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1米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基础题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猗(yì)郁氛(fēn)围雨(yù)雪霏霏犹可说(shuō)也B.折(shé)本袅娜(niǎo)果实累累(lěi)王事靡盬(gǔ)C.粗糙.(cāo)平仄(zé)脉脉含情(mòmò)咄.咄逼人(duō)D.敛裾(jū)颤(zhàn)栗鹢(yì)首徐回大大落落(l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斑驳悠静梵婀玲急不暇择B.镶嵌烦躁繁密淅淅沥沥C.卷曲自缢踯躅流恋忘返D.岐韵伶俜萧索偃旗息鼓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B.经济学家谢国忠说,最低时,房价可能下跌一半。届时,每平方米均价大约相当于当地两个月的平均工资。土地价格下降得会更厉害,当前最炙手可热的浙江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可能下跌八成。C.保卫钓鱼岛,过去在人们眼里,是保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需要;而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与保护渔民切身经济利益的结合,还是人们的一种新的合理主张。台湾渔民向日本使馆扔死鱼、焚烧太阳旗的示威抗议活动,昭然若揭地体现了这一点。D.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当得知日本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灾害的消息后,中国政府见危授命,立即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灾区救助。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来,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提高,行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这种状况的改变效果明显。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C.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14日在海南三亚举行,各国领导人就当前国际问题以及金砖国家之间合作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广泛共识。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2010年,“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改变的契机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的西方文化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谓“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由传教士开始,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到19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就是强弱不对等所造成的。强者对弱者永远有说三道四的权力,反之则不然。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东方民族里,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也较为悲观。英国学者透纳曾经指出:“东方主义的终结,必经视野和典范的巨大重塑,但这种知识的重建只能产生在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的条件下,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而显然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无法拥有这样的条件。退而求其次,透纳希望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抛弃东方主义赖以存在的人们自认劣等的前提,但这种话说得容易,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慷慨不挑剔,那不是千难万难?而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与伊斯兰世界相比,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在17世纪时中国犹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而后即每况愈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人均所得只有欧洲的0.75%,对人说2三道四成了西方理所当然的特权,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这种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乃是中国落后、停滞的原因。但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变。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专家在谈到亚洲新秩序时开始有人提出中美“共管”,这就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真正值得体味的,乃是弱者现实权力的改变,它必然会向话语权这个方向渗透。于是2009年《时代》杂志肯定起中国来,并认为中国的高瞻远瞩、重视教育和孝道等五点可堪借鉴。5.下列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B.“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强弱不对等造成的。C.弱者“自认劣等意识”的存在,使得“东方主义”话语方式建构成了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D.“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话语方式,它是由传教士开始,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等途径向全球扩散的。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B.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C.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D.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和西方国家的主观期待也有关系,西方国家有何企图,我们不得而知。7.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挑剔,这看似困难,实则容易。B.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的逐渐改变,使中国人不再有“自认劣等的意识”,并能够更客观地对待自己。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的肯定,这说明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D.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还需要很长时间。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8.对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映带:照映带动)B、所以游目骋怀(骋怀:舒展胸怀)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怀:发生感慨)D、未尝不临文嗟悼(嗟悼:感叹伤怀)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B、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10.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宴集而喜,集散而悲,文中流露出欢聚难常,人生短促,悲从中来的情绪。B、王羲之认为既然古今一样为人生无常而兴叹生悲,可见庄周所谓的死生一样,寿天等同的说法是虚妄难信的。C、作者从同代人感情变化中认识到情随事迁和人难免一死一样,都令人感慨悲伤,将无情的变迁引起的悲叹之情反复强化。D、作者为《兰亭集》作序目的就是要把他在宴集中所得感受表达出来,让参加这次宴集的“群贤”、“少长”们知晓并得到理解。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四、(23分)11、12题见答题卷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氓》)(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如一粒粒明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风过处,_____________,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美生灵张炜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4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它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们——它一抬头发现孩子们不见了。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动了群羊。所有的羊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⑦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去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⑧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踽而行。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⑨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象征。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⑩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14.作者将羊称作“美生灵”,从全文看,“美生灵”美在哪里?(4分)答:15.试赏析第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答:16.文中写道:“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联系上下文看,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17.文章结尾写道:“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意?谈谈你的理解。(6分)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9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