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第1单元第3课囚绿记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1(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镶嵌..(xiāngqiàn)孔隙.(xì)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ǔ)B.瞥.见(piē)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涸.(hé)辙罄.竹难书(qìng)揠.苗助长(yà)D.折.叠(zhé)茎.叶(jīng)急不暇.择(xiá)心怀叵.测(pǒ)解析:A项,一丘之貉.(hé)。B项,凹.陷(āo)。C项,咀.嚼(jǔ)。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B.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C.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D.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解析:A项为比喻和排比;B项为拟人;C项为比喻。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据报载,某市专门制定幼小衔接课程方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减少半个小时,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专家认为,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B.当下置身危机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已如竭泽而渔....,是否能够东山再起,值得打上一个问号。C.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D.“80年代”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2些过激言论。解析:A项,“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B项,“竭泽而渔”,放干了池水捕鱼,比喻贪眼前利益,不留余地,不顾长远利益。此处应用“涸辙之鲋”。C项,“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是针对别人而不是自己。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D项,“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善无缺,此处误用在后面接宾语。答案:A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陆蠡以他清澈如水的散文作品,在战前就与丽尼、何其芳、李广田等几位散文家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文坛上并驾齐驱。B.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陆蠡写成了《囚绿记》,满怀深情地思念北平的一棵常春藤,祝愿和歌唱它永不屈服于黑暗,期待着与它重新见面。C.陆蠡的散文“得到了读书界的重视”(巴金语),《囚绿记》更为人们所称道,原因是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闪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的缘故。D.英年早逝的陆蠡,给世人留下了《海星》《竹刀》和《囚绿记》等散文集。他正直的品格、博爱的胸怀、质朴的感情、缜密的思绪、清丽的文采,流露在字里行间,凝成一篇篇现代散文史上的杰作。解析:C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的缘故”不能同时使用,可删掉“的缘故”。答案:C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地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心,我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__!一连好几天,________,望它们于无声中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________。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这近在咫尺的美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看它们④我站在阳台上看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⑤美丽如河流,越来越无声⑥美丽如醇香,越来越香浓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⑤解析:第一空:“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是状语前置,紧承上文“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强调了这些“近在咫尺的美”。第二空:“看它们”与后文“望它们”衔接紧凑,3语意连贯。第三空应强调“无声悄然”。答案:B二、阅读鉴赏(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常春藤林清玄在我家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益显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处群山的颜色。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裁。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摊车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老人如约地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拣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种在花盆里。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株败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4也扶了正。我觉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要长成一片了。”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心地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长。比来比去,总是不及。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的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6.作者觉得老人的常春藤“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从文中来看,这株常春藤“美”在哪里?(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土地阴凉潮湿,枝条被夹壁压着,却毫无忌惮地怒放着;(2)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完美、干净;(3)它生长的不同姿势都美到了极点;(4)耐力强,一株就长成一片,向上向四周延伸。7.“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一下。(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常春藤”的不同生长情形,又构成了上下句的对比,互相衬托,形象鲜明。8.作者以老人的话作结,老人的话有什么深意?(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作者的“常春藤”种在阳台的花盆里,脱离了滋养它的泥土,找不到扎根5的地方,所以长不大;人也是一样,要把根深深地植入滋养他的生活的大地,热爱生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9.有人说,卖牛肉面的老人种的“常春藤”很像老人自己,“常春藤”就象征着卖牛肉面的老人。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作者这样写是通过“常春藤”和卖牛肉面老人的互相映衬,借物喻人:老人住在两座大楼之间的、破败老旧、随时都可能倾覆的木屋里,“常春藤”长在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都生活在不被人注视的一角;“常春藤”顽强执著地向上生长着,老人靠面摊顽强地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台风后,老人又搭建起了自己的木屋,新插的“常春藤”也茁壮地生长起来。(也可有不同的看法)三、表达交流(15分)10.仿照画线句子,结合语境,再写两组句子,表达对绿色的赞美。(5分)例句: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第1单元第3课囚绿记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4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