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高三语文课件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的过程。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到信息的重组;在选择题中,主要是通过对芜杂的信息材料的比较甄别,来检验阅读理解的正确与否。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可行步骤:一、通读全文,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剔肉存骨:将体现散文”神“的抒情议论性语段保留,其他部分剔除。文章的整体思路就清晰了。常见做法:1、中心主旨句移用法(舍偏取正法)2、分层归纳法(每段要点、中心句的提取,能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二、筛选信息针对题目善于寻找分散的、隐蔽的、潜在的信息,确认出重要信息,并在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筛选信息时要特别注意信息的关系:主次、显隐信息的筛选,核心在于能够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即哪些是关键句。(中心句、主旨句、结构句、特色句)三、整合信息•化隐为显将显性信息后巧妙隐藏的冰山之魄,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显性信息中的核心字词是开启迷宫的钥匙。•咬定青山答题时咬定主旨这座“青山”,尤其充分利用文章题目、补充注解、核心词汇和中心主旨句来整合信息。要做到核心词汇、中心句绝不离手。四、认真读题,明确要求抓住暗示,明确区间归纳整合,明晰表达表达时抓关键句,主要信息,对应题目要求,重组输出。五、探索规律,掌握技巧看树•1、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2、春天看树:心灵得到了净化;夏天看树:心情昂扬振奋;秋天看树:得到自我完善的启迪;冬天看树:激励自己坚毅执着3.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从容面对,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回望昨日的感伤1、第1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的原因?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溯源1.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6分)•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相同:不管迁徙多远,都要溯源寻根。不同:①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或: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②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源。(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溯源)2.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4分)人类通过祖国的文字(或:母语)、故土的山川(风景)、故乡生活记忆(儿时往事、往事记忆)三个方面寻根溯源。3.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⑴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①故土文化的失落会造成人类心灵的寂寞,乡愁由此产生。•⑵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②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地理的、文学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了“我”的文化认同感。落叶•1、这篇散文生动描绘了两幅落叶图景。(1)这两幅落叶图景同中有异,其异处是什么?(2)作者描写北国落叶时,用了“最初”、“但接着”、“接着”等词语,有什么作用?(1)色彩不同,意境不同。北国落叶呈金黄色或朱红绀赭,悲壮;南国落叶则是苍青色,充满了蓬勃生机和希望。(2)从时间推移的角度,写出了落叶由少到多三个阶段的特征。•2、文章前部分,作者是着力描绘北国之秋和南国之春的落叶情景,有什么意图?•3、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我”在“思考”什么?表明虽地域不同,但老叶终须落,这是自然规律;时节不同,但落叶却是壮美的。从落叶联想到大自然的新旧交替,联想到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老一辈退下来,新一代去接班,去挑重担。赞颂老一辈退下来后仍继续帮助新一代完成历史使命的崇高精神。空山鸟语•1、(1)从“朝来”的鸟儿乱鸣,到“过午之后”的鸟儿静默,以时间为序,使文章思路清晰。•(2)由听山中鸟儿“最美的语言”的愉悦,到听山雀的感慨,到听鹧鸪鸣声引起思乡之情,由浅入深地展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2、第一问:•(1)在人世中,人们往往制造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桎梏束缚了自身;(2)对无拘无束自由生活的向往。•第二问:•(1)作者厌弃人为的桎梏;(2)曲折地表达了寄身海角孤岛、遥望故乡的悒郁之情。作者为什么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1、鸟儿的鸣声清脆、缠绵、嘹亮。2、它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3、是自由欢乐、天真的欢唱。4、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5、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答题区间在第四到第八段,每一段的中心意义即为答案作者在文末写到“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在孤岛的作者寄情于鸟,吐露自己追求自由欢乐的心声;•2、希望像鸟儿一样回到那片“深山广林”,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望。自由欢乐,回归故乡。流放出生命的精彩•1、文章的题目是“流放出生命的精彩”,从文中来看,题目中所说的“精彩”包括哪些内容?(1)林则徐在流放期间兴修水利,开荒屯田;(2)林则徐在遭受流放的极端逆境中,选择了忍辱负重,舍身残志不残为国,仍旧保持着伟大而宝贵的英雄本色与人格魅力。•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作者发现林则徐在经历了虎门销烟的人生亮点之后,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依然坚守慎独,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正是这种精神,引起了作者的震撼和感动,这种感受是作者在虎门不曾有过的。2、根据文章内容来回答,作者为什么这样说“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3(1)本文用了对比的手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1、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与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对比。2、“我”参观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与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感受的对比。3、林则徐虎门销烟与被流放伊犁的对比。4、林则徐流放伊犁时的“选择”的对比。5、林则徐和“一般流放者”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使“精彩”的内容更丰富、鲜明地突出了林则徐遭流放后所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从而深化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2)结合文意,联系主题,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天地苍茫一根骨•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描写司马迁塑像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的形象。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顺为作者认为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心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遇灾祸就是必然的。3、第五段“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一句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提升精神: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一根骨头:在对理想与事业的执著追求中挺立起来的独立人格。4、本文以“天地苍茫一根骨”为标题有什么作用?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
本文标题: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高三语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5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