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口语交际辩论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
口语交际教案中江县南华中学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2.指导学生掌握说话技巧3.教育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教学重点总结语言运用的规律教学难点对一些实例进行准确的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口语交际是在具体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具体实践,是展示考生交际能力、文明态度、语言素养的平台。内容一、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1.简明2.连贯3.得体首先,注意各种情境条件,主要是指下列三点:(1)交际场合。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这里主要说氛围。(2)交际对象。交际对象有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之分。(3)交际目的。交际目的不同,即使说同样的内容,说话的角度、重点等也应有所不同。其次,遣词用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正确使用谦辞和敬辞。(2)遣词用语要尊重对方。二、口语交际的类型1.悉心劝说学会劝说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劝说的对象。注意交流对象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个性心态等(2)要明确劝说的内容,要弄清为什么事而劝说。(3)要针对劝说的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环境、不同时机,采取不同的劝说方式、言辞、语气和态度等。语言要有针对性,找到劝说的切入点,态度要真诚。解题技巧:①正面劝告,有理有据;②直话曲说,借例言理;③巧妙引申,归结谬论;④运用“激将法”,因势利导;⑤巧用譬喻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题方法:①结合活动主题,通过直言或婉言指出对方不足,观点具有针对性。②站在对方角度,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揭人短,不伤人自尊,让对方觉得能从中受益。③语气平和,说话得体,做到以理服人,切勿说教,以免引起对方反感。答题模板:称呼+表明自己的观点(委婉)+解决的办法+鼓励或象征性的征询。2.真诚邀请邀请时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场合,采用恰当的称呼和问候语。根据具体情况说明邀请的内容,把握重点,直奔主题,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等信息,语言得体大方。答题模板:称呼+自我介绍+活动要点(时间、地点、活动名称等)+欢迎或感谢的话。3.情景对话情景对话常以采访的形式来考查。应注意:(1)耐心专注地倾听,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动作、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注意要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2)紧扣话题发表意见,有一定的说服力。(3)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交流。(4)说话时,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观点明确、用语得体。答题模板:称呼+问候语+采访目的+采访问题(或:称呼+问候语+针对问题的回答)。4.委婉拒绝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我们拒绝时要委婉。应注意:(1)学会倾听,明白意思,先顺其意说,后说明不答应的原因。(2)讲究技巧,暗示对方,使其知难而退。(3)不直接谈自己的想法,着重讲其他人的看法,使对方知难而退。(4)拒绝对方要求,但也为对方提供其他可行的方案。5.言外之意一般情况下,人们谈话时表达意思需要直白晓畅、准确清晰,即所谓“明话明说”。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有些话不便明说、不能明说、不想明说,采取“言在此,意在彼”的表达方法,而要求听者能够明白言外之意时,应在话里话外让听话人有迹可循,以便顺着“迹”,全面、准确地理解话语的真意,结合语境表达言外之意,才会使对方明白,达到目的。语境包括谈话的客观环境和谈话双方的主观条件,如场合、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经历、教养和心理状况,以及特定的社会历史、社会文化等。三、口语交际试题的解答准则1.会说(1)言之有礼。“礼”即得体。说话时应根据特定的情境采用得体的语言。(2)言之有物。“物”即内容。说话要有明确的内容,针对问题提出实实在在的观点和意见,要摒弃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言语。(3)言之有序。“序”即顺序。说话要有合理的顺序,不颠倒混乱。注意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顺。(4)言之有节。“节”即简明。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简洁,满足试题的要求,字数适中,标点恰当。2.会听口语交际中既要会说,更要会听。要求能够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特别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本文标题:四口语交际辩论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9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