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扎兰屯一中20122013年度高一语文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12012—2013年度扎兰屯一中高一语文第二次综合考试(新人教版)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Ⅰ卷(共18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为什么会迷路?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确定方向寻找路径并不是什么难事,以金黄地鼠为例,即使把它的双眼蒙上,并七拐八转地带到一个远离巢穴的地方,它们还是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并且以直线路径“飞奔”回家。鹅、蟾蜍以及蜘蛛也都表现出类似的本领。然而,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这些动物。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让被试者蒙上眼睛,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起点。但是,没有一个被试者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不是走过了,就是没走到。看来,现代人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种神经元放电剧烈。这说明,人脑具有专管导向能力的神经元,而且,这些神经元的位置与在大鼠、猴子和金鱼大脑海马区中发现的类似。既然如此,为何人们还会迷路呢?研究人员测试被试者在虚拟迷宫中的导向能力。迷宫中布满了“捷径”,似乎通过这些“捷径”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稍微掌握点几何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捷径”其实是“陷阱”,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但是,被试者却义无反顾地掉进“陷阱”。这项测试表明,人在判断方向时,几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而是通过路牌指引回家的路。即使依靠建筑,我们也只是参照建筑告诉我们该左转还是右转,全然不理会这些建筑的空间分布。早期人应该也是通过几何学知识定义周围世界,判断方向的,但是,随着人脑的逐步开发,脑袋里储存的经验越来越多,推理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地,人类逐步丧失了这种精确的导向能力,而是通过推理和经验,通过建筑和路牌,寻找回家的路。早期人大都以游牧生活为主,居无定所。居住地相对空旷,周围世界几乎一成不变,要不就是沙漠,要不就是雪原,根本没有路,又何来的建筑?于是,他们通过推理和经验指引方向。后来,世界被划分成国家、城市、地区、街道,有了公路,有了建筑也有了路牌。为了找到回家的路,人们绘制出地图;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发明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在,人们以来各种工具为自己指引方向。但是,麻烦在于,与动物精确计算方向和距离的导向能力不同的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标记或各种工具来指引方向容易出错,从而完全迷失方向。2人类的导向能力与动物的相差甚远。不过,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差。我们也许走出商店后忘记回家的路,却能遨游互联网;我们或许会在丛林里迷失方向,却能登上月球。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惋惜丧失的精确导向能力,而应该珍惜我们获得的丰富的生活空间。为了生存,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在时刻锻炼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失去还是获得,我们都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繁衍生息。1.下列表述,不属于...人类迷路原因的一项是()A.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金黄地鼠、鹅、蟾蜍以及蜘蛛等动物。B.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种神经元会剧烈放电。C.随着人脑的逐步开发,人类逐步丧失了精确的导向能力。D.人类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标记或各种工具来指引方向的。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确定方向寻找路径方面,人类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B.人类只是通过路牌或建筑物来判断方向,而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C.人类精确的导向能力是随着人类经验的增加和推理能力的增强而逐步丧失的。D.“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差”一句中两个“路”的含义并不相同。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金黄地鼠、鹅、蟾蜍等动物的实验可以证明,动物并不会迷路。B.早期人通过几何学知识判断方向,说明早期人的感觉比现代人更敏锐。C.地图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出现,导致人类判断方向的能力退化。D.作者认为,人类精确导向能力的丧失,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的一种结果。二、古诗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选择每小题3分,翻译10分,共19分)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3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②於乎:呜呼。4.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诣:往,到B.是自誉自伐功伐:征伐C.王先生徒怀钱沽酒徒:只,仅仅D.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拜:任命,授予官职5.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A.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②吾有益于君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D.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B.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C.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第Ⅱ卷(共102分)7.翻译画线句子(每小题5分,共10分)(1)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2)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4(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秋雨叹三首(其一)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8.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4分)9.有人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诗中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你试着说出其中一种感情,要结合诗句加以分析。(3分)10.名句名篇默写(6分)(1),泉涓涓而始流。(2)悟已往之不谏,。(3),秋水共长天一色。(4)穷且益坚,。(5)舞幽壑之潜蛟,。(6)寄蜉蝣于天地,。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2)(3)题(16分)回想铁生陈村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更真实。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5他跟我投缘,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比我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探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一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明净的文字,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中,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的书被更多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欣赏自己,欣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的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过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向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蹦蹦跳跳吃6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敢面对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都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2)根据作者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3)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6分)
本文标题:内蒙古扎兰屯一中20122013年度高一语文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8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