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三单元11古诗二首教案冀教版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11古诗二首渭城曲设计理念: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教学准备: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一)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二)出示课件导入:送别诗《渭城曲》(三)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学古诗,知诗人。二、朗诵诗歌,整体感知(一)出示课件师:了解了学习方法,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1.自由读读这首诗,读熟。指名读读,齐读。2.课件出示:好,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解题:《渭城曲》原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师:诗人王维送别他的朋友元二去安西,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于了这首诗中。我们来看看地图,王维在渭城送他的朋友元二去安西,诗中的阳关就是这个地方。介绍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及他的诗作成就。(二)抓字眼,明诗意那么诗中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1.小组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解释或感受,在学习和交流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2.集体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点评。·渭城朝雨浥轻尘,出示课件。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朝)。浥:湿润(注意字型)。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齐读这句,谁来说说这句的意思呢?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出示课件客舍:旅店。柳色:柳象征离别。新:焕然一新。谁来女生读,这句什么意思呢?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结:这一句诗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他看到了什么?雨客舍柳色·劝君更尽一杯酒,出示课件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更”说明了什么??(劝酒多次,喝了很多杯酒)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师:从这句诗中,你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出示课件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出示课件好,让我们在读中去体会吧!(三)多诵读,悟诗情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整体内容。我们看看这首诗:1.从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渭城的柳色?渭城的空气?渭城的客舍?渭城的朋友?我们看到了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清新明丽的自然风景图,2.从诗中,你感受到什么?我们感受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三、反复诵读,感情升华1.请用自己喜欢读的方式,再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景和情吧!2.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相聚,也有分别。在分别之时,你会对你的朋友、亲人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上学过的诗句,最好是自己创作的诗句。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然后互相说一说,再写下来。让我们在这首优美的曲子当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吧!板书朝雨景色优美客舍柳色送别依依惜别别董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会拼写“曛”这个字,并能理解它的意思;能区别“已”和“己”;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这首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整体把握全诗,体会作者表达出的感情。(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这首诗情感的转变,感受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悲凉之苦,以及诗人对友人的真情,还能懂得在慰籍中寄希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整体把握全诗,体会作者表达出的感情。难点:通过理解这首诗情感的转变(凄凉悲苦——昂扬豪壮),感受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悲凉之苦,以及诗人对友人的真情,还能懂得在慰籍中寄希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主要在讲授法的基础上,采取创设情境引导学习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积极备课,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赠别诗篇,收集一些有名的赠别佳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面临着离别。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送别亲人或友人的时候,都会说些什么呢?(要保重身体;要经常联系;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助要记得找我……)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常用的离别赠言。那么,古代的那些人呢?他们又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或者是你知道的关于送别的诗句,然后站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看来大家都学得不错,知道的赠别诗句也很多。那么,今天的这一课,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有名的送别诗《别董大》。(板书课题)(二)学习《别董大》1.读懂诗题,了解背景。(1)这首诗的题目是《别董大》,我们知道“别”即离别、送别的意思,那么诗人要与谁告别呢?题中的“董大”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注释,简单了解一下董大。