在合肥的统治。吴、魏在江淮地区继续分割对峙。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统一全国,安徽地区暂时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但好景不长,永嘉之乱(公元304—311年)使得晋王朝很快瓦解,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到来,淮河两岸,江淮之间再度成为南征北伐的重要战场。公元383年发生的淝水之战就是当时决定东晋存亡的著名战役。东晋谢玄、谢石、谢安以八万之军打得军心不稳的前秦苻坚87万大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大败而回。从而在安徽境内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只是江淮地区频繁割据战争的一幕,长期的争战,使得安徽再度被南北对峙的政权分割长达274年之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文化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特点是与政治、战争紧密相连。曹魏与孙吴长期对峙、频繁征战,使得双方都为解决军粮供应而重视农业的恢复生产,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就是屯田,特别是曹魏把淮北和江淮之间作为屯田的重点区域,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的屯田曾长达80余年,使得农业在这些区域得到较好恢复。曹魏和东吴在屯田的同时,还兴修了若干水利工程,芍陂、七门堰、吴塘等大型水利得到重修。特别是圩田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安徽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突出进步。所谓圩田是在江河湖泊旁的低洼地周围筑堤挡水的田,它排涝防旱、旱涝保收,是江淮地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北方战乱,也使得大批北方人民南迁,这为皖南的开发既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又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孙吴政权又强迁山越人到皖南,进一步推动了皖南的开发。原本落后的皖南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皖南的手工业、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梅根冶(今池州贵池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皖南开发是北方和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结果,这一过程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发展。乱世出英雄。魏晋南
本文标题:安徽省情WORD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1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