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对现代女性地位的研究
对现代女性地位的研究•主讲人:黄达荔、苏家亮、陈晶、吕媛洁、侯丽芝、杨烨性别分层、妇女地位变化背景•1990年后的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深化发展的十年,利益格局的调整、深层矛盾的解决,无疑会对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和地位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专家认为,改革初期,几乎人人享有改革的成果,而90年代后,弱势群体开始一步步被抛离社会发展主流社会转型期中国阶层结构调查表明•三个最具优势地位的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都是以男性为主(约占3/4)。•在社会的中间层中,现代中产阶层(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男女分布较平均,但上层中男性比例较高,而中下层女性比例较高;传统中产阶层(个体工商户)中则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中男女分布较平均,产业工人中男性比例高(占3/5);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女性约占70~80%)。调查发现——基本认识与结论•我们认为,简单用提高或下降很难确切地反映改革对中国大陆妇女社会地位产生的影响,最为贴切的字眼是“变化”。•妇女自己和自己比整体进步了,与男性的状况相比或与男性的进步相比,在有些方面缩小了,在另一些方面扩大了。10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经济方面:•部分女性就业层次提高,2000年专业人员女性比例51.7%,占城镇女性在业者的22.8%,比男性高6个百分点;就业自主性增强。•政治和社会参与方面:•妇女政治参与程度提高,人大代表参选率73%,低于男性4个百分点,社会更加认同妇女参与高层决策,74%女性赞同,男性75%。10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教育方面:•女性受教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文盲率由90年30.1%下降到11.1%,女性(6.1年)与男性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1.9到1.5年。•健康方面:•妇女的生育健康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社会和妇女对自己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10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婚姻家庭方面:•在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女性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多数女性拥有决定个人事务的自主权。•生活方式方面:•妇女的活动和交往范围扩大。从未出过远门的女性为7.5%,两性差距由10年前的4.9降低到现在3.5百分点。女性休闲方式趋向多元化10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法律方面•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社会认知程度较高。妇女法律权利与传统习俗的冲突有所缓解。•社会性别观念方面•对女性的能力普遍认可。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受到挑战。女性的自立意识较强。中国两性社会地位差距•女性在业率降低,再就业困难,与1990年相比,城镇男女两性的在业率均有下降,男性从90.0%降至81.5%,女性则从76.3%降到63.7%。•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镇女性收入是男性的70.1%,比90年扩大7.4百分点,农村为60%。•就业的性别结构中存在比较明显的“男性工作”和“女性工作”的区隔。非正规就业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女两性收入呈扩大趋势城市199077.5199970.1农村199078.9199959.6扩大7.4扩大19.7中国两性社会地位差距•农村女性教育水平与男性差距较大,农村妇女58.8%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比男性高21.9个百分点;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的程度仍然偏低,有24.1%的村委会干部中没有女性。党支部中没有女委员的高达57.6%。中国两性社会地位的差距•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妇女享有健康服务仍有差距,农村35岁孕期未作产前检查24%,西部35%。健康上的性别差距从儿童时期已经开始。•家务劳动依然主要由妇女承担,85%以上的日常家务由女性负担,平均时间4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传统性别观念仍有较大影响,对“干的好不如嫁得好”女性37.3%赞同,高于男性7.1%50%以上赞同“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平等政策推进•男女不平等是很多社会存在的社会现象•何种经济发展水平下都可以追求性别平等•性别平等需要政府的政策推进妇女的教育地位•近十年来,性别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促进了机会结构的两性平等化趋势。•目前女性教育所面临的是更为深层、也更为艰难的问题,它不再能通过加大投入、增加教育量的供给能够解决,而是要对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本身进行反思。这也就是要关注男女两性教育的更为深层的质的差异。•农村中两性受教育年数的差异拉开的阶段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推移”现象。从时间上看,80年代女性大多在小学五年级离开学校,从而与男性的受教育状况拉开差距,而在九十年代,女性大多在初中二年级离开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了,但与男性的差距依然存在。