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三语文课件安东诺夫卡苹果高三语文课件
安东诺夫卡苹果缙云中学高二语文组一、蒲宁简介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祖传的地主庄园里度过的。由于家道中落,他15岁就辍学,19岁外出谋生。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1901年因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他的诗以祖国及其贫穷的村庄和辽阔的森林为题材,诗句优美。1899年与高尔基相识后,参加知识出版社工作,这对他民主主义观点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的优秀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的苹果》(1900)、《松树》(1901)《新路》(1901)、《黑土》(1904),反映了作者对俄罗斯命运的概括性思考,也流露出对已逝去的时代的留恋与惋惜,对现实生活的冷漠。从中篇小说《乡村》(1910)起,蒲宁的创作开始转向广泛的社会题材,主题深刻,风格独特。著有短篇小说《古代人生》、《夜话》、《伊格纳特》、《苏霍多尔》、《扎哈尔·沃罗毕约夫》等。19O9年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土。十月革命前的散文,《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兄弟们》(1914)充满了对资本主义文明和殖民主义的仇恨。他的散文绘声绘影、简练生动。他是一位出色的修辞学家和翻译家。蒲宁对十月革命不理解,当时官方没有对他多作宣传,因而中国读者对他自然也就知之甚少。1920年起侨居法国。在那里,他仍创作了近200篇中、短篇小说,主要创作有关青年时代的抒情回忆录,如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短篇小说集《暗径》(1943)、《大乌鸦》等。此外,还著有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哲理性文学论文《托尔斯泰的解放》(1937)。1933年蒲宁因为“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众多的充满矛盾的创作遗产,具有一定的美学与认识价值。1953年6月,蒲宁病逝于巴黎。俄罗斯散文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对蒲宁的文学语言作了鞭辟入里的评价。帕乌斯托夫斯基认为:“在俄罗斯语言的领域内,蒲宁是一位无出其右的巨匠。”蒲宁之作之所以扣人心弦主要是他的非比寻常的文学语言的造诣。他以音乐家对声音的敏锐为其作品找到旋律感、节奏感和音乐感。他曾多次引用福楼拜的话说:“应当使散文具有诗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又仍然是散文。”他以画家的锐目观察世界,认为万物无不是由色彩和光线的混合构成。所以在蒲宁笔下,人物也好,自然界的景物也好,都有色彩感和光感。无怪高尔基要说:“蒲宁所有的短篇小说都好似用画笔绘成的图画。”二、线索分析这篇小说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也不靠情节来组织,而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面来组织、推进,那么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呢?或者说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内容的?以时间为线索,从八月写到十一月,将“初秋”苹果成熟的季节、农田丰收的季节、“九月杪起”以及“深秋”初冬时狩猎的季节连缀成四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描绘出精美的俄罗斯农村秋天的景致。1、在作者的笔下“安东诺夫卡苹果”仅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吗?在这篇文章中,“安东诺夫卡苹果”成了一种象征,那它象征着什么呢?三、主题探究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2、文章通过这样一个象征表现了什么主题?全文是以回忆的形式写出的,那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呀。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这是一首旧时代的挽歌,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将感情包裹于事易时移的几幅对比鲜明的图画中,以艺术的美感来感染读者。四、整体研读本文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俄罗斯风情画”,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图画内容。苹果丰收图(场景一)庄园生活图(场景二)深秋打猎图(场景三)小地主生活图(场景四)五、分析第一场景:苹果丰收图1、第一段开始那一句充满抒情格调的“我怎么也忘怀不了金风送爽的初秋,”将我们一下子就带入了果园丰收的景象。一句“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又将我们带入了清晨的果园。问:那么,作者是通过哪几种感官的回忆来写清晨的果园的?视觉——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稀稀落落的大果园、槭树的林荫道嗅觉——落叶的幽香、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的芬芳听觉——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一)、赏析第一部分第一段。2、作者从视觉、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出了印象中的那个金色的季节。在这部分的描写中,作者采用的是哪种描写方法?细节描写。(二)赏析第一部分中的景物描写——第一部分3、4、5段1、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如果说蒲宁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油画的话,这幅画的背景是什么?大窝棚2、这幅画中有哪些色彩?绿色的果园、红色的苹果、还有“树木后面不时地闪过鲜红的衣裙”3、这幅苹果丰收图的背景是景物,那么它所要突出的前景就是人物。那么这幅图画中有哪些人物?在这么多的人物中,作者侧重描写的是哪一位?“小家碧玉”“公子哥儿”“村长年轻的妻子”“男孩子们”“人们”。村长年轻的妻子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村长年轻的妻子”的?可这些人物的行为似乎跟安东诺夫卡苹果都没有什么关系,在这幅画中,作者是怎样点出苹果丰收这个主题的?从她的外貌写到她的内在品质——“这小娘们儿可会理财呢!”“像这样精明强干的女人现在难得见到了……”由“男孩子们”“人们”在画面的另一边买卖苹果来点出苹果丰收的主题的。六、赏析第二部分,感受作者难舍贵族情结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作者以农谚和抒情性的语句引领,过渡到田野丰收的图画上去。作者极力描绘了农村当时的富庶,人们的长寿、富足、心态平和。在细腻的描写之后,又由实入虚,将自我纳入了那幅生活图景中,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庄户人的生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庄园生活图。1、第21页“庄园并不大……是何等的舒适惬意呀!”这一段文字描写的是姑母的庄园,这个庄园中实行的依然是农奴制,这个庄园的主人也就是“我”的姑母过的仍然是一种“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我”的姑母的庄园具有什么特点呢?古老、坚固,富有生命,永远不会有倾圮之日。或许姑母的“宅第”就是作者心目中的贵族生活的理想形象。2、在这样一座古老、坚固,富有生命,似乎永远不会有倾圮之日的庄园中,姑母的生活如何呢?一起来读一读描写姑母的“中等贵族的生活”的语段。(1)这屋里的摆设有什么样的特点?有着贵族的华贵、矜持和气派。丰盛的晚餐则是贵族奢华气派的最好诠释。(2)怎么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这个庄园这个宅第的主人姑母又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呢?姑母是图画的主角,结实硬朗、傲岸而又和蔼——这正是贵族气度的典型。难舍贵族情结:蒲宁是个对贵族生活颇为留恋和向往的人,在他的意识中,与世无争、相安无事的农庄生活,并没有什么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他厌恶任何打破这种“理想化”社会平衡的革命。因而,在他的笔下,贵族农庄的生活是美好而惬意的。七、赏析第三部分——深秋狩猎图1、农忙已经过去,狩猎季节开始。在这幅“深秋狩猎图”中,有没有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人物形象?那就是“我”已故的内兄、地主兼猎人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找出描写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有关句子。p242、“打猎图”中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的形象和性格怎样?作者是如何描写他的出场?野性、豪爽、不拘小节有男子汉的阳刚气质。细节描写。在描写了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的出场后,接下来在森林中纵马狩猎的场面真的是热闹非凡。八、赏析第四部分——小地主生活图1、在作者的眼中,小地主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文章中的景物特点来感受。齐读第27页“‘出发!’……现在要是有一两条灵该多好!”问:同样是描写狩猎的场面,这里的景物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远没有前面三部分的美好。深秋光秃秃的果园,荒僻的小道、萧瑟的树林、寒冷的旷野,似乎就是破落小地主生活的象征。2、最后,文章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结尾,最终更以一首悠扬而悲壮的歌谣作结。将小说结束与一种悲剧气氛之中。十、课堂总结整篇小说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中。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归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课件安东诺夫卡苹果高三语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7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