(董大:是作者的一位朋友,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教师可补充:董大,他的名字叫做董庭兰。因为在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所以,此诗题目的意思就是送别董庭兰。(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关于本诗的作者,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高适这位诗人呢?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高适早年家境贫寒,二十岁时曾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归。诗人在写此诗时,正处于四处飘泊,仕途不达,贫困交加的境遇中。而董大虽然是当时有名的琴师,却受到朝廷的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了京城,好友高适就为他送行。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当时送别的情景吧!2.读懂全诗,整体把握。(1)请同学们先认真听一遍课文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难读的字词以及节奏和停顿。(教师提示:“曛”的读音与写法;“己”和“已”的区别。)学生自由轻读谁愿意起来把诗读一遍?指名读(2)齐读第一、二句诗。读了这两句诗,我们知道这是写景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用笔把描写到的景物勾画出来,看看作者都写了那些景物,他是如何去描绘这些景物的?(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3)黄云?我们平常看到的、听到的的云都是白云或乌云,这里怎么会是黄云呢?大家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千里黄云”中“千里”就是一千里的意思吗?(教师点拨:当时他们分别的地点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漫天,所以云也显出黄色。“千里”在这是虚指,意为满天都是。)接下来,这里的“北风吹雁”中的“吹”是什么意思呢?“雪纷纷”又是什么样子呢?(吹:在此是“送走”的意思。纷纷: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4)到此我们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看看有谁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色呢?(北风呼啸,黄沙漫天,原本灿烂的太阳也黯然失色,变得惨白昏暗了。乘着疾驰寒风,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群大雁离开故土向南方飞去。)(5)面对着这样的情景,结合诗人的遭遇,想一想诗人此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诗人写景的用意又是什么?(一方面表达了诗人仕途不畅,生活困顿的内心积郁;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渺茫的忧虑。写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壮氛围,也为后两句的劝慰之辞积蓄力量。)(6)学生齐读全诗。作者在描绘出如此悲壮的情景之后,立即对友人说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中的“知己”是什么意思?君又是指的谁?(知己:知心的人。君:古代对男性的尊称,在此指董大。)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词意,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不要问前途担心,你走到哪里,都会有知心朋友!)(7)下面,有谁愿意起来描绘一下全诗的意思?学生回答。(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大家看,诗人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临别赠言写的多么的鼓舞人心啊!现在我们弄懂了全诗的大意,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齐读全诗。3.反复思考品读,入境悟情。(1)我们学习古诗,不仅要了解诗的大意,更重要的是还要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下面老师来读一下这首诗,大家听一听,想一想诗的意境,体会体会。教师范读课文。(2)听老师读了,我想大家对诗人的感情有了初步的感受。现在,我们要更深入的体会他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下(播放背景音乐,出示图片),假如你就是诗人,此时送别,你准备用什么话来安慰董大呢?或者你就是董大,此时,你听了诗人的话后心情怎样?又有什么话对诗人说呢?指名学生回答。(3)听了大家的回答,老师发现在刚才你们是“诗人”的时候,有同学这样对董大说“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相信我们很快会在见面!”大家想一想,这句话中有怎样的情感?在送别时,说这样的话是想表达你的——依依不舍。除了包含着依依不舍的赠言,我们还有同学是这样说的:“朋友,快扬起人生的风帆,努力冲破激流巨浪。不要担心,我永远给你自信的目光,灿烂的笑容,你一定会成功!”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呢?这是不是在劝说朋友要继续努力,激励朋友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放弃呢?(4)大家看,在送别时,我们有大致两种情感可以表达,一种是我们的依依不舍,另一种是我们的劝慰和激励!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首诗,看看这首诗里有哪些情感?有没有同学刚才说的那些情感呢?有依依不舍吗?在哪里?有激励和劝慰吗?又在哪里呢?(从全诗可知,有从依依不舍的悲凉之情到慷慨激昂的劝慰激励之情的转变。)(板书)(5)在介绍背景时曾提到当时高适和董大的遭遇十分相似,他们两人都处在仕途不达的境遇中。大家想一想,在这个时候,这后两句诗除了可看作诗人高适送给董大的离别劝慰之言外,是不是也可把这两句诗送给高适自己呢?如果是送给自己的,这里面又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诗歌虽名为“别董大”,但实际上也是在抒发诗人自己的胸怀抱负,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必胜信念。)(板书)4.情景再现,一展文采。请你用优美的文字把《别董大》改写成一篇小文章,不少于100字。(三)小结通过大家的写作,我相信同学们对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学了这首诗,我们知道在送别友人时,不仅仅可以表达我们的不舍之情,我们还可以抒发一下慷慨激昂甚至是壮伟之音,我们要对友人进行劝慰和激励,更要让他充满信心和力量!板书设计别董大[唐]高适景送别情雪雁北风白日黄云胸怀抱负劝慰激励依依不舍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11古诗二首教案冀教版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6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