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6蝙蝠和雷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清朗、灵巧”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利用课件上的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教学难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老师。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的本领,人类的发展、进步与动物给我们的启示是密不可分的。比如蝙蝠和雷达这两种东西,你能猜出它们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吗?快快走进课文,一起去感知动物带给我们的灵感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中注音的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蝙、蚊”,后鼻音“铛、蝇、荧”和多音字“蒙、塞”。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来源:学.科.网Z.X.X.K](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蝙、蝠、捕、蛾、蚊、避、锐、铛、蝇、揭、荧”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碍”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形近字歌示例:蝙:蝙蝠夜飞翔,不会偏方向,随风舞蹁跹,能编美衣裳。捕:滚滚黄浦江,水面铺残阳,渔人挺胸脯,撒网捕鱼忙。谜语示例:一个大石墩,每日长一寸,有它事难办,怎么都不顺。(谜底:碍)(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蝙”左窄右宽,“扁”里面的两竖左短右长。“蝠”右部上横短,“口”小“田”扁。“蚊”的“虫”形体短,“文”撇捺伸展。“锐”左窄右宽,“兑”下的撇和竖弯钩要舒展些。“铛”的“当”点、撇左低右高,落笔在同一直线上。“蝇”的“虫”点内收,“电”竖弯钩由轻到重向右转。“碍”的“石”较窄,右上的“曰”宜扁。“荧”的“艹”两竖上开下合,下部撇捺伸展。(3)归类识字。[来源:学科网ZXXK]归类示例:扁—蝙(蝙蝠)—偏(偏心)—遍(遍地)我—蛾(飞蛾)—饿(饥饿)—娥(嫦娥)文—蚊(蚊子)—纹(花纹)—坟(坟墓)辟—避(躲避)—臂(手臂)—僻(偏僻)兑—锐(锐利)—悦(悦耳)—说(说话)当—铛(铃铛)—挡(阻挡)—档(档案)(4)多音字。塞sāi:瓶塞塞车sài:塞外塞翁失马sè:阻塞敷衍塞责(5)重点词语释义。清朗:凉爽晴朗。灵巧:灵活而巧妙。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横七竖八: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纵横杂乱。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揭开:使暴露出来。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的声波,能够产生许多特殊效应。障碍物:起妨碍或阻碍作用的东西。[来源:学科网ZXXK]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安排学生通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1)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明确: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写飞机能安全夜航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第二部分(3~7):写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8):写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夜航。(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明确: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3)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明确: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4)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内容分别是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明确: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为蝙蝠设置飞行障碍物,同时蒙住蝙蝠的眼睛,发现蝙蝠依然能够安全飞行。得到蝙蝠在夜间安全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这个结论。第二次:与第一次同样的条件,除了将眼睛蒙住换成将蝙蝠的耳朵塞住。发现蝙蝠无法安全飞行。第三次:与第一次同样的条件,除了将眼睛蒙住换成将蝙蝠的嘴巴封住。发现蝙蝠还是无法正常安全飞行。综合第二次与第三次试验,得出结论:蝙蝠在夜间飞行与它的嘴和耳朵有关,而且两者缺一不可。(5)蝙蝠和雷达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明确: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雷达模仿蝙蝠夜间探路,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荧光屏上可以分辨出前方是否有障碍物,从而引导飞机安全飞行。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初读课文,我们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课后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蝙蝠捕捉飞蛾蚊蝇避免锐利铃铛揭开妨碍荧光屏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熟悉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进这篇课文,详细解读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体会自然与科学的奥妙。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1、2自然段,思考问题。文章的标题为“蝙蝠和雷达”,为什么却从夜航的“飞机”写起?明确:开头不写“蝙蝠和雷达”而写“飞机”,有设置悬念的作用,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用这样的小片段故事作为开头,可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2.学习第3~7自然段,思考问题。(1)第3自然段中的“极细”和“灵巧”说明了什么?明确:“极细”一词说明了障碍物之小;“灵巧”一词说明了蝙蝠的动作灵活,是夜间飞行的高手。(2)第4自然段中“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这句话中运用了两个“许多”,你觉得重复吗?为什么?明确:不重复。因为两个“许多”说明绳子和铃铛数量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蝙蝠视觉不敏锐,动作不灵活,就会撞上绳子,碰响铃铛。这样写可以把蝙蝠夜间飞行的高超本领表达得更加具体、更加神奇。(3)第6自然段有什么特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个过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三次试验的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引出下文。(4)从第7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反复”“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确:试验的结果只是表面想象,科学家还需要进行“反复”研究,才能探索出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的。“终于”一词说明结论不是轻易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到的。从这两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科学家为解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由此可见,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来源:学_科_网Z_X_X_K]3.学习第8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请说说雷达的功能。明确: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上→驾驶员根据荧光屏上的显示决定飞行路线。4.阅读课后“资料袋”的文字,思考问题。(1)“仿生学”是什么?明确: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来源:学_科_网](2)试着说说人类模仿动物的发明创造有哪些?明确:萤火虫——人工冷光;蛙眼——电子蛙眼;动物的爪子——现代起重机的挂钩;鱼鳍——桨;螳螂臂和锯齿草——锯子。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蝙蝠不用眼睛却可以在茫茫黑夜里安全飞行,这个现象多么神奇啊!那它靠什么在夜里飞行呢?科学家最终用实验证明蝙蝠是依靠它嘴里发出的超声波在夜间飞行的。我们佩服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更佩服反复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借鉴蝙蝠的本领,研制出了雷达,这样,我们的飞机在夜里也能安全飞行了。我们也要向那些科学家们学习,观察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立志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蝙蝠和雷达总:飞机夜航来自蝙蝠的启示分提出问题进行试验反复研究揭开秘密超声波总:飞机夜航模仿蝙蝠探路乐趣无穷
本文标题:6蝙蝠和雷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3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