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众传播学通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一、什么是传播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2、三种定义类型(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3、传播层次:(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补充知识点: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3、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压力和趋同压力。4、集合行为: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如集会、游行、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钓鱼岛群众游行事件)(1)、条件:结构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2)、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暗示:集合行为的参加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处于激动的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表情、动作乃至现场的氛围,对他都成为有力的暗示刺激,使他的信念、思维和行为方式迅速与现场的人群融为一体。群体感染:指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传播速度快,由于在现场昂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注:集合行为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3)、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非理性模仿的发生也基于“匿名性”原理。(“打砸抢”分子之所以作出越轨行为,是因为集合行为使他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4)、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在集合行为中,信息的流动也呈现出一种异常状态,其主要的信息形成是流言。流言分为非紧急事态下的流言和紧急事态下的流言,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紧急事态下的流言。这种流言有三个特点: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4)、组织传播:指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组织网络,为应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讯息的过程,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一定规模的讯息交流活动。其形态可分为: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和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狭义上即组织的宣传活动: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宣传。(郭书P107)(5)、大众传播:指职业化的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影、电视、杂志、书籍等——对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过程。二、什么是传播学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2、人类传播实践:A、口头传播时期,也称为“部落文化”时期。B、文字印刷传播时期:即“脱离部落文化”时期。C、电子传播时期,也叫做“重归部落文化”时期。第二节传播学奠基人及其贡献一、哈罗德·拉斯韦尔1、简介: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是最早对政治性传播进行系统分析的学者。2、贡献:A、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B、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C、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D、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学科立下了功勋。E、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3、代表作:《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政治的语言:语义的定量研究》、《世界历史上的宣传性传播》二、库尔特·卢因1、简介: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传播学研究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派,是心理学领域“群体动力论”和“场论”的提出者。2、贡献:A、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B、他对社会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研究,给传播学中的效果研究开创了一个重要领域: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C、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3、代表作:《解决社会矛盾》、《个性的动力理论》、《社会科学中的场论》三、保罗·拉扎斯菲尔德1、简介: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最早运用实地调查法从事对广播的研究。2、贡献: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即“媒介—意见领袖—受众”传播理论模式,强调人际传播的绝对重要性。这一研究,击破了传播媒介效果万能的迷信—“魔弹论”,并开创了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有限效果论。3、代表作:《人民的选择》(郭书195)、《选民抉择》、《美国士兵——述评》补充知识点——意见领袖的特征:A、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即并非大人物,二是生活中所熟悉的人。B、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C、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D、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卡兹在《个人影响》中提出了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指标:“生活阅历”、“经验与知识”、“社交性”和“社会经济地位”。四、卡尔·霍夫兰1、简介: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研究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是研究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信念改变的先驱。2、贡献:A、引进了“控制实验法”这一行为心理学派的研究方法,并将其较完善地运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B、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C、他由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而非原理进行研究,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3、代表作:《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说服》五、威尔伯·施拉姆1、简介:美国传播学的创建者和集大成者。他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传播行为、机构、功能,将传播研究科学化并创建传播学,被誉为“传播学之父”。2、贡献: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并毕生致力于传播研究和传媒教育实践。3、代表作:《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学》、《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第三节经典传播理论理论范式见补充单第二章系统理论(略)第三章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第一节大众传播功能的经典理论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环境监视功能:指传播组织以“新闻”的手段不断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中的变动的信息,并通过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使人们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并作为决策或付诸行动的依据的一种社会功能。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2、社会协调功能:指大众传播媒介以“宣传”为手段,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作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社会状况的重要事情或事件上来。即大众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的功能。(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指人类通过教育活动使社会规范和知识等精神遗产得以代代相传,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二、赖特的“四功能说”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959年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书中从社会学角度,继承了拉斯韦尔“三功能说”。1、环境监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2、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其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3、社会化功能:与“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相对应的,也有学者称之为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4、提供娱乐:即娱乐功能,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施拉姆与威廉·波特在1973年合著《传播学概论》,在这本书里,施拉姆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他把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传承归入政治功能的范畴,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入一般社会功能的范畴。施拉姆分类法的重要贡献是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这项功能主要来自于它的公开性。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人们每天在接触没接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拉氏和默顿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前两种是正功能,后一种是负功能。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评估(略)李普曼“两个环境”理论拟态环境:是李普曼在其经典著作《舆论学》中提出的概念,其核心是揭示我们头脑中形成的世界图景与客观真实世界的不一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
本文标题:传播学笔记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1581 .html