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报告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化学试题)万通文有研究才有突破,只有熟悉,才能精益求精。因此作为高三的老师,很有必要研究历年高考试题,研究高考试题怎么考,考什么,以及这几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我个人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阅读与分析,初步得出或是发现这样的规律:第一部分:对于选择题部分分析高考卷的化学部分选择题占七道题,这七道题大体的规律或是基本题型: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基础实验操作与现象→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电化学(电解池与原电池的组合)→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导→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变化情况。其中“化学与生活”部分如:2014年全国化学2卷2015年全国化学2卷2016全国化学3卷2017年全国化学3卷从这部分的题型来看,难度不算大,主要看学生平时知识的收集与积累,是否关注身边的化学,收集当时比较热门的化学与生活的相关信息,而且这一部分的题目对于了解生活、解决生活很有帮助。也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是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服务社会。认识化学,就了解生活,认识社会。因此在平时众多化学习题中,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发现化学问题,解释生活现象。体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同时也热爱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部分,一是考查有机物结构中的共面与共线的问题,在这方面,要求学生记住“四个基本空间构型”,即甲烷结构、乙烯结构、乙炔结构、苯环结构,掌握这几种结构并会用就可以解决问题;二是考查同分异构体,作为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较难,因为掌握不好规律,就有可能漏泄或是重写,因此掌握好书写规律很重要;三是官能团的性质,如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哪些、能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等的官能团分别有哪些,考查这方面主要看学生对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归纳。“化学基础实验操作与现象”部分,考查内容以中学化学课本中出现的相关实验为题材,考查实验正确操作步骤、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既然是从课本中取材,在复习和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回归课本,重视课本,要求学生熟悉课本中出现的、而且比较常见的实验。“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部分,一是考查微粒数的计算,无论如何先求出该物质的量,在有物质的量与Na之间的关系转化成微粒数即可,但在确定计算时,要看清题目中的状态、条件、已知浓度有没有给出体积、混合物组成里面有无最简式或是相对分子质量是否相同的特征;二是考查物质间反应电子的转移数目的计算,要抓住化合价升降的元素与所用的量来确定转移电子。总之,只要涉及到Na的计算,要会用有关n的计算公式。“电化学(电解池与原电池的组合)”部分,基本上都在寻找最新型的化学电源,如(试题截简部分):2014年全国化学2卷2015年全国化学1卷2016年全国化学3卷2017年全国化学3卷由上真实的看出考查电化学时,都是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混合组成,而且涉及的电源基本上都是比较新型的和前沿的。当学生看到新的东西时,都比较感兴趣,但是担心的是,不太熟悉,因为是新的,所以很陌生,不会分析。结合电化学所考趋向,归纳得出,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电源,一定要求学生:一是掌握好电源两极的判断;二是能正确书写两极的反应式;三是知道溶液中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四是掌握在电极反应式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以及消耗量的计算。至于其它新旧化学电池只是让学生从中了解当今化学问题,关注化学实时而已,主要是从中提取知识点,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问题。“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导”部分,从这几年的试题中,要想做好这类题,首先要会推出未知的元素符号,结合相应的性质“对症下药”。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好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递变性,如金属性、非金属性、半径等递变规律。而且元素周期表的考查一般只针对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这样就大大缩小范围。因此强化学生对短周期元素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变化情况”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最难的一道题,因为涉及的知识范围相对较广,如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学生本来对这“三大守恒”掌握就不是很好,在溶液中混合运用就更难;再如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情况,有的是弱电解质电离,加相应物质后变化情况的判断,有的是弱离子的水解,加入相应离子后,其它离子的变化情况的判断,同时还有涉及相关常数的计算,通常凡是有关常数的计算时,教学生优先考虑温度是否变化;还有平衡移动等。第二部分:对大题的分析下表是对近五年来全国卷化学试卷各大题以及所考内容比较2013201420152016201726化学实验题涉及1、仪器的认识与使用;2、基本操作;3、反应条件的分析;4、产率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平衡涉及1、焓变值的计算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2、平衡移动的判断、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3、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电源1、两极的判断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除杂;3、PH的变化情况;4、有关K的计算化学实验题1、基本操作;2、方程式的书写;3、实验操作的有点与不足化学实验题1、由现象得出结论;2、仪器名称与基本操作;3、有实验结果推算物质的组成;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7化工工艺题涉及1、离子除杂;2、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3、推算物质的化学式和量的计算;4、分离操作。1、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2、写化学方、离子方程式;3、电化学中两极反应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平衡涉及1、焓变值的计算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2、平衡移动的判断、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方程式的书写;2、溶液中PH的变化;3、平衡常数表达式及计算;4、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工工艺题涉及1、离子除杂;2、PH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3、推算物质的化学式和量的计算;4、分离操作。28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平衡涉及1、焓变值的计算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2、平衡移动的判断、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3、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实验题涉及1、滴定操作;2、现象分析;3、反应条件的分析;4、相关的计算化学实验题1、方程式的书写与量的确定;2、滴定操作与终点的判断;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4、除杂化工工艺题涉及1、离子除杂;2、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3、推算物质的化学式和量的计算;4、分离操作后酸碱性的判断以及存在离子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平衡涉及1、焓变值的计算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2、平衡移动的判断、正反应与逆反应大小的判断、平衡常数的计确定。算;选修三1、电子排布式的书写;2、电离能与电负性大小的判断;3、晶胞的计算;4、配位化合物1、电离能;2、电子排布式的书写;3、杂化方式与空间构型;4、晶胞的计算1、电负性;2、电子排布式的书写;3、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4、杂化方式与空间构型;4、晶胞的计算及配位数确定1、电子排布式的书写;2、电离能与半径大小的判断;3、杂化方式与空间构型;4、晶体类型的确定;5、晶胞的计算1、电子排布式的书写;2、电离能大小的判断;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4、沸点高低的判断;5、晶胞的计算从表中信息可知,这近五年的化学大题中,基本题型模式大致固定,只是顺序编排打乱。而且所考的知识点多少也有相似的地方。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中物质的多彩、符号用语的独特、在各行业的重要作用,无不显现出她的魅力、她的美。我们不但应喜欢化学、学好化学,更应感谢化学!确定化学地位,更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追求与热爱。解决化学问题关键在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指思考问题时,不拘泥于问题的局部特征,而是着眼于问题的整体结构,通过对问题全面认真的分析研究、挖掘,发现问题本质和关键,从而使问题获解。整体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解题思想。
本文标题: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9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