15现代女性角色职业人社会人女人亲人超人多功能多角色16职业女性经验交流•多重角色交织经•家庭工作平衡术•生儿育女苦乐歌•丈夫妻子矛盾店•男人女人差异沟17职业女性经验交流1•多重角色交织经•-时代的必然•-经济的需求•-价值的体现•-人格的尊严•家庭工作平衡术-一心多用:女性的优势-多种技能:安身立命-角色转换:场景舞台-责权利主宰与分配:阶段性/主次性/战略性策略性技巧性/灵活性/借助力效益性/适合性自主性/公平性艰苦性/母性/伟大人性18现代化对女性婚姻家庭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变化•现代化的“五化”:•1工业化:•2科学技术化:•3经济化:•4享乐化:•5个人化:19现代化1工业化:-女性参加企业工作,生活节奏与内容和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在时间与精力分配方面,家庭成了紧张的战场,工作成了乐趣、福利、交易、成就感。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超过对家人。-女性的人生意义发生了本质变化,职业成了人的价值、身份、效益、地位、名望的标志。20现代化2科学技术化:医学与科技的发达:不生育、晚生育、借腹生育、试管生育、克隆培育、不哺乳、不自然生产3经济化:交易化、量化、亏/赢计算4享乐化:性娱乐、性享受、性刺激5个人化:个人主义、自我意识、平等观念、隐私观念、自由开放、多元化生活方式、对另类的宽容、不为后代负责、不为群体负责、不为家庭负责、不为社会负责、不为人类负责21现代化带来的婚姻家庭变化•家庭观念/种类/现象:-传统、现代、后现代-期望与实际/理想与现实•完整、双亲、核心、延伸、从一而终、三/四代同堂•破裂、单亲、非婚生子女、私生子女、多次婚姻、离婚、再婚、闪婚、闪离•未婚同居/试婚、同性同居、混合同居、交换配偶、同志屋•Dink/无子女、无父子女、独生子女、收养子女、借腹生子、试管婴儿、•幸福、不幸福、维持、名存实亡、二奶、婚外情人、•家庭解体、家庭暴力、家庭冲突、离家出走、一不做二不休,冷暴力、家外彩旗飘飘家中红旗不倒•从结婚到离婚/分居时间越来越短22现代化造成的性别角色变化•女人不生育、不哺乳、不育儿、不持家、不温柔、工作狂、经济支柱、里外不是人•男人做家务、带孩子、没权威、没胸怀、工作狂/挣钱机器、不顾家、不回家、里外不是人•强者、弱者、困惑者、混者、熬者、自杀、杀人、“一步到位”的女人、不敢结婚的女人、嫁不出去的女人、玩弄男人的女人、报复男人的女人、甘当第三者的女人祝愿家庭•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儿女成才•老少平安职业•职场顺心•事业顺利•同事和睦•心想事成23积极乐观豁达努力:把自己做大作强作精彩作幸福!审美观念和社会的其他观念形态一样,受到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它又对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产生作用。当代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急剧的转变。第一部分·古今女性容貌美之比较一、中国古代的审美观1、中国古代美女的长相标准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注重装饰。在中国古代,审美观主要是男性化的,无论男性的还是女性的,都是从男性视角出发的。2、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美丽特征昭君落雁孤寞与冷艳西施沉鱼秀美与婉约貂婵闭月恬静与内强2、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美丽特征玉环羞花华贵与忧怨二.近代女性审美之变迁在近代审美观中,普遍存在某种女性观,这主要与审美的话语者有关。女性自觉地参与审美创造,使审美有了不同的内涵。1、多元的审美观念古今中外对美丽的标准,始终是因时代及环境而流转改变。温柔婉约是美,个性张扬是美,大胆性感是美,传统乖巧是美。1900-1909美丽标准:会说洋文的大脚女人.美丽人物:赛金花。这个直到21世纪还能为娱乐界“爆料”的奇女子,如果不是有了早年随夫出使西洋的资历,又怎能有日后十里洋场上海滩的艳帜高扬。美丽是根本,“西化的美丽”则是催生剂,在那个年代格外有效。2.个性分明的美丽形象1910-1919美丽标准:“文明新装”。美丽人物:杨步伟。这个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医学博士的女孩子,毕业后在北京开私营的森仁医院,收敛的美丽、不凡的事业、惊人的独立,让这个不媚不俗的素朴女子光彩照人。1920-1929美丽标准:有身段的才女.美丽人物:林徽因。因为与浪漫诗人徐志摩的一段扑朔迷离的恋情,80年后美丽高雅、多才多艺的林徽因重新被演绎成一代新偶像。1930-1939美丽标准:中西合璧名女人。美丽人物:胡蝶。胡蝶的形象符合中国民间传统的美女标准。脸双颊上的一对酒窝是她的招牌。那个年代,有酒窝的女子都有被冠以美女的幸运。1940-1949美丽标准:政治之花美丽人物:宋美龄。虽然20年代她结婚时的一袭婚纱,引发了上海滩上的“婚纱热”。可是真正让这个女人的美丽大扬于天下者,还是战争和政治。对日抗战刚结束,宋美龄到美国为中国战后重建争取支持,她以优雅的英文发表演说,风靡美国。1950-1959美丽标准:奉献青春美丽人物:喀秋莎。这个梨花下唱着情歌思念远方爱人的模糊形象成了50年代人的一个集体情结。喀秋莎已经在歌声中幻化成远方的她,灿烂、健康、忠贞,成为50年代中国的大众情人。1960-1969美丽标准:比男人还男人美丽人物:邢燕子。短发,皮肤黝黑,结实而强壮。从1958年开始,邢燕子这位天津女青年便告别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去到农村参加农民劳动,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突击队事迹名扬全国,而邢燕子本人也因其十足的“铁姑娘”形象成为60年代初青年们的偶像。1970-1979美丽标准:禁忌。美丽人物:邓丽君。邓丽君的出现可以说是物极必反的结果。邓丽君的“靡靡之音”,让多少青年甘愿冒“品德败坏”之骂名而四下传唱。还没有人知道她的容貌其实和她的曼歌一样的甜,仅仅从她的歌声中,他们感叹什么叫做女人。1980-1989美丽标准:张扬。美丽人物:刘晓庆。她是那个时代第一个叉着腰讲“我漂亮”的女人。她张扬自我的个性魅力对改革开放刚开始的中国人来说确实具有另一种启蒙作用。1990-1999美丽标准:多变。美丽人物:张曼玉。刚出道时俨然邻家傻妞,脱去稚气,便显得僵硬。然而她后来的沧桑都蜕变成了美丽。猫一样善于变幻的张曼玉,成了观众新宠,她并不出众的容貌,却因可纯真可妖媚的造型变化,征服了所有人。时至今日,美丽已经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美丽变得多元化。正所谓:只要你是一个自信的人,散发着你独一无二的魅力,那么,你就是美女!三、现代女性的审美特征——内外兼修现代女性的审美特征是,外在美与内在美并重。尤其是一个人内在的素质,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她今后的发展潜力。1、自信端庄的容貌美在现代人际交往中,人的容貌处于备受瞩目的位置,因此必须时刻不忘对自己的容貌进行必要的整理与修饰。做到“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本文标题:对现代女性地位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